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跃亭发出内部反思信的前一周,我写过一篇乐视生态的“弥天大谎”,乐视控股公关部用很low的方式来攻击我。他们说“因为乐视没有临幸我,因为我炒股亏了钱”,所以就对乐视蓄意“抹黑”,我自然是不在乎那类攻击。可这帮二货不去想一想,我为何会买进乐视的股票,又为何自来水为乐视鼓吹,而后又为何会戳穿乐视的谎言。
昨天去见了韩后创始人王国安,他说,媒体不能一味的对企业唱赞歌,也应该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去捅破一些行业存在的泡沫。内部往往看不到一些问题,媒体报道出了一些负面,如果不存在这些问题,企业不需要去担心。只有确实存在问题,才会戳中企业的痛点,这个时候不应该回避,有问题及时改就好了,没有哪个企业不存在问题。
我十分认同王国安的观点,任何企业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都是一片歌舞升平,我认为是最危险的时候。而真正愿意指出企业问题的,恰恰是最关心企业成长的,否则企业的好坏与他何干呢? 我愿意做那个戳破“皇帝的新装”的人,恰恰是因为一直都很关注乐视的发展,而发现乐视存在一些偏离路线的问题,假装唱赞歌对乐视没有好处。
如果真是指望被乐视临幸一次,我就应该直接找乐视内部人沟通,也就不会在以前充当自来水了。何况,我在乐视股票上亏的还不止这点。现在,贾跃亭在内部信中承认了我“弥天大谎”一文所质疑的问题,这恰恰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乐视并非是一家一无是处的公司,也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果执迷不悟,可能就会错过自救的机会。
当贾跃亭开始反思之后,我认为乐视重新燃起了希望,而不是一直在悬崖边逗留。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只要贾跃亭还没有倒下,乐视就很难在短期内死掉。作为乐视的灵魂支柱,只要他没有垮掉,总有办法让乐视活着。他能够在这个时候发出反思信,承认乐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其实已经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贾跃亭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乐视差的不是钱,差的是营收规模
在“弥天大谎“的一文中,我说过乐视生态的问题,没有一块核心业务支撑。阿里有电商,腾讯有社交,百度有搜索,全部都是在某个领域占据绝对领先的份额。乐视发家靠的是乐视视频,这一块的竞争远没有结束,乐视所占据的份额并不高。从整个乐视生态的业务来看,几乎没有绝对领先的版块,这是乐视构筑生态的一大掣肘。
我所质疑的核心问题不是摊子铺大了,不是每块业务在各自领域的地位不强,而是乐视各业务的营收规模存在问题。乐视为什么从视频到硬件到生态,其实是一直在努力打破规模限制。视频靠广告和会员能带来的规模不大,天花板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乐视才要突破。硬件、汽车、金融都是能带来规模的,可硬件的电视和手机还没真正意义跑起来,而汽车和金融的发展还停留在PPT阶段,这是导致乐视出现问题的核心因素。
乐视所发展的几个新兴领域,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的,硬件是能够带来规模现金流的,但前提也是庞大的资金占用量,这次被曝出拖欠供应商款项就是手机业务。体育、汽车、金融都是有很大的未来发展空间的,但当前却是需要持续的大量投入。外界看来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弱,但主要还是靠质押股票以及贾跃亭个人的担保,并不能真正体现乐视自身的资本能力。而阻碍乐视融资导致缺钱的关键,就是乐视没有规模支撑。
同样也是做生态的小米,估值已经好几百亿美金,其发展路径则是截然不同。小米是在手机成功以后,创造了规模的营收,才有了高估值和融资,才开始在手机品类以外延伸。不管小米做得怎么样,起码有资本去投入,让各业务板块不差钱。如果小米在手机出来以后,立马就去投入其他版块,几大领域都做得不尴不尬,怎么可能有如此之高的估值?同样,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出行也做生态,也几乎都是按照这个套路在走。
贾跃亭想要乐视不走寻常路,如果一切都按照预期发展,这条路可能还真走通了。但是,贾跃亭低估了资金消耗的速度,其预期的因素太多了,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样的概率则是极其低,跟买双色球中500万差不多。所以,现在贾跃亭反思过来了,要把现金流做起来,这至少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以乐视目前的业务来说,具备做营收规模的条件,电视、手机都是能够做现金流的业务。
乐视超级电视的发展势头不错,短短三年占据了智能电视第一位,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700万。而在入股TCL之后提升了供应链,解决了早期产品出现过的问题,品质与传统电视厂商差距越来越小。如果乐视能够将更多资源和精力倾注,超级电视的发展速度会更快一些,也能够帮助乐视做大收入规模。同样,手机也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尽管面临短期的资金压力,但只要有出货量就不担心,供应链是很愿意陪着玩的。
一方面贾跃亭想到了放慢脚步,做大现有业务的收入规模;一方面乐视具备做大规模的条件,电视、手机都已经有基础了。贾跃亭有了强烈的意识了,就不需要太大的担心了,乐视在1-2年的调整阶段是完全有可能做起来的,一旦现有业务的收入规模做起来了,乐视生态的融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毕竟,资本只会是锦上添花,几乎不会干雪中送炭的事。乐视的情况好转了,送钱的人自然上门了。
