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微信,主打细分人群社交的超信有机会吗?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但随着小程序的推出,微信的野心也早已不再只是作为一款社交软件,作为腾讯帝国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现在的微信无疑正变得越来越重,而这或许给了后来者新的机会。

变重的微信,腾讯帝国潜在危机

微信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社交平台,每个曾经妄想挑战微信的产品最终都铩羽而归。微信是个巨人,或许没人会否认这句话。根据腾讯公司前不久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微信和WeChat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8.46亿。

微信旗下的微信支付是中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之一,微信公众号是中国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朋友圈也变成我们展现生活方式的主要场所,微信的游戏中心则是最为有效的游戏分发渠道,这为腾讯每个季度贡献了数十亿的利润。此外,微信还可以打车、电商甚至可能未来还会有直播。

我们承认微信在商业化变现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甚至获得了同样作为社交巨头Facebook的认可。经济学人曾撰文表示,「与其说微信是一款应用,不如说它是一个完整的移动操作系统。中国移动终端用户的全部在线时间里有超过三分之一用于微信。汇丰银行对微信的估值超过800亿美元。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西方的应用看起来落后得无可救药。」

但如今的微信正在离当初创造者张小龙追求的极致简单渐去渐远,从社交、游戏到电商、打车、视频等等,即使微信再强大,但其在腾讯的“盈利”期望下也只能越变越重。一如当年QQ的成功,腾讯正试着尽可能的在微信身上无限叠加各种产品和功能,而这也让微信正变成一个无比臃肿的社交平台。

实际上,我们发现微信上的信息已经过载了。微信的成功在于重新在QQ社交圈之外建立了一套规则,这使得我们能够得以重新梳理原先早已不堪重负的社交关系,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交平台,但现在的微信早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实名熟人社区了。

生活和工作没办法分开,疲态,这是我们使用微信时常有的一种感觉。我们仍然没办法离开微信,但微信带给我们的压力正越来沉重。对用户来说,使用社交软件核心诉求仍然是互动和获取信息,但效率越变越低时,选择离去的可能性无疑也会越来越大。

后来的挑战者,细分场景下掠食者

微信的强大毋庸置疑,稍有理性的创业者可能都不会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去正面挑战微信,而曾经挑战者们最终的结果都不言自明。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带头下狂推过“来往”,但这款软件如今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网易和电信联手打造的“易信”,打出通讯免费口号吸引了不少人,但最后也没办法对微信造成冲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想要用腾讯的方式打败微信,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然,市场上并非没有成功者,他们虽然没有对微信造成冲击,但也确确实实从微信身上撕下了一块肉。抛开熟人错综复杂的关系链,专注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反而获得了不小的成功,最终陌陌成功上市,虽后期发展遇到了不小的波折,一度传出退市传闻,但近期又通过直播找到了第二春。而东边不亮西边亮的阿里巴巴则推出了专注职场社交的钉钉,直接针对微信没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不分”这个痛点,通过提升沟通效率让阿里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这让我们产生一个思考:如何才能打败微信?陌陌和钉钉的成功其实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实如果你覆盖微信所无法覆盖到的场景下手,社交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机会。曾经是盛大早期成员,连续创业者的姜洪在思考垂直社交该走向何方的过程中,发现了周边的精英阶层人群对简洁、流畅、安全的即时通讯工具有明显的需求。而这也成为了超信这款社交软件选择的突破口。

其实在钉钉和陌陌成功之前,出现了不少专注具体细分人群的社交产品,但这些产品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细分人群数量太少,他们很难真正去支撑社交产品的想象空间。现任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如果用户需求已经被其他大的社交平台满足,应避免重叠,不然细分领域的社交应用很难活下去。”

相比具体垂直细分领域来说,精英人群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政府人员、企业高管、律师、金融界人士这些都可以被看成是精英人群,这是一个远比具体细分人群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这群人相比普通大众来说,他们非常重视安全和私密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超信成功切入了一个细分场景。而随着微信的日益壮大,势必也会导致部分用户“逃离”。对后来者的超信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机遇。

精英人群社交,这会是一个成功的生意吗?

事实上,微信面对钉钉的工作场景冲击已经显得些许有心无力。因为社交平台从一开始的基因就基本已经决定了产品定位,想要后期再进行调整几乎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从一开始,微信基于QQ社交关系也注定了其只能是一个大众社交软件。

精英人群对普通的社交需求已被微信满足,但更深层次的安全私密需求却并未得到满足。在众多产品探索这个方向时,更多是通过对工作和生活的拆分实现,普通的生活需求通过微信满足,而工作场景下则使用一个新的社交平台。

但这些产品却很尴尬的陷入了一个被动的局面,因为企业级市场的用户规模并没有大到成为微信那样的超级社交平台。拆分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方向,但这也是一个悖论,用户的生活需求不再需要平台,这意味着平台的商业化想象空间将会被无限压缩。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微软的MSN,“用QQ的都是小屁孩,白领都用MSN。”2005年MSN进入中国市场,仅仅4个月的时间用户增长25%,简洁的设计界面受到了白领用户的亲睐,一度成为商务社交的必备“武器”,2008年高峰期的市场份额曾超过60%。

然而QQ和MSN之间的社交大战最终结局相信已经不用再复述,QQ已经成为拥有超过8亿用户的庞然大物,而MSN则黯然退出了中国市场。曾担任微软中国总裁的唐骏后来撰文总结这段过往时表示,「QQ的独特功能“可以和陌生人聊天”是侵吞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这个功能符合中国人的个性,更符合互联网的需求。」

作为先驱者,MSN曾经的辉煌佐证了精英人群社交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不愿积极去迎合用户需求的“精英思维”则成为了MSN失败的最大原因。与其说,MSN是被QQ打败,倒不如说是被自己给折腾死了。

那么同样选择精英人群社交的超信会有机会吗?其实从一开始超信就已经非常清楚移动互联网时代精英人群的核心诉求——安全私密,超信在产品功能上提供了一个类似于“阅后即焚”的模式,当一个手机往另外一个手机发私聊的时候,消息不会经过服务器的中转,并且消息经过强加密。

不久前主打私密社交的SnapChat母公司Snap提交了IPO申请,估值高达250亿美元。而如果要总结Snapchat和其他社交平台最显著的不同,大概就是“年轻化”。“私密”和“年轻化”这是SnapChat让Facebook感到胆战心惊的两大法宝。

超信选择的“精英化”和“安全私密”则很可能成为另一个让微信担忧的突破口,毕竟对微信来说这是其早已意识却没办法解决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的可能远远不止只是便捷。有点类似于Blue、Zank等垂直人群社交平台,超信满足了一个有足够数量且拥有远超大众消费能力的人群刚需作为突破口,“超信想做的还是大众的消费市场,”超信CEO姜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1-29
挑战微信,主打细分人群社交的超信有机会吗?
微信的强大毋庸置疑,稍有理性的创业者可能都不会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去正面挑战微信,而曾经挑战者们最终的结果都不言自明。但细分场景之下,仍然还有机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