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售万字长文发布有一个星期了,收到了不少反馈,看到这些反馈,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真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调戏电商阐述了大零售的四个角度,但每个人的理解都千差万别。尤其在我们的大零售交流群里,无论是不是做泛零售的,都会有一番高论,哎,我们这些号称专业媒体的,有时候真是自作多情呢,读者的理论水平,其实“很高很高了”。
1.很重要,不代表有竞争力
有读者问,你这个大零售,为什么不把支付和会员列入其中?这些都很重要啊。
其实,对会员的重视,是我四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传统企业要想做好O2O,必须实行大电商战略》提到的,在电商普遍买流量做爆款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大电商战略。但时至今日,会员已经是各家的常态业务了,每个品牌都有几十万粉丝,都有几百万会员信息。
现在不是靠自家积累的时候了,自有流量能够让你沉淀一些会员,但现在需要的是业态融合,流量(粉丝)共享,我们大零售群里有人说,有些做瓷砖的和卖高端内衣的在一个店里,销量还不错,他们叫杂交零售,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支付,太多人把支付看的太重要,支付永远决定不了一个泛零售企业的生死,一个店里没有各种手机支付,会觉得太低端了,但就算有了十几种手机支付,也未必生意很好,因为对手也有,用户永远不会因为方便支付就对你有好感。
会员与支付手段,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当前的竞争力了,大零售是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而提出的。
2.实体店不需要画像
有个读者说,实体店如何给用户做精准画像呢?大悦城就做的很好,不断通过各种数据研究用户信息,而二三线的购物中心却不知道如何为用户做精准画像。
听到这个说法,差点吐血,给用户做精准画像这件事,听起来,高大上,有追求,大数据云计算,多好啊。
但这其实是一个妄念,之所以要做精准画像,是因为电商看不到用户,只能知道点击了什么浏览了什么,他们想通过这些行为猜测用户长啥样。
但实体店天天看到用户,穿的啥衣服,花的什么装,几个人来了,脸色怎么样,都看了什么,走过那里,这些东西天天在你眼前转啊,为什么还要通过电脑来勾勒用户的画像?那些导购,那些商城管理人员,那些店主,他们眼瞎了吗?
为什么大零售坚决反对技术派的新零售,放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不去观察不去拥抱,非要指望虚拟世界预测用户的喜好,你在现实中不对顾客好一点,你跟踪他再多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实体店的数字化很重要,商品数字化,用户行为数字化,空间数字化,都需要去尝试,但永远别忘了,用户就在你眼前的时候,一切数字化都是次要的。
很多事情看起来高大上,但很可能就是心魔驱使的。而大零售就像一个照妖镜,能看透各种模式各种行为的妖魔鬼怪的本象。
3.那么多概念有啥用?
有一些读者留言,反对那么多概念,下面是一个代表:“我个人觉得不要去追寻概念的对错,也不要再加一个概念。没有新旧之分的零售,只有一心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断创新的零售,包括产品的性价比,服务的专业性,用户的体验感和购物的便利性等。”
没有新概念,就没有新认知,没有新认知,就没有新实践。
但现在,偏偏是一个新实践不断加深的时代,新理论是不可避免的。
的确,很多人会说,外界再怎么变化,零售的本质没有变过,要有好东西,要用一切手段卖出去,要创造优质的体验。
没有实践的人,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他们以为认识到某个事情,就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某个事情,然后以为不过如此。
不断追求本质没有错,但我们还是别忽视了进化的链条,每一个链条都代表一个环境,抓住环境特征的人才能更好的抓住本质,说白了,你需要抓住的不是商业的本质,不是零售的本质,而是环境的特征和本质。
这就好像,你意识到水的本质是流动的,但你不见得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驾驭水,河水和海水,风和日丽与狂风大作的时候,驾驭水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到40岁的时候,仍然说,做生意嘛,无非就是低买高卖,做零售就是要好货好价格好服务,那真的是白活了。这点道理需要这多年去认知吗?
大零售不是在认知商业本质,而是在剖析环境特征并找到规律,环境是变化的,所以理念必须跟着变。
当然了,过去一些年,受一些知名人物的谬论影响,对商业本质的认识不断在扭曲,如今溯本归原也是好事,但要谨防进入本质虚无主义。
这个世界需要新概念还有两一个原因,后来者要想颠覆或者超越前面的人,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打法,马云提出新零售,有点自我革命的味道,但,这对很多电商企业不公平,让他们处在舆论的逆风向,人家完全可以做到很好,为什么偏要来一句电商将死?他们死了,我调戏谁?
如果没有理念和舆论支撑,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和民众舆论中,都会慢慢被淡化,他们明明做的不错,明明切到了细分市场,就应该有他们的话语空间,所以,彻底打乱线上线下的区分逻辑,按照全新的大零售逻辑来划分零售世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