随着4K电视销量呈几何数字式的增长,行业人士将2014年称为电视机行业的“4K电视元年”,而即将到来的2015年,在4K行业、技术、市场愈发成熟的条件下,有望成为“4K电视普及年”。届时,4K电视将褪去“奢侈光环”,走入寻常百姓家。
价格将愈发亲民
4K电视作为“未来电视产品”直到近两年才开始投放到市场,定位高端,价格也是高高在上,一台电视动辄要七八万元,多则十几万、几十万,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然而,仅仅过去了一两年,4K电视价格就沦为“白菜价”,消费者花上几千元就能买到品牌4K彩电。
价格为何下落的如此之快?除了面板以及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另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已成常态。4K电视面板市场之争最早始于2012年,当时LG和三星电子纷纷推出80英寸以上的4K电视,导致全球各大厂商也将视线转移至此。现如今,不仅包括索尼、夏普、东芝、松下、LG、三星等外资巨头已经全部实现电视4K化,海信、康佳、长虹、TCL、海尔等国内厂家也均推出了4K产品。
奥维咨询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曾表示,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将会有更多厂家推出价格低廉的4K电视新品种,4K电视步入家庭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对于未来4K电视的价格走势,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栗田伸树也表示,随着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4K电视价格将会更加“亲民”。
明年有望成4K普及年
据《中国彩电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白皮书》援引第三方机构预测,2014年国内4K电视销售规模将达到805万台,渗透率将达到18%。而2013年全球4K电视出货量为才只有160万台,4K电视市场增长可谓神速。
对此,中怡康品牌总经理左延鹊表示,4K电视呈爆发式增长与彩电企业将4K电视作为今年主推产品分不开关系,随着整个产业链的日趋成熟,4K电视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中国4K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09万台。
目前,4K超高清片源和相关视频内容仍然处于“荒漠期”,消费者购买到4K电视确很难能看到4K内容,让4K电视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这也直接阻碍了4K电视的普及。不过这些问题也有望在2015年得到一定的解决。
随着电影制片商、视频内容制造商积极开发4K视频资源,以及发达国家开始试播4K信号,预计2015年4K片源瓶颈将有所改善。加之上游面板出货力度的加大,4K电视价格的走低,大规模普及已势不可挡。
中日韩大战依旧是主旋律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近日发布调查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韩国三星电子以36%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4K电视市场,LG电子以15%的市场份额名列世界第二。另外海信以1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其后依次为索尼(9%)和长虹(6%),全球4K电视市场已被中日韩三国主宰。
相比于日本企业的日渐式微,霸主地位的韩国企业和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成为了4K市场两股最强的势力,明年全球4K电视市场依旧呈两强相争的局面。不过,从近来索尼、松下等企业加紧布局彩电业务的动作来看,日本企业对抢回市场份额的决心很大,在明年的市场大战中不容忽视。
另外,中国市场成为了4K电视市场大战的主战场。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4K电视出货量贡献了全球4K电视出货量的60%。
Display Search分析称,三星电子近日加快进军中国4K电视市场的步伐,导致了中韩两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中国企业进军北美等全球市场,今后4K电视市场抢夺战将蔓延至全球,该领域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5年投入200亿打造飞行汽车!长安汽车布局万亿“低空”市场
- 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 上海敲定5G-A发展目标:到2026年发展500万用户,建设3.2万个3CC基站
- 中国电信注资10亿成立天通卫星科技公司,将推动卫星通信手机向3000元下探
- 上汽今年销量或会被比亚迪反超,痛失18年“中国车企销量冠军”
- 英特尔CEO基辛格名为退休,实为被董事会赶下台?
- 华为申请多枚鸿蒙办公商标,涉及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
- “数智化”登顶《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数智技术应用深入人心
- IDC预计:2028年AI基础设施支出将超1000亿美元
- 韩系动力电池装机量下挫,三大厂商市占率降至17.2%,落后宁王比亚迪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