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由于华为手机非常成功,很多科技圈之外的朋友误以为华为就是做手机的。其实,华为最大的一块业务还是面向运营商的电信系统设备:华为2015年的3950亿元营收当中,运营商业务占到了59%,仍然是最大的业务板块。
2015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的营收增长了21.4%,而且在几年前就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可以说,如今的华为在CT(通信技术)领域已经是一览众山小的位置。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那么的奇妙,尤其是在科技圈里;当你当上老大、天下无敌的时候,往往也就意味着可怕的敌人从你看不见的领域冒了出来。当年微软在软件领域打遍天下无敌手、见谁灭谁的时候,却不料从软件之外的互联网领域冒出了一个谷歌,差点颠覆了微软的江山;诺基亚成为全球手机老大、不可一世的时候,却冲出来一个没做过手机的苹果,逼得它最后只能卖身微软……
如今,在运营商或者说电信系统设备这个领域,华为已经没有了对手,但是新的对手却从其他领域冒了出来:如果老冀说未来亚马逊、谷歌会成为华为的竞争对手,你相信吗?
这是因为,ICT(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干掉传统的CT(通信技术)。可能很多人听完老冀的论断还是一头雾水,下面老冀就举发表在华为心声社区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华为人是这么说的:
2016年5月18日,当地时间晚23点,印尼第二大运营商XL办公室,一片寂静。“有用户上线了!” 突然蹿出的一声欢呼,掀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意味着华为Cloud EPC(云化4G核心网)全球首个大网商用搬迁正式拉开序幕,同时也向业界宣告了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大网商用时代正式来临,奠定了我司Cloud EPC在NFV领域商用的领先地位。
XL是马来西亚Axiata集团的一个子网,为印尼第二大移动运营商,全网5000万注册用户。 2014年,为实现CT向ICT转型,XL发出了网改标书。最终,我们在多个友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了LTE/EPC投标的短名单,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举杯相庆,项目组却被客户紧急通知,所有投标的解决方案必须“上云”,实现NFV商用。
云不云化有什么不同?长期以来,设备供应商主导的设计开发模式都是自己的专用硬件加专用软件,就如使用苹果的手机只能用苹果的系统一样。进行云化后,软硬件可解耦,运营商可以使用通用服务器来安装不同厂家提供的软件。而且传统的核心网设备容量有限,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排排机柜,需要更大容量时,再人工加一排机柜。但云化之后,这些机柜都变身为“液态的机器人”,是可以自由变形、弹性伸缩、随时流动的。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再也不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了。这样一来,原来固定的结构,现在都消失了,所有的数据都在“云”上跑。
客户的需求是急迫的,但对供应商的我们来说,却不太美好,我们面临着太多的“短板”:当时我司EPC在XL几乎无份额,而EPC云化解决方案尚处在实验局阶段;很多特性的交付方案还是一线人员通过和客户不断交流,再和研发工程师反复讨论对齐后动态集成完成的;不具备发货条件;没有成熟的产品……无论是我司还是友商在全球都没有规模商用NFV的先例。
友商X因答复暂不支持云化而被淘汰出短名单,我们别无选择,而且这是一次突破运营商EPC市场的绝佳机会,我们没理由放弃,必须硬着头皮“上云”了。面对6个月的交付工期,服务客户的接力棒传递到研发人的手中,我们要快速拿出质量过硬的软硬件产品,满足交付的需求。
NFV的本质就是架构,架构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这意味着我们要搭建一个新的架构,新的平台。但会存在不少技术盲点,需要在设计中、问题探讨中,不断去深入。尤其是性能规格设计和攻关,涉及面广泛,简直没有边界。而且,大部分系统架构师都是第一次介入设计,不了解虚拟化、云这些概念。
“刚知道VM,又来一个SPU,还有RU;前几天还叫NLS的,过几天又叫VNFC了……”不懂就学,找人问找资料学,整个设计部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学起来之后,大家才知道,这次架构设计、平台切换,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
但计划不等人,我们没有时间慢慢前行,从开始学习到完成设计输出,只有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成长最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产品线同仁的通力合作下,Cloud EPC版本如期发布,研发进度没有成为项目的瓶颈。
面对电信运营商的ICT转型需求,华为显得非常生疏,最后使出了洪荒之力,才得以涉险过关。问题是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找到更快速、更低成本的ICT解决方案的话,他们还需要华为吗?
事实上,很多欧美运营商已经在这么做了。2012年底,13家欧美主流运营商成立了NFV标准组,开始了电信业务承载平台的云转型。其中最激进的是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已经构筑了一个通用NFVi硬件平台,将硬件服务器与传统的通信业务软件解耦和,而从2016年开始将原先的各个通信业务软件云化并迁移到这个平台,今年还计划将把包括核心网和计费系统等最关键的应用也迁移到云上。
过去,大部分电信运营商都是重资产模式,要投资建设无线基站、传输、数据中心。而如今,德国最大的运营商德国电信却并没有再做大规模投资,而是只建了个机房,只提供机架和电源等资源,通过引入亚马逊AWS等互联网云服务商一起来运营。
ICT模式对于习惯于传统CT模式的华为的商业模式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我们看看两者的区别:
从上表可以看出,CT时代的华为已经习惯于为电信运营商定制设备和软件,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当电信运营商转向ICT模式,将所有专用的通信业务软件解耦之后,他们也就不再需要华为所提供的昂贵的硬件和软件,而只需要采购廉价的通用服务器,配合各种开源软件就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了。或者他们还可以像德国电信那样更进一步,连通用服务器都不需要买了,而是与互联网云服务商合作一起经营业务。
如果在这种愿景实现之前,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不能顺利转向ICT模式,就会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由于长期习惯于高利润的CT模式,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转型又是何其难也。
在华为的心声社区上,已经有很多华为员工对于向ICT转型不力的担忧,老冀随便摘取几个:
“电信业转型了、软件化了,我们的专家却没有作相应的转型,开发的东西还是电信的思路,以性能和可靠性为最主要的目标,而不是IT业最看重的自动化。”
“我的感受是,华为说要转型搞IT,其实整个公司内部是CT思想为主。”
“运营商BG和企业BG都在做云,两个BG在界面上不仅存在一定的竞争,而且运营商往往自己也搞不清楚云的发展方向,而AWS/GOOGLE等比客户更加懂云,所以跟对手比较起来,运营商BG的人每每讲到云的时候,就显得很肤浅了。”
“ICT融合,本质上应该说是IT吸收CT或者CT被IT融合,CT本身对IT不是对等的技术。华为在CT领域非常成功,就如下围棋,我们有一大堆九段高手。但是IT可以比喻为下象棋,我们的围棋经验有些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多是不适用的,但是作为围棋高手也变得有些傲慢,觉得象棋很容易,用下围棋的思维去下象棋,下不好很正常。”
“公司引导的ICT及数字化转型等宏观话题往往可以引起客户的兴趣,但公司缺乏后续可执行的落地解决方案,没有相关落地的策略和具体产品来支撑,往往长期停留在概念和愿景的层面。”
其实,企业要革自己的命,肯定是最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企业最成功的时候。如今,华为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它必须尽快完成这场ICT的革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