贾跃亭和陈年反思的一样与不一样
贾跃亭的反思信发出来以后,很多人拿来与凡客陈年对比,认为陈年反思了那么多次,但凡客也没有任何起色,已经快要被彻底遗忘了,贾跃亭的反思也没有意义,对乐视的未来没有帮助,而我认为两者并没有可比性。一样的地方都是企业遇到困难时老板的反思,不一样的是企业家风格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环境不同。
我个人认为贾跃亭该反思,但不该“公开反思”。看似是一封内部信,但其实是对公众的,是基于公关的需求而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安抚内外的情绪,能够给度过危机争取时间。但是,不管是陈年还是贾跃亭,公开反思都会影响信心,都会导致外界对公司产生消极的看法,这是我认为两位老板反思的一样之处,公关反被公关误。
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家本身,陈年算不得一个企业家,更应该归纳为文艺中年,没有多大的承压能力,从他的反思内容能看出来,消极一面完全盖住了积极一面。而贾跃亭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其所经历的困难比现在多,其反思信看似在检讨自己,却没有流露出消极情绪,依然有孤胆英雄的气概,传递出来的是很积极的信号。
而乐视与凡客面临的问题不同,凡客的疯狂扩张几乎没有逻辑,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扩充品类,完全做成了一个百货商店,其品牌和品质却不足以支撑。乐视从视频网站到乐视影业,再到超级电视和手机,其实还是为了内容分发,不管怎么说逻辑是成立的,除了早两年搞过的乐视农业八竿子打不着,现在的业务多少还能够扯上关系。
何况乐视布局的业务都有基础和好的苗头,影业装进上市公司之前也是前几大,电视和手机已经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了,这些领域虽然说不上数一数二的,但每一块多少还有点市场份额的。如果接下来贾跃亭能够聚焦这几块业务,暂缓一些大量吸金的新兴业务,乐视就能够在资金上缓过来,凡客自然是不可与其同日而语的。
人心不乱,乐视依然有大把的机会
贾跃亭的反思是公司遇到困难了,而对外公布反思的内容和结果,则是为了公关需要。尽管从一个公关人的角度,我认为这一招并不高明,对企业是弊大于利的事。不过,效果还是超乎我的意料的,我低估了贾跃亭的个人魅力,事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整体来说,贾跃亭想要达到的目的应该完成了。
反思信最需要安抚的是内部人,军心不稳,哪怕贾跃亭再强大如超人,乐视生态也会轰然倒塌。树倒猢狲散的情况没有出现的乐视,有人说是因为乐视给的工资高,我倒认为这个看法不成立。再高的工资也得考虑在公司出现资金的情况下,这个高薪可能只是账面的了,何况乐视现在真的欠了一屁股外债。而据我所知,乐视的薪水在行业并不算高,2013年叫我过去做策划总监,开出来的薪水也不过20K。
实话实说,我所认识的乐视内部人中,真没几个是为了钱的,他们是真的相信贾跃亭,相信这家公司有大未来,而不只是为了一份薪水。以我对他们的能力了解,只要他们愿意跳槽的话,薪水翻番都是分分钟的事。尽管我揶揄他们转发贾跃亭的内部信到朋友圈,都是表示感动得哭的“喜事丧办”的风格,我不相信他们内心真的感动到哭,但我相信他们相信贾跃亭,包括我认为对乐视不那么忠诚的一位朋友。我在朋友圈说乐视的时候,他们会给我发私信来劝我,希望我能够别再一直纠缠,说明他们对乐视依然有信心。
当然,外部的环境也给了乐视时间,供应商们辟谣欠款就是支持。而在我的好兄弟里面有一个乐视的忠诚信徒,他支持是用真金白银买乐视股票,尽管账面上已经亏了上海外环一套房,但从来不影响他对乐视的判断,他认为对乐视是长期的价值投资。包括在贾跃亭反思的内容出来后,他第一时间发声表示对乐视支持,起码说明贾跃亭让人有信心。
只要内外部支持贾跃亭的人保有信心,起码乐视还没有到翻船的时刻,还是可能继续向前航行的。“只有被99%的人嘲笑过的梦想,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能够说出如此自信满满的话的人,肯定不是那种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人,何况贾跃亭和乐视经历过比这更大的波折动荡。那么,眼下的这些问题都无法击垮他,也无法让乐视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一个企业家的强大内心,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强大。
不过,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贾跃亭身边围绕着的都是乐视控股公关部那么无底线,用很LOW的方式去对待外部质疑声音的话,恐怕贾跃亭迟早有一天还会成为裸体的皇帝,皇帝身边小人一多就可能误信谗言。而我作为一个局外人,还是盼着乐视能好点,毕竟乐视倒下我没有一毛钱好处。何况我还有兄弟在乐视里面,乐视成功了,我也乐见其成。所以,我真心希望乐视能够挺过这一关。
=======================
挨踢客,非资深品牌公关人士,观察公关、营销、TMT八年,曾服务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现为河豚面膜创始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多个互联网品牌公关营销顾问,已入驻百度百家、新浪看点、企鹅媒体平台、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搜狐媒体平台、UC自媒体、一点资讯等。个人微信号:aitike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