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郑州大学生因为赌球输掉了几十万,最后迫于压力跳楼自杀,而他的死最后也被证实与无法偿还巨额校园网络贷款有关。一时间校园网贷又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网贷是否应该进入校园,这个话题也重新被提了出来。
校园网贷兴起背后,是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
校园网贷兴起很大程度是因为政策。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而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则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各大银行纷纷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而校园网贷产品的出现可谓是填补了因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空白。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网购意愿,分期消费平台的出现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当代大学生实际消费能力有限与旺盛消费需求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通过分期付款和网络借贷可以大大缓解大学生们的资金压力。
虽然眼下校园分期市场并不是很成熟,但这仍然是一块值得深耕的市场。根据《企鹅智库》大学生生活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有3500多万大学生,大学生平均月生活费为1000元左右,其中若500元用作额外消费,整个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存量在万亿级别。
校园网贷的三种选择,P2P模式成为催命符
目前的互联网校园金融无疑处于一片蓝海市场,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等争相布局这个颇具潜力的市场。就目前来看,目前主要校园网贷市场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以我来贷、拍来贷为代表的P2P校园平台,主要为大学生提供的是小额贷款,特点是能通过风险把控做到快速线上审批,及时发放贷款。第二种是以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的分期产品,这些平台主要借助电商平台积累的消费数据对大学生进行信用评级,然后提供分期付款购买。第三种是以趣分期和分期乐为代表的分期付款购物平台,把借贷服务和商品购买相结合,类似于信用卡的网上商城购物平台,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月供付款来促进产品营销。
其实后两者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对第一种来说风险则相对来说比较大,中国的P2P模式原本就存在很大问题。无论在资产端还是审批端,都存在诸多不正规之处。拿资金池来说,P2P平台作为连接借款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很多时候并不能承担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职能,投资人的钱必须放在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大概只有不到5%的平台能按这个要求去做。
P2P网贷整个行业存在问题,这不仅仅只是校园市场。我们不能谈P2P色变,但从某种程度上,对于缺乏金融常识的学生来说,这种模式的风险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并不是很赞同P2P网贷平台进入校园市场。“只需要身份证、学信网、学生证、通话记录等,我就给你放款。”P2P平台为盲目做业绩,也间接放大了风险。
至于后两者的校园分期平台来说,目前来看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来看还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消费需求的一种金融创新。此外他们也不仅仅只是借助身份证明就会进行借贷,更多是还是依靠多维度的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和风控分析,也很大程度上风险更低。不少分期平台甚至还会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还贷。
坏账其实是正常现象,个别案例不能否定全部
对整个行业来说,无论何种信贷产品,不论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但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就不可避免。一个平台的风控系统做的再好,也仍然会有坏账的风险存在。而对平台来说,其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坏账的出现,保证正常的资金流动,最终抵销日常经营产生的坏账。
此次的大学生因赌球自杀,首先并不是网贷,而是因为赌博。赌博才是这位河南大学生自杀的真正原因所在。当然,校园网贷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存在。过于简单的审核标准,则是这位大学生陷入深渊的催命符。
但我们确实不能将此次的个别案例算成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事实上综合多家校园平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坏账率均不到1%,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3%~5%。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具风险的坏账率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发生率微乎其微。
毕竟对学生来说,他们借贷行为往往都伴随着分期消费行为,每个月所需承担的费用其实相对来说并不会特别的高,此外就算他们缺乏还款能力,也可以向父母求救。而我们需要注意的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在校园网贷平台上,只有不到1%的贷款是由学生的父母代为偿还的。由此可见,校园网贷并非催生的大规模的不理智消费行为,而更多的养成了一种更合理的信用消费习惯。
在我看来,对校园网贷来说,最大的危机其实不是可能的「高利贷」风险,其实更多的还是背后的学生意识的淡薄问题。不少学生认为分期购物只是寻常的网购,对于不还款是否会影响个人终身征信记录。
网贷是一个新生事物,进入校园并不是完全不可,但涉及到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平台更高尺度的把控却不可或缺。学生毕竟是相对弱势的群体,网贷平台是否应该进校园,应该至少添加一道监管标准,不能毫无门槛的让所有网贷都进入校园市场,也不能一棍子彻底打死。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