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旧金山召开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Facebook成为了大会的开场戏。Facebook Messenger主管大卫·马库斯(David Marcus)毫不掩饰地谈到了Facebook的野心——成为用户的主要语音和聊天应用,成为用户与商家的主要商业沟通渠道。此外其还宣布Facebook Messenger已经在内测并即将推出支付功能。这些话我们听起来很耳熟,因为这些微信在国内已经全都做过了。
扩张,扩张,最终打造一个移动生态
过去投资者一直在给Facebook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培育Messenger和Whatsapp的用户量,他们始终坚信扎克伯格的策略是对的,那就是先积累用户,到了一定阶段再考虑变现的事,并且由于Facebook广告业务一直在快速增长,这也为Messenger和Whatsapp最终要担负的变现任务赢得了喘息之机。
但最终,Messenger和Whatsapp的变现还是会进行,这来源于Facebook自身业绩多元化的要求以及投资者方面带来的压力。而在思考如何变现的路上,Facebook的决定则是学习微信。
自Facebook在今年的F8开发者大会上提出Chatbot概念以来,Messenger平台上的Chatbot数量已经从7月份的1.8万增加至目前的3.3万个,这也给Messenger的未来增添了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因为一旦Facebook所期望的用户在Messenger平台上与Chatbot互动的场景活跃起来,变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无论是在此过程中发生支付行为,还是广告展示,Facebook都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变成真实收入。
Chatbot这一概念的诞生灵感正是借鉴了微信的公众号。要由企业用户开设,用于在Messenger平台上更好地与用户互动。Facebook Messenger的Chatbot强调与用户之间通过即时聊天这一通讯形式进行互动。过去两年,Facebook Messenge先后添加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而马库斯更是在今天直接表示:“我们要打造一个移动生态平台。”
变现的路上,微信成为了Facebook的好老师
进入2016年以来,Facebook Messenger增速相当迅猛,其活跃用户数每三个月就增加1亿。今年1月,其活跃用户突破8亿,到了4月,这一数字就变成9亿了。此外,数据显示,Messenger已经成了iOS平台上第二火爆的应用,而排在第一的则是Facebook。在安卓平台上,该应用的下载次数已经突破10亿。每个月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信息数也已突破10亿条。
其他数据方面,每天Messenger用户都会发送2200万个GIF动画,每个月Messenger吞吐的图片数量更是高达170亿张。目前就变现方面来看,无论微信还是Facebook Messenger,其实均处于早期试水阶段,真正来源于这两个平台的收入对Facebook和腾讯这两大社交帝国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某些变现业务的方面,微信确实走在了Messenger的前面,例如朋友圈广告以及公众号内容下方的广点通广告,Messenger平台上至今没有分享内容的朋友圈平台,自然不存在这种形式的变现,另外在微信上出现的付费表情包的变现方式,目前在Messenger上还未出现。此外,在微信上发生的金钱流动的活动,无论是用户与商家之间还是用户与用户之间,已经非常活跃并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庞大的用户和丰富的使用场景,使得微信可以对用户的偏好展开深入的分析。这也加强了微信对广告主的吸引力,他们可以借此提升广告的精准度。微信却在去年实现约18亿美元营收。据汇丰银行测算,按照目前的科技公司的常规估值来看,微信的估值应该已经超过800亿美元。
目前该服务约有半数营收来自网络游戏,这恰恰是身为中国最大游戏公司的腾讯最擅长的领域。电子商务业务则是微信商业模式的另外一大关键支柱。微信平台上共有1000多万拥有官方账号的商家(其中一些是名人开办的),所有的交易费用都需要向微信支付分成。
微信为何能够在社交应用上领先欧美?
腾讯为何能够大幅领先竞争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中国市场的独特性。5年前腾讯正式推出了微信,如今已经拥有7亿多用户,甚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聊天应用之一。
毫无疑问,这得益于中国独特的环境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机用户,它们甚至超过美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总和。而很多中国人都是直接跳过了PC时代,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可谓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仅拥有新技术,而且围绕手机构建了商业模式,而最重要的在于,用户也都愿意尝试这些服务。
而在西方,由于基础手机套餐中都捆绑了短信服务,所以聊天应用面对着运营商这个强大的对手。但在中国,短信服务花费不菲,所以消费者更愿意使用免费的聊天应用。而电子邮件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广泛普及,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进入中国过晚,给聊天应用留下了可乘之机。
东西方的移动生态系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很难将微信的触角和在用户心目中的卓越地位复制到其他地方。早在应用生态系统尚未站稳脚跟前,它便已经在中国崛起。而西方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使用很多不同的应用访问互联网。所以,想要让他们大量地使用一款应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服务,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本文综合了华尔街日报、腾讯科技、TechCrunch、Recode等多家媒体报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