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梁春晓(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在天则所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新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沙龙上的发言记录。
盛洪教授关于“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肯定是一个特别大的题目,我觉得这里面做的思考已经超出了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比如说二维的“长尾”扩展到三维,最后带来的结果肯定会更加震撼。我们以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交易费用的降低,交易量会增加,根据“长尾效应”,会有一个越来越长的“尾巴”。
很同意刚才很具象的说法,即地板变得越来越低了,原来眼光在地板之上,不能参与交易的那些商品或者交易者,由于交易费用的降低,能够参与交易了,从而使得这一部分交易产生的收益将成为对经济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是这个思考被盛洪教授扩展成一个立体三维的说法,对这个问题的估计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量级的变化,变化非常大。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可能只是新经济当中的一部分,也是目前跟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关系都非常密切的那部分,在座的应该没有哪一个人没有接触过盛教授所讲的电子零售,我们更喜欢称为网络零售或者网上零售。
两类技术,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经济
总体上说,“新经济”的范畴应该更大,今天将电子零售这个题目拿出来讨论,很大程度上跟新技术的出现有关系。关于新技术,可以说一块是信息技术,一块是其它技术。有一部分新经济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其它的技术,比如说像生物,或者其它的太空、材料等各种新技术,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经济。
我为什么愿意分成这两块呢?因为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创造的技术很明显地分成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些技术是跟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流、交往、交通、交易有关系的,比如说文字、语言、印刷、出版、互联网乃至交通工具,甚至包括有人曾经研究过的集装箱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的巨大影响,如果没有出现集装箱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国际贸易。这对整体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类跟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相关而衍生出来的新经济是我们今天感受特别深的,比如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特别是今天盛教授谈到的网络零售。
网络零售新创增量,及其产生的原因
具体到网络零售方面,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到今年3月份年交易额超过了3万亿,并在3月底超过了沃尔玛全球交易额,成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我们自然要问一问,这3万亿里面有多少是由原来的线下消费转移而来的?有多少是被新创造出来的?
两年多以前,我们跟麦肯锡合作得出一个结论,即新创造的比例为39%,即每1万亿里面有3900亿是增量,也就是说这3900亿如果说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商务,没有网络零售,就不可能产生。这个量非常惊人。不过这个研究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像盛老师这样比较完整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当时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数据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如果沿着盛老师的思路往下走,我相信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影响会更大,也更加令人信服。增量产生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一是价格需求弹性,因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可能包括价格内的和价格外的,不管怎么样它会带来总价格的下降,这样即使是同一批消费者,同样的商品,也会导致交易量的增加,这是第一个原因。
二是会有更多的新商品加入交易。原来由于商品成本太高而被阻止的交易,有可能加入交易。
具体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个字:“万能的淘宝”,只要能想得到的,法律允许销售的,你在淘宝上几乎都能找得到。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你能看到很多在线下根本想象不到的商品。网络零售丰富了商品种类。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规模的扩大,淘宝是一个上千万卖家和四五亿消费者的市场。
所以,一方面是交易费用的降低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这两股力量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又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中间还会有很多非线性问题。
两年前去新疆喀什调研,相比一二线城市,在那个地方人们能够买到的东西很有限,但是在淘宝上没问题。这不仅使他们成为消费者,更可能提高他们的网络运用能力,成为商品的供应者,将原来网上没有的东西也供应出来,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非线性的结果,这也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是会有更广泛的交易者加入进来。原来因为交易成本过高,使大量的个性化的极小批量的商品没有办法加入交易网络。同样,也有很多消费者因为地处偏远或交易能力不足而无法交易,就跟刚才说的喀什那个地方的人们一样,这就使得更广泛的消费者也加入进来,形成对交易增量的贡献。
我想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偏远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绝对意义上的偏远,比如说像喀什那样的地方,那是地理上的绝对意义上的偏远。其二是相对意义上的偏远,比如多年前的一篇论文曾谈到过一个问题,即销售婴儿用品的网站,是在年轻人聚居的地方销售更多,还是老年人聚居的地方销售更多?一拍脑袋的想法当然是在年轻人聚居的地方销售更多,但结果恰好相反。为什么?因为在年轻人聚居的地方,线下店因为有规模化需求已经形成较好的线下供给,而在老年人聚居的地方,因为需求不足而缺乏线下供给,只能通过线上满足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老年人聚居的地方,婴儿用品需求者也是“地处偏僻”。因为这两个因素,绝对偏远和相对偏远的叠加,使得原来很多不能够加入消费网络的都能够加入进去。这是第三个原因,更广泛的卖家。
此外,还涉及其它一些更加深度的分工。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点是因为交易费用降低,人们会将一些原本自给自足式的劳动转变和外化为新的分工,比如越来越兴隆的外卖,原来至少要去买个方便面煮一下,现在都不干了,直接叫外卖。这就增加了商品的供给。第二点是许多纯粹个人情怀和个人兴趣的东西,也放到网上去交易。原本由于线下本地具有相同爱好的太少而不经济,但在淘宝上有四五亿消费者,哪怕万分之一的人喜欢它,也有四五万潜在的消费者,哪怕十万分之一的人喜欢它,也有四五千潜在消费者,完全可能将个人情怀和个人兴趣转化成新的生意。
关键是新的基础设施
所有这些原因和因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网络零售对经济增长的增量的贡献。
这些原因和因素为什么可能?目前来看有两点非常突出。首先是网络零售这样的新经济架构在新的基础设施之上,架构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之上,即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服务。以淘宝为例,去年“双11”96%的交易通过云计算完成。淘宝上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电子商务服务商,这些都是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其次,一个重要的趋势是,新经济不仅基于上述新的商业基础设施,还基于在线社交、社群和社区之上,这对于交易的促进作用也非常大。或者说,在线社交、社群和社区也是新商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总之,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特别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的研究课题。
从二维长尾到三维长尾
我想谈一下我理解的三维长尾。盛洪教授刚才的解读是从地理空间解读的,因为地理空间本身就是三维的。
但是刚才您介绍的时候,我脑子里呈现的是另外的理解。现在一般讲的长尾有两个维度,下面的横轴是商品品种,按照交易量从高到低排列,比如某部电影卖得特别火,就排在前面,某部电影只有三五个人看,就排在尾巴上。但是,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较低交易量的商品可以加入交易,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较低交易能力的交易者加入了交易,这是人的维度。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们更有机会加入交易;或者某人有电话、能上网、能开车,具有较强的交易能力。
总之,或由于地理位置,或由于交通工具,或由于其它各种能力的原因,一些人的交易能力可能比另一些人更强,更容易加入交易网络。同时,也有很多人或由于地理比较偏僻,或由于技术手段比较低,或因为其它各种原因,交易能力是比较弱的。由于新经济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使较低交易能力的人群也加入交易网络。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很赞同三维、立体的长尾。下面两个横轴,一个是商品品种,一个是交易者,纵轴是交易量。而且下面两个横轴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者之间还可能有交互作用的,因交互而产生的交易量可能更加不可限量。
*本文转载自:天则云思(ID: tianzeyunsi)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