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国CES展,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一直被视为国际电子产品潮流的风向标。不少重要的电子产品都选择在CES首发,借其影响提高产品的关注度。无人机就是在CES 2015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今年CES上无人机虽然不再是2015年那样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仍然吸引了众多国内无人机厂商参展。它们纷纷带来了自己的最新产品,试图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从它们的参展动向,或能一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厂商执着于消费市场的原因
去年国内厂商亿航曾经以其大型无人机184在CES上大出风头,但这种现象已经不再。今年几乎所有参展厂商带来的多是小型化产品,甚至专业航拍无人机都比较少见。
大疆在展会之前就开始推广新品DJI MAVIC Pro,一款带云台的小型化航拍无人机,主要针对的是消费市场,在CES上它也是主力。零度智控继续主推已上市数月的dobby 口袋无人机,而零零无限则带来了去年底上市的hover camera 跟拍无人机。真正意义上的CES首发,应该是MOLA模拉的UFO无人机。这款新品 “机”如其名,主体酷似飞碟,收拢后直径约14厘米与苹果6S长度相近,近300克比两部苹果6S略重。整体和一个大号充电宝相当,携带比较方便,主打的也是自拍。
从今年CES的参展情况来看,表明各大厂商都打算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寻求突破。
而一直以来,无人机都是靠行业市场求生存,比如大疆就是在专业航拍无人机领域确定起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目前还没有真正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成功的先例,但为何众多无人机厂商仍执着于消费市场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
1、行业市场虽然潜力巨大、利润更丰厚,但技术、资金等条件要求要高得多。比如电商是无人机应用看好的一个细分市场,但事实上很少有无人机厂商直接进入,基本还是电商巨头主导。因为了解电商的具体需求,才知道自己需要解决多少诸如电池续航时间短、7KG以上无人机低空安全飞行、无人机载重量等技术难题,而目前无人机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都相对偏弱。
而与潜力更大的行业市场相比,消费市场进入的门槛要低得多。市面上的消费级无人机,基本上都是飞行相机的概念,无需考虑更复杂的机械控制。其主要技术难题在于飞控系统,而且技术要求上也没有行业市场那么高。加上市面有不少开源系统可供参考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技术门槛。
2、身处消费市场而志在行业市场,这可能是目前很多无人机厂商的真实想法。由于实力不足尚难进军行业市场,很多企业索性不如先在消费市场练兵。一来消费市场上容易确立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二来通过研发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还可以锻炼队伍、积累相关技术,为未来进入行业市场打好基础。
转型、裁员不断,消费市场被高估
不过,厂商们进入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也并非形势大好的局面。相反,众多无人机转型、裁员的消息,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寒意。
2016年的CES上,亿航以184载人无人机成功地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一时风光无限。虽然也有人表示质疑,但并未影响它拿下CES 2016 的最佳另类产品奖和快公司的 2016 最佳创新公司奖。当时亿航表示3到4个月就能实现商用,但事实上一直跳票。而在去年年底,宣布其B轮融资4200万美元刚刚三四个月的亿航就曝出了大幅裁员的消息。
有分析认为,导致其裁员的原因是亿航不仅在184上毫无进展,而且在消费市场也无功而返。根据Xtecher报道表示,早期亿航最高的出货量一个月曾达到过4000多台,表现尚可。但后来产品迭代跟不上市场节奏,被大疆远远甩在身后,导致出货量大跌。国内市场平均每月出货量仅100多台,最终陷入资金困境也就不足为奇。
凭借dobby 口袋无人机的全新策略,零度智控迅速成为无人机市场的新贵,市场份额也一度攀升至2成。不过同样无法阻止裁员事件的发生,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零度智控被曝出突击裁员的消息,多达134人被裁。虽然CEO杨建军对外解释称是人员剧增超出管理能力,但说到底还是市场销售不及预期,资金紧张所致。
多家研究机构的市场预测报告认为,未来三年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不过,从目前现状来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可能被高估了。消费市场面临着三大瓶颈,使得市场规模短期内难以突破:
首先,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场景过于单一,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不是刚需。尽管无人机厂商在广告宣传时把旅游、运动、聚会等列为使用场景,但事实上它们都限定在户外场所。而在国内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户外是非常少的场景。再加无人机的特殊性,一些大城市实行管制,更是减少了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更致命的是,这些大城市恰恰是消费级无人机最有潜力的区域市场。
其次,价格仍未能真正突破用户心理期待底线。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已经降至了3000元以内,与一部中端手机价格相当,表面看起来并不高。但由于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单次使用成本显得过高,因此消费者并不认为花3000元购买无人机对自己有价值。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状况,类似于智能手机普及前的阶段,过高的价格阻碍了市场普及。
再次,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用户体验不佳。为了把尺寸做小,消费级无人机只能牺牲续航时间、稳定性等部分性能,其中续航时间太短让用户最为不满。消费级无人机通常续航时间也不过20-25分钟左右,而便携式产品更低至10分钟以内。如dobby口袋无人机标称飞行时间为7分钟,但实际飞行时间只有4、5分钟。按厂商的场景描绘,你能想像出去晨跑才跑一圈就得背着无人机的尴尬吗?
