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摄、美颜、高像素,为何手机厂商要主打拍照?

十年前,我们还习惯于用MP3听歌,用MP4看视频,用电脑玩游戏……目前只需要一部手机便能满足所有的大众化娱乐场景。iPhone的上市及Android的立项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期间的智能手机淘汰掉了诸多硬件产品,如今似乎集体将矛头瞄准了相机。

OPPO刚刚结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品发布会,继“这一刻,更清晰”之后,“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的宣传口号,并不难想象OPPO R11的卖点所在。紧接着发布的荣耀9,同样将双摄拍照作为产品的特色之一。与此同时,金立S10、小米6、华为P10、美图M8等一众产品,无不在拍照方面加大“马力”。很明显,进入2017年之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意识到,拍照才是真正的用户痛点所在。

转向拍照,手机市场双向选择的答案

智能手机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史,如果按照流行趋势定性的话,似乎可以分为三个时代,即性能优先的时代,设计优先的时代和当下拍照优先的时代。

其中前两点不难理解,性能是刚需,也制约着手机所能适用的场景,在性能走向过剩的同时,出于审美的需求,工业设计的权重逐渐增加。不同的是,拍照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化尝试中脱颖而出,却是手机厂商和用户双向选择的答案。

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价格战几乎是所有玩家不可避免的难题,怎么保证足够的利润,并尽可能的提振销量,则是手机厂商选择差异化突围的内因。当然差异化的方向也有很多,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商务手机、模块化手机、安全手机等不一而足,市场上也不乏任何方向的代表产品,不过最终大多数手机厂商选择了拍照。

至于选择拍照的原因,或可以从两点说明。

一是销量决定一切,从2016年年初开始,OPPO和vivo两大品牌在销量上的巨大成功,使之成为新阶段的“研究对象”,尤其是OPPO R9系列所取得的数千万台的销量成绩,让更多的厂商意识到凭借差异化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可能性,加之一些品牌对利润的渴望;

二是趋势决定一切,音乐也好,游戏也罢,太多的差异化选择并不是手机厂商的单维战争。好比说决定音质好坏的因素就有耳机、比特率、播放器等等,即便手机厂商努力与一些耳机厂商、在线音乐平台等达成合作,却很难控制最终的用户行为,音乐手机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立。相比之下,拍照这一场景会更容易控制,从硬件搭配到算法优化,所有的主动权都在手机厂商手中,唯一的痛点在于如何在拍照效果上打动消费者。

销量无疑是用户选择最真实的写照,同样可以就两个角度来解释。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用户行为,最明显的就算社交行为的在线化,微博、微信及大批垂直社交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用户对于拍照的需求,进而衍生出更清晰的拍照、美颜自拍、趣味拍照等等,比如荣耀9延续了家族式的双摄技术。可以说,从未满周岁的孩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无不是“拍照”功能的用户群。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的营销方向是用户选择的“反射”。正如前文所说,OPPO已经连续在两代产品的宣传口号中凸显拍照的优势,即便是定位商务人群的华为P系列,也通过和徕卡的合作以提升在手机拍照方面的话语权。而最值得一提的或许是苹果,在营销上一直走“性冷淡”风格的苹果,近期频频在某卫视上投放iPhone 7 Puls浓情蜜意的广告片,核心信息仍是人像模式的拍照。

诚然,智能手机早已到了性能过剩的时代,谷歌对Android系统的持续优化,试图一改系统“卡慢”的用户印象。由此在市场上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追逐硬件发烧的消费者日渐小众,人们更青睐更够打动自己的刚需功能,“拍照”也就顺势被推上了新的“风口”之上。

扬长避短,手机淘汰相机的竞争才刚开始

单纯从使用频率来看,智能手机俨然取代了相机在生活中的位置。不过,手机厂商显然不满足这个成绩,在便携性、趣味性、成本等潜在优势之外,越来越多的品牌尝试为自身贴上“专业”的标签,并且很理性的选择了“扬长避短”。

先从“扬长”来说。在“拍照”方面,手机厂商所主打的无外乎两个,即“美颜自拍”和“随手拍”。

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类产品的出现已有多年,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也多大几百上千款,在用户教育上不可谓不根深蒂固,手机厂商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推出了“美颜自拍”的服务。原因不难理解,“美颜”的核心是算法优化,比如说美图在探索盈利模式时选择了手机作为突破口,并成功获得了一些女性用户青睐,与美图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算法积累不无关系。而OPPO、小米、荣耀等手机厂商们,直接在手机系统上植入美颜功能,尽管用户口碑有好有坏,但“美颜相机”已经是标配。

“随手拍”是手机较于相机的又一优势,想象相机分享或处理图片的方式,需要先把照片导入到手机或电脑上,不管是数据线连接还是无线连接,场景都受到了一些限制。犹记得在锤子M1系列的发布会上,老罗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背书自家系统在图片分享上的便捷性,意在放大“随手拍”的优势所在。只不过,用户需求也在进化,更高的像素、更佳的处理、更人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曾是手机厂商的短板,也是手机厂商“避短”的诱因。

幸运的是,手机厂商并没有选择和相机厂商对抗,而是聪明的选择了合作,三星、索尼、夏普、LG以及国内的舜宇、欧菲光等摄像头模组设计或生产商,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也向手机厂商伸出了橄榄枝。

除了传统的元器件采购,供应商乃至相机品牌与手机厂商合作研发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比如OPPO在与索尼合作研发IMX398传感器后,又在OPPO R11上宣布与高通联合定制优化了影像处理器;华为与莱卡联合设立了麦克斯·别雷克创新实验室,随后哈苏、DxO等也成为手机厂商的座上宾;另外,邀请知名摄影师背书也是手机厂商的举措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感器的技术研发以及极致的拍照体验上,手机厂商和相机厂商的差距绝非是算法优化所能弥补的,当前手机所主打的拍照功能也未能真正侵蚀相机的优质消费者。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手机市场在拍照领域上演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不排除一些品牌为了制造产品优势,向专业级拍照的方向延伸,此前发布的MOTO Z已经尝试搭载了哈苏的相机模块,未来是否会有更多愿意吃螃蟹的厂商呢?至少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并输于一般的数码相机和单反。

相机厂商的危机感不言而喻,“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的调侃侧面反映了摄影领域的高利润,可如果只有摄影发烧友的拥趸,明显不符合相机品牌的商业目标。曾经执着于胶卷生意而断送了大好前程的柯达,在去年10月份出乎意料的发布了一款主打拍照的Android手机,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相机品牌通过自主研发或与手机厂商合作的形式进入手机拍照市场,既可以夯实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也有机会在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结语

“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有90%以上的流量来自图像和视频。”这是华为在2015年的时候对智能手机未来的预判。一语成鉴,促使手机市场爆发拍照革命的仍是用户行为的演变,可在这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相机或许是手机行业竞争之外的“牺牲品”。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6-12
双摄、美颜、高像素,为何手机厂商要主打拍照?
十年前,我们还习惯于用MP3听歌,用MP4看视频,用电脑玩游戏……目前只需要一部手机便能满足所有的大众化娱乐场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