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消费金融已经遍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此前只在购房、买车、装修、求学等层面的大额消费金融,如今已经不断下沉至更多细分化场景。而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信用状况的优劣度直接决定了消费的便利度等。但传统由银行搭建的征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金融场景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态势下,多家相关企业、机构已经在积极布局个人征信市场,并成功与消费金融场景等无缝结合起来。但让人无奈的是,8家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开展已近19个月,仍未获批央行的个人征信牌照。想抢滩征信市场,互联网金融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多元消费金融场景催生征信强烈需求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超9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元。而从今年政府的政策来看,也是在不断强调发展消费金融业务,而这也为消费金融市场带来黄金十年发展机遇。消费金融迅猛发展势头相对应的是,众多企业的纷纷杀入。国内630家银行、2500家左右的P2P企业、近9000家小贷公司、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再加上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巨头,消费金融市场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但在消费金融狂飙突进的进程中,作为基础的征信体系却并没有展现出与其匹配的实力。相对来说,受到官方承认的,仍然是由各大银行构建的征信体系。而此征信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银行对用户金融活动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在原本单调的消费金融层面中,或许够用,但随着消费金融场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银行搭建的征信系统显然不足以应对。
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从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抵押贷款,到酒店、租房、租车、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芝麻信用已经在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众多用户享受到了信用的便利。”可见,场景的多元化,迫切需求征信体系的全面建立。
抢滩征信市场 企业奋力搏杀
21315征信管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泽华先生认为,中国已经步入“征信时代”,而征信行业进入“黄金时代”,有可能是黄金十年。而事实上,多家企业、机构已经在征信市场抢滩登陆,并展开惨烈的竞争。
目前,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和华道征信等介于银行之外的创新型征信企业和机构,都在不断为扩大自己的征信覆盖范围和用户而努力。而它们的策略往往是通过自身所提供的服务,在用户使用之后,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等,来构建出有效的信用体系。比如芝麻信用就是用户通过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淘宝、天猫、余额宝、生活缴费,乃至依附于阿里系的视频、出游、外卖等一系列活动,来对用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析并给出相应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和机构的征信数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其他消费金融生态链上的企业所接受。芝麻信用各场景的合作伙伴已超过200家,90%和蚂蚁金服、阿里没关系。前海征信推出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多款征信产品,合作机构数近1500家。考拉征信已与近400家机构开展合作,业务涵盖金融信贷、职场就业、租车、租房、保险等领域,并与光大银行、北银消费、拍拍贷、前程无忧等展开深度合作,成为其信用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政策需逐渐放开 共享成必然
众多企业、机构在征信市场的奋力搏杀,就是看中后者的无穷潜力。但让人无奈的是,即使在征信市场玩得越来越大,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据了解,8家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开展已近19个月,仍未获批央行的个人征信牌照。央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一旦放开征信牌照,可能就不好管理。企业、机构在征信市场如何保证公平、公正,是否要建立相对应的标准等,亦值得商榷。
但无论如何,将征信牌照发放,鼓励企业、机构进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在未来征信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整合、共享将成为必然。如果每家征信企业、机构都不肯将旗下数据共享,必然会导致整个征信市场陷入瓶颈,不利于长远发展。到整合、共享阶段,就看谁的“拳 头”大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