无人机消费市场突破的三个关键词
不过,无人机消费市场现在虽然规模有限,但不代表未来没有机会。在行业市场尚难启动的前提下,无人机厂商先发力消费市场是合宜之选。但消费市场必须在解决了小型化、智能化、亲民化三大问题后,才可能在消费者普及。
1、小型化:便携才是硬道理
曾几何时,手机行业也一度追求轻薄灵巧为卖点,从大砖头逐渐演化到几毫米超薄。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追求轻薄灵巧,其实就是为了便携。无人机也是如此,专业设置为了追求更高标准效果和商业价值,用户愿意承担较笨重的代价。但对于个人娱乐消费而言,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愿意选择便携而牺牲一部分功能或质量。消费级无人机也会像手机发展历程那样,未来继续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
dobby口袋无人机正是因为首创小型化而打开了一个崭新市场。一些用户甚至激动地评论说,终于有了一款可以放进背包的无人机。这次CES上模拉发布的新品UFO,体积和重量都要稍大一些,但也能轻松放入背包。以个人的感觉而言,收拢后体积不超过半个14寸笔记本,重量不超过400克,其便携性都可以接受。当然在确保性能的基础上,体积越小的产品越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2、智能化:操作更简单,功能更丰富
如果说小型化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敲门砖,那么智能化是保持用户体验的法宝。目前限于技术,一些产品在小型化牺牲了部分功能,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甚至影响了口碑和后续销售。如何在小型化的同时,保持产品的性能不下降甚至同步发展,是消费级无人机能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未来,会随着电池、飞控等关键技术的进步,消费级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事实上,从目前发布的几款便携性产品来看,这种趋势也很明显。dobby口袋无人机是款破冰产品,虽然飞行稳定表现出色,但在影像稳定性和电池续航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后来上市的hover camera,功能就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在图像处理方面,但本身不带GPS特点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场景;新发布的模拉UFO功能更进一步,甚至都加上了智能飞行模式、图像识别等4000元以上产品才有的功能。总之,未来消费级无人机的操作更加简单,而功能会更强大。
3、亲民化:价格再次下探,打破普及市场坚冰
dobby口袋无人机为什么能在众筹时一炮而红,除了小型化策略实现了便携外,另一个因素就是价格比较亲民。其众筹价格以1799元段为主,一举把无人机价格拉到2000元以内,从而吸引了众多用户,dobby口袋无人机众筹销售近万台。但上市之后反而销售不甚理想,其天猫旗舰店总共才卖了2400多台,远不及众筹火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式上市后售价为2399元,价格上调后又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消费级市场期待千元机打破坚冰
当年小米以千元机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推动智能手机作为个人通讯工具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而在此前,便宜实用的功能机是大众主流产品,应用丰富的智能手机则被视为非刚需消费。同样,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想要真正做大,也迫切需要一款价格低、功能强大的千元杀手级产品来引爆。
无人机目前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从研发到样机、开模、量产,厂商都得亲力亲为,使得成本短期内难以迅速下降。即便是曾经以价格杀手著称的小米,在进入无人机市场后同样也无力降低成本,从产品到价格都没给用户带来惊喜。因此,指望外来者搅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不太现实,最终还要看目前现有厂商的表现。
千元无人机考验着厂商的综合实力,只有同时具备技术、资金和供应链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到。综观国内无人机厂商,同时具有自主飞控技术和马达电调核心组件能力的厂商有大疆、零度智控和MOLA模拉。而在生产环节只有大疆和MOLA模拉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前者是因为品牌和订单量有优势足以影响代工厂,而后者是少有的拥有自己工厂的无人机厂商。其他厂商均依赖于代工厂,生产时间和成本较难掌控。
由于大疆在专业航拍市场占有优势,存在着自家产品线左右互搏的顾虑,其推出低价便携式无人机的动力不足。真正有望推出千元机来撬动市场的,应该还是目前主推便携式无人机的厂商。
dobby口袋无人机的售价为2399元,UFO尚未公布价格,但据传与dobby相当,而hover camera售价为3999元。后者的价格较高,显然不太可能成为千元机的先锋。相比之下,dobby口袋无人机和UFO的售价比较亲民,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实现10万台级的规模量产,那么很有希望把价格降到1500元以下,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随着产业链完善、通用零组件的出现,甚至1000元左右的入门级便携无人机在未来出现,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大门才会真正打开,成为消费者户外拍照的标配产品。当然,这可能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等待芯片、传感器、相机、电池等硬件技术的进步。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