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苦苦寻求业务突破点的聚美优品将目光投向了共享充电宝行业。有意思的是,在陈欧前脚宣布3亿元现金入股街电科技后不久,王思聪后脚就在朋友圈开怼:“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一时间,共享充电宝行业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质疑。
不断被唱衰,却疯狂获得融资
王思聪的看衰,并没有妨碍共享充电宝行业频繁获得融资,共享充电宝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在席卷着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至今,共享充电宝领域所获得融资金额超5亿元,超20家机构入局,这其中包括红杉资本、IDG、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当然还有腾讯。
而根据36kr的最新报道,就在今日又有三家公司宣布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其中「Hi电」宣布在4月中旬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小电科技」则宣布在5月初完成了B轮3.5亿元融资,由红杉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而在早前宣称看不懂共享充电宝的腾讯则继续跟投。此外,主打小机柜模式的「非常电」宣布获得早驰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如今共享充电宝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在商场或超市提供装有充电宝的机柜。另一种则不布设机柜,主要与餐饮店、咖啡厅、KTV等场所合作布置的桌面型固定充电宝。客观上来看,共享充电宝确实有实际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所承载的娱乐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如今越来越难离开,再加上手机的CPU、GPU、闪存等功能愈来愈强大,即使电池技术获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耗电时间确实加快了。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数接近50亿,中国超过13亿,每天会产生超过10亿次的充电行为,其中有1亿多次充电行为在家里办公室以外。
共享充电宝行业获得资本市场看好,其实背后逻辑不难理解。共享单车行业的爆发,让资本市场开始对B2C共享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再加上共享充电宝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频、刚需、大市场」,并且容易获得正向现金流,所以因此成为新风口。资本的加持也为共享充电宝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当线上流量逐渐枯竭,线下流量价值被重估时,类似于智能设备充电等刚性需求正在唤起新的线下场景。
共享充电宝行业面临的三大误解
摩拜单车投资人、熊猫资本毛圣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自己觉得共享充电宝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持有成本实在太低了。买一个充电宝可能三十多块钱,六十多块钱就买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还有就是我觉得替代方案很多,它流动很麻烦。自行车比如说我用好了停在这里,下一个人可以接着用,而且是不固定点。现在大家都做无桩这个概念。充电宝我租用了以后,充完了然后放哪儿呢,我还得放回它的点。」
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共识,虽然共享充电宝行业获得了大量资本的青睐,但在不少人看来,共享充电宝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应急使用场景的一种补充,并不能称得上是一门生意。而这种担忧却主要来源于对行业的三大误解。
1、如今充电宝体积越来越小,购买成本很低,随身携带也并不是负担,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然有自己的充电器,为什么还要租借一个呢?
中国每年的充电宝销量非常大。统计机构TMR的报告显示,到2022年,全球移动电源(充电宝)每年的需求是361亿美元。作为手机保有量和需求量大国,中国将占据充电宝销量的大部分市场。而据专业人士计算,中国每个城市人口购买充电宝的数量如今已1.7个,不少用户甚至了购买四五个充电宝。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充电宝每年更是有着累计高达上亿的销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充电宝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充电宝人均持有量并不低,然而充电宝的使用本身却是反人类的。当我们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同时也需要给充电宝充电。而且在很多人连钱包都不愿带出门的时候,随身携带一台充电宝并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体验。
类比于共享单车行业,在共享单车这样的新生事物诞生之前,自行车的人均持有量并不低,但很多人出门却还是宁愿选择公共交通,而不是选择骑自行车。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因为和需要给充电宝充电一样,骑自行车需要到处找停车的地方,并且还要带上一把笨重的锁。
至于能较低成本购买一台充电宝,我们就不会再使用共享充电宝,那则是无稽之谈。想想看,共享自行车诞生之初,很多人都觉得骑一辆自行车需要缴纳299元押金,每次骑竟然还要1元,这么贵那还不如自己去买一辆,不过后来这些人都去骑共享单车了。与此同时,其实我们身边早已有很多最后三公里的替代出行解决方案,例如黑摩的、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但大家后来还是选择了更为方便的共享单车。为什么?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便利性。
