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图宣布推出北美40个国家及地区的服务,这是继上线南美13国、欧洲32国之后,其国际化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百度地图已正式进军欧美这样的发达市场。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纷纷出海,从挖掘蓝海市场到如今的技术和创新输出,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让世界侧目,新一轮的变革或许即将开启。
大航海时代,百度和滴滴成为先行者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开始外溢,走在国际化扩张的道路上。一方面,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已进入存量市场,资本推动之下,仅仅占据中国市场已经无法再满足巨头的胃口,他们正积极寻求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而这也一定程度上也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巨头在海外的大规模投资及并购浪潮。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创新商业模式的输出。曾几何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山寨海外获得成功,但如今这种借鉴却出现了双向流动。过去几十年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对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改进创新,已经发展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而他们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成功也促成了海外互联网公司向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取经。典型的就是同样作为社交领域的超级巨头,Facebook如今正在复制腾讯在微信上取得的成功。而像百度地图这种基于LBS嫁接丰富、实用服务并形成交易闭环的一站式平台,颠覆了传统电子地图的功能模式,也属于一种创新输出。
如今的滴滴和百度在国际化业务的开展上明显已经领先中国的其他互联网巨头。过去一年里,百度在海外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工具矩阵,覆盖全球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移动产品用户总数已达16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这其中又属百度地图最为出色,自2016年上半年开始,百度地图正加速开拓海外版图,目前已扩展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滴滴则覆盖了更多出行场景,分别投资了Lyft、Olacabs、Grab等国外互联网出行服务竞品。此外2015年年底,滴滴、Lyft、Grab、Ola四方还曾联合对外宣布建立共享出行全球合作框架,成功覆盖全球近50%的人口。今年4月,滴滴出行则正式在美国上线了海外产品“滴滴海外”。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积极出海的征程中,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移动游戏,通过移动游戏的海外发行获得中国游戏市场之外的增量;第二阶段主要是工具型产品,最出名的就是成功在美国上市的猎豹,通过覆盖海外互联网公司不重视的领域获取用户;第三阶段主要是巨头的出海,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们想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
前两个阶段,出海的公司都是因为没办法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为了逃避血海被迫转型,这和第三阶段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巨头的出海其实很大程度上也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代表,想要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的成功模式,具体来看腾讯主要布局社交和游戏,阿里巴巴则关注电商和物流。另一类则是以滴滴和百度为代表,他们输出的更多的是技术和服务。
但正如海外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时会遇到各种困境,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时也同样会面临水土不服。想要在海外市场复制成功,不仅要面临各种文化和消费者行为上的差异,还需面临诸如Facebook、亚马逊这样的超级巨头。相比来说,输出技术和服务看上去是一条更适合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道路。滴滴和百度的国际上的成功,也印证着找到适合道路的重要性。
扩张海外版图,北美市场将会是合作最佳契机
对滴滴和百度来说,双方在全球化扩张中,无独有偶地都将目光投向了北美市场。百度地图进军北美市场瞄准中国出境游客群体,为他们提供便利,滴滴海外则计划为中国乘客在美国地区提供专车服务。而这背后则是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大量出境需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人数由2010年的5300多万人到2015年的1.2亿人,创造了超过6400亿元的消费神话,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如此庞大一个市场自然令双方无法忽视,也成为滴滴和百度地图抢占海外红海市场的有利跳板。
而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也恰恰来自于此,对出境游游客来说,虽然在海外他们可以使用国外的互联网服务,但终归是对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加熟悉,此外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性也让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尴尬的地方。因此,双方攻占海外市场的战略打法如出一辙,都是借力庞大的出境游需求,提供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中文服务作为初期战略。同时,LBS与出行服务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密不可分,并能够结合延伸出更大的创新空间。
