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度解构云计算,“迟到者”或许是个伪命题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起了云计算,对方感叹一些看起来和云扯不上任何关系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加码云服务,几年前听起来难以触摸的概念,成了很多公司所觊觎的肥肉。

媒体也对这些云计算公司进行了分门别类,早期进入且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的称为“巨头”,后期发力且表现不错的喻之为“黑马”,而那些在云市场刚刚起步加上市场营销不是太激烈的玩家,则被戴上了“迟到者”的帽子。

从云计算的使用者到云服务的输出者,大多互联网公司在过去一年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也让云计算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抛却进入时间这个评判因素,单从技术和商业化的角度来解构云计算的话,对于云计算的格局以及未来可能的竞争局面,似乎并非那么模糊不清。

第一类玩家:商业驱动技术

之前在互联网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如何打造一个牛逼的产品,在研发、产品、投入等都不给力的情况下,最后的担子居然落到了公关头上。事实上,云计算行业也存在这样的玩家,更准确的形容是商业驱动技术的类型。简单来说就是,先在商业上画一张饼,然后将一个个设想落地。

早期的云计算创业者大多属于这一类型的玩家,结局也大多有两种,一类被看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另一类则成了投资者和媒体眼中的骗子。

比如说Nebula公司就是典型的失败者。成立于2011年的Nebula有着其他竞争对手羡慕的背景,其创始人Chris Kemp正是OpenStack项目创始者之一,团队中还有多名来自Anso实验室、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团队的核心成员。更重要的是,Nebula有着清晰的商业目标,即致力于把OpenStack的好处带给企业。但在2015年4月份,Nebula却悄然宣布倒闭,究其原因不外乎开源云市场的发展速度远低于预期,Nebula的用户数量、资金回流、市场规模等同商业化目标脱轨,最终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因为资金链断裂被市场所淘汰。类似的还有国内的创宇云、DotCloud等等。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案例,在SaaS领域被誉为神话的Salesforce,在国内小露头角的IaaS平台Ucloud,以及豪赌云计算的成功案例Adobe,不一而足。

第二类玩家:技术驱动商业

先进行技术积累、实践,再进行商业化尝试,似乎是一条天然的成长路线。可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技术驱动商业多半沦为了营销口号,而对技术积累的理解,要么拿创始团队或项目负责人的个人经历背书,要么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的技术试水,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驱动商业”成为云市场上的少数派。

即便如此,在2016年前后正式进入公有云市场的玩家中,开始出现这一类型的玩家,较为知名的有相继在去年才全面发力云计算的百度、网易等。

按照李彦宏的说法,百度要将十几年藏在后台的云计算技术开放出来,并在2016年完成了云计算业务的更名、三大平台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动作。无独有偶,网易云也是技术开放的忠实拥趸,在其所发布的诸多场景化云服务中,网易易盾和邮箱、新闻、电商等领域积累的反垃圾经验不无关系,网易云信得益于在IM通讯领域的深厚积累,网易蜂巢则可以看作是多年在数据、运维、架构等技术整体的对外输出。也就是说,这些云厂商虽然商业化的程度比较晚,却是最早接触云计算并使用云计算的玩家。优势在于对云计算的应用、实践等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的痛点,不利的一面是,在云计算行业仍然是一个生面孔,且在整体规模上较竞争对手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华为、思科等早先集中在硬件领域的云计算厂商也可以归为此类,甚至于一直在做“管道”生意的运营商们。需要说明的是,技术驱动商业的模式不是迟到的象征,更不是在竞争中不足表现的借口。

第三类玩家:技术商业并驱

一面是技术研发,一面是商业拓荒,亚马逊、微软、阿里等云计算市场的早期进入者大多面临着这样的困局。代价在于,将云计算概念落地势必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技术突破,以及很多弯路。回报也同样丰厚,这些玩家大半成了媒体眼中的巨头,至少在市场份额和规模上如此。

不难发现,这类玩家有三个共同特点,即基础云服务为核心、向平台化发展、开放和国际化。

举例来说,不管是亚马逊、微软、谷歌还是国内的阿里、腾讯,无不在数据中心方面跑马圈地,特别是阿里云、腾讯云在2016年在海外建设数据中心之后,云计算的全球化标签日益明显。一方面,这类厂商一直走在云计算基础服务的前沿,并参与制定了云服务的相关标准,在人工智能、认知计算等领域动作频频,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趋势。导致的结果就是,亚马逊AWS在IaaS层面的市场份额高达45%,阿里云也在国内一家独大。另一方面,在商业化的探索上,这些厂商已经从最初的计算资源,通过行业解决方案或类似的服务模式打包更多的PaaS或SaaS服务。这一方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技术商业并驱的服务模式,那就是平台化,在基础云服务至上吸引了大批的PaaS、SaaS及其他服务,更准确的说是以基础服务为核心的“应用市场”。

可以看出,第一类玩家眼中的云计算是机会,既是成就自己商业梦想的机会,也是变革IT格局的机会;第二类玩家将云计算看作载体,满足了优势服务的对外输出,也满足了占领企业级客户的夙愿;第三类玩家认为云计算是趋势,是延续自身“巨头”地位的趋势,也是IT行业发展的必然。诚然,很难从模式上评判孰是孰非,这很可能是云计算行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竞争格局,而对于云计算的未来,绝不是按照时间来论资排辈的。

云战争的生存条件:价格、安全、品质

尽管云计算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不争的事实,综合上述三类玩家以及背后上百家云计算企业而言,这个市场已经略显拥挤。以往对云服务竞争力的判断多少处于企业背景、进入时间、规模等作为考量,而从近两年表现出的趋势来看,在即将到来的“云战争”中,价格、安全、品质将成为适者生存的三大条件。

作为规模战的延续,云计算在2016年的价格战愈演愈凶,在2017年刚刚开始就有一些玩家试图通过降价来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价格仍然是吸引创业者、中小企业用户的重要因素,围绕云服务的价格战仍将持续下去。所不同的是,此前云计算的价格战主要集中在云存储、云主机等基础服务方面,而在未来,朝着平台式发展的第三类玩家和试图弯道超车的第二类玩家,或将加大价格战的范围,比如整体的解决方案、服务打包销售等等。

然而对于大中型企业客户以及政企来说,在价格因素之外,安全和品质仍是举足轻重的衡量标准。尤其在垄断性和指标性明显的金融领域、对信息安全要求苛刻的传统企业等等,而在网络宕机、数据泄露、DDOS攻击等屡有发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用户也开始关注云服务的安全性。就目前来说,在公有云之外出现了安全性更好的私有云、混合云等服务模式,也出现了阿里云盾、网易易盾等专注互联网安全的云服务。

服务品质似乎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有着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客户服务等诸多标准。显然,这个看似没有标准答案的条件已然引起了云服务厂商的关注,比如优化服务架构、提供7*24小时服务、细化服务品质等等。比如说在提供计算资源的同时,提供更人性化的性能监控、负载均衡、日志服务、备案系统等,不一而足。

总的来说,云计算“雾里看花”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日渐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时间上的优势已经无从谈起,所谓的迟到者也成了一个伪命题。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1-24
三个角度解构云计算,“迟到者”或许是个伪命题
从云计算的使用者到云服务的输出者,大多互联网公司在过去一年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也让云计算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