2、很多商家都能够提供充电设备,或是充电宝或是插头,所以共享充电宝基本上没有什么使用场景,肯定不会是高频需求。
首先我需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线下的商家都能提供各类充电设备了,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出门身上还会带一个充电宝?答案很简单,因为线下现有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不足以满足用户当下的需求。这样一个场景很多人都不陌生,多少次我们去咖啡馆寻找插头充电的时候,发现有插头的地方都早有人了。在线下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的出现则恰好满足了用户额外产生的充电需求。
不久前,我去三里屯那边逛了一圈,在线下调查了数十个商家,在询问为什么愿意让共享充电宝企业免费放充电宝机柜的时候,大多数商家给我的回应是这样的:
之前有不少顾客找我们借充电线,但很多人借完之后就忘记归还了,丢失数据线是常有的事情,这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一根好的数据线成本其实不低。如果同时有好几个客人都需要充电,那就很尴尬了,因为很多时候店里面没有那么多插座和充电宝。
当然这些只能样本不一定具备行业性,但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用户普遍的充电需求是共享充电商业模式的基础,但共享充电宝能成为现象级产品背后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们其实是为B端商户服务C端用户提供了一项基础设施。
至于共享充电宝是不是刚需需求,其实很好论证,很多人出门都会带上一个充电宝,忘带充电宝的时候,他们甚至愿意去咖啡馆进行一次至少30元的消费,这些场景都恰恰说明「出门在外手机充电是一种刚需」。而前文已经论证,相比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花1元钱租个随借随还的充电宝并不是很难的选择。
既然是刚需,那么共享充电宝行业摆在大家唯一的问题就是:租充电宝到底是一种高频行为,还是只是偶然性的需求。我们可能需要留待一段时间进行观察,但在这之前,有两家企业已经对外公布了运营数据,这或许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街电此前对外宣传,目前街电已铺设近4万台柜机,市场上有20多万的电源数,用户数已超300多万。使用场景主要在连锁餐饮、KTV、酒吧、洗浴、重点商圈、商场、医院、星级酒店,在一些人流量高的咖啡厅和酒吧等地,充电宝的日均使用次数最高能够达到30次。来电科技则表示,其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对具体个人而言,出门在外租充电宝也许并不是高频行为,但考虑到共享充电宝大多投放在人流量极大的场所,对大众来说,手机恰好没电租个充电宝这可能又是一种高频行为了。
3、共享充电宝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电池技术的发展,快充和无线充电都会对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想象一下,你出门前发现只有20%的电量了,如果你能花5分钟充到80%,你会在家充完再走还是出去碰运气?
确实电池充电技术在飞速发展,快充和无线充电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厂商重点突破的方向,很多手机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国外研究机构甚至通过石墨烯开发出20秒高速充电的手机锂电阴极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也将会成为主流,但真正想要从实验室到量产这可能至少还需要5~10年的时间,毕竟这不仅只需要来自厂商的努力。
和智能手机碎片化的使用场景一样,手机充电其实也是一个碎片化的应用场景。我们在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的同时,电池电量也随时可能消耗殆尽。不同于商家提供的充电解决方案,充电宝正是满足了我们随时随地、即充即走的需求。
而共享充电宝带来的真正革新其实是可移动化,比起快充、无线充电,共享充电宝可以随身携带,随处归还,这其实才是其能生存下来的根本。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快充技术的普及或许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
但我们要知道,目前智能手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充电宝的需求在短期内并不会受电池技术提升影响。即使我们能在家很快将电充满,但出门在外的时候,无论是快充还是无线充电,其实并不能彻底解决手机续航的问题,我们的手机仍然会遇到没电需充电的情况。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许会很快看到快充技术的普及,但在商家没办法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时,这很可能会反过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一大利好。毕竟用户能够更快的完成对手机的充电,将会就意味着充电宝更快的周转率。
一个总结
共享充电宝可能会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倘若共享充电宝能够有足够铺货量,做到彻底解放电源、随借随还,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像共享单车那般的高频刚需。至于来自商业模式的担忧则大可不必,毕竟共享充电宝本身成本就不高,回款周期非常短,再加上获取大量线下流量后后,通过广告进行商业化也会存在极大想象空间。
当然,在如此短时间内涌入这么多玩家和资本,共享充电宝行业确实存在泡沫,随着对线下商家资源竞争的加剧,后来者再进入的成本显著提升,我们也许会看到「针对商家端补贴」的新一轮“千团大战”,但在这之前,也许我们应该给共享充电宝行业更多的耐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