事实上双方之间的合作,早已伴随着中国出行市场格局的确定埋下了伏笔。今年8月,滴滴和Uber全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而这也让早前投资了Uber全球和Uber中国的百度成为了滴滴的重要投资者。一直寻求出行服务O2O落地的百度地图和滴滴之间已经有了合作的可能性,而北美市场或许就将会是合作的契机所在。
对滴滴来说,想要在海外市场和Uber之间展开角逐,势必不能仅仅从出行场景考虑,因为那样无疑会让滴滴陷入Uber在中国所面临的类似困境——当地市场的水土不服。如今在海外市场取得不错成绩的百度地图,其国际化不仅仅是上线海外地图、完善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还与当地的互联网生态进行了深度融合,意在构建出一个覆盖全球的生活服务体系,未来将陆续接入团购、订酒店机票、外卖、出行等诸多服务。这无疑会是滴滴和Uber等竞品形成产品差异化的一个突破口。
百度地图同样也需要滴滴,其海外扩张中,由于覆盖的很多都是出境游需求,出行场景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旦与滴滴达成合作,这势必将会让百度地图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会让百度的服务能够覆盖更多的场景同时,这也有可能加速滴滴和百度地图在中国市场的合作,相比早前合作过的Uber中国,滴滴在出行市场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正大力发展百度钱包、LBS本地生活服务的百度来说,将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倘若双方借进军北美市场为契机展开联姻,将是一步双赢的举措。
技术服务优势,百度地图或成滴滴出海突破口
我们知道百度地图的业务逻辑是基于场景整合资源,满足用户多样需求。目前来看,基于LBS的地图服务在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最短最便捷路径的同时,也是最符合用户实际行为和使用逻辑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在出行场景下的多重需求。
当用户在一个陌生的场景下,需求往往并不单一。百度地图整合了用户出行前中后的需求,让各个服务环节之间无缝连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户体验,这种和服务场景的深度结合恰恰是出行领域所需要的。
而早前百度地图和Uber中国的合作,其实已经证明了百度地图对出行服务带来的帮助。自Uber入华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后,百度通过自己对本土市场的理解,不仅帮助Uber更快的读懂中国用户,还帮助Uber获得了庞大的流量与用户,这背后正是因为百度地图和出行场景的天然契合。
同样的逻辑其实也适合滴滴出行和百度地图的合作。滴滴国际化目前更多是借助和合作伙伴的产品打通来实现,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合作伙伴的发展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限制滴滴国际化的上限,而且目前来看,合作伙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滴滴在出行领域的竞争对手,一直依托于合作伙伴终究也不会是长久之计,滴滴需要的仍然是依托自身完成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覆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度地图则可能会成为滴滴出行国际化的一个突破口。目前百度地图已覆盖亚太美欧等主流市场,实现了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布局,出境游客的覆盖比例超过20%。同时,作为搭建在真实世界与百度服务生态之间的“桥梁”,百度地图能够基于LBS将庞大的用户需求与其寻找的生活服务场景自然连接。一旦滴滴接入到百度地图以及百度的其他产品,那么这将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就足以覆盖到大量有出行需求的用户,而和服务场景的深度结合也很可能帮助滴滴建立更具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
从更长远来看,如今人类的出行正迈入智能化时代,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的出行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滴滴出行其实早已深知智慧出行的重要性,也一直在致力于帮助人们提升出行效率,此前滴滴就曾发布智能云平台,加速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但一家公司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如今的百度地图也致力于构建成为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出行平台”, 推动人们出行生活方式变革。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百度地图用“影像深度学习技术、全景图像自动精准识别、多源数据自动差分”三大刀锋技术实现全景图像自动化提取POI数据、自动识别电子眼及高精地图数据处理等应用,全流程数据生产自动化程度已超过80%,全景图像的自动化识别提取准确率高达95%,这将使地图数据更加实时、高精,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交通出行决策。据说未来还会引入AR导航及“度秘”人工智能秘书化导航服务等,这将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智能化出行体验。除此之外,百度地图交通云平台还联手20余家政府交管部门共建智慧交通生态,构建智慧出行生态。
与此同时,在科技巨头纷纷发力无人驾驶的潮流下,滴滴的竞争对手Uber也正式开启无人车的研发,已经在美国匹兹堡试运行无人驾驶载客服务了。而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也表示特斯拉的未来目标是发力无人驾驶汽车共享领域。或许,整个出行行业的未来前景将由此铺开,想必滴滴未来也将涉足无人驾驶领域,而在这方面,百度则是国内无人车领域的最强玩家。同时,实现无人驾驶,必不可少的就是高精地图,百度是国内唯一具备量产能力的高精地图数据提供商,覆盖的道路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因此,百度或是滴滴发力无人驾驶的最佳搭档。
在推动人们出行生活方式变革上,百度地图很可能将成为滴滴发力智慧出行的最大助力,这对专注全球出行市场的滴滴来说,无疑将会一道营养大餐。“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以智能化服务为根本”,这是张亚勤眼中的百度国际化拓展时的方向。对滴滴来说,百度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无疑能够加速这场智能出行革命的到来,出行市场的未来会充满想象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