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北辰
前不久,海尔空调正式入驻联合国大楼,已使用了近20年的日系品牌已经全部“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印有“海尔兄弟”的室外机新装上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什么选择海尔空调?其选择海尔空调的原因何在?
海尔一直以来以科技创新著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择海尔空调,而非其他厂商的空调,究其原因,根本还是在于海尔的技术创新实力。以此次入驻联合国大楼的海尔R290智能变频空调为例,不但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气体潜能值也极低。根据行业专家的大致测算,相对于R22或R410a,一台1.5PR290房间空调器带来的碳减排效益,相当于一辆1.4L排量百公里油耗10L的轿车少行驶6000多公里。
海尔空调在业内具有引领性的创新能力,以R290这款产品为例,其采用新冷媒,对臭氧0污染,是业内公认的下一代制冷剂。早在去年,针对低碳环保新消费需求,海尔就上市了全球首批R290空调,并持续做智能变频升级,大大提升节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空调还配备海尔独创的自清洁技术,解决脏肺空调带来的健康问题。
再以在“撩动空调季——2016空调消费趋势发布汇”上获得健康奖的海尔天樽空调SKFR-72LW/11WDA23AU1为例,其采用空气射流的送风方式颠覆了传统空调在房间内混合冷热空气制冷的原理,实现了在空调内进行冷热混合,吹出混合好的凉爽气流,让吹出的风由冷风变成了凉风,终结了人们长期以来困扰的空调病,可以让用户轻松享受到最舒适的送风体验。
数据显示,海尔空调正以一年2次迭代的速度飞速发展,成为行业唯一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品牌。最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公布2016年度家用空调能效“领跑者”产品目录,海尔空调又有17款产品上榜,行业数量第一。
而各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海尔空调打造的好空气解决方案,已让全球越来越多用户成为“海尔粉”。在南亚,海尔空调出口同比增长79%。在欧洲,海尔空调出口呈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在意大利、西班牙、东欧等区域均实现翻倍增长,远高于行业增幅。去年6月,海尔更是在美国市场推出了超静音系列空调,被美国用户评价为“地球上最安静的空调”。此外,海尔还携手谷歌在美推出了首款Weave认证智能空调,还全球首个推出支持苹果Homekit技术的智能空调,并成功上市发售,通过siri语音控制空调,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和智能程度。
由此不难看出,海尔空调实际上做到了以产品出口向全球展示新“中国制造”,以科技的创新、领先的技术、卓越的低碳环保节能优势,向全球诠释着新“中国制造”,成为新“中国制造”的一面旗帜。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国权威杂志《Consumer Reports》(《消费者报告》)6月刊公布了在美热销7大空调品牌共26款型号测试排名,在5000BTU到15500BTU(制冷量)划分的四个产品段中,海尔、GE、LG等国际品牌均上榜。由于6月初美国GE家电加入海尔大家庭的关系,从榜单看,海尔和 GE相加共涉及9款型号,上榜数量最多,还获评了“最值得购买”和“最值得推荐”产品。该杂志称,自1953年开始测试起,空调已经变得更加高能效。所以这次提高了能效评测门槛,将测试房间做了很大调整,将房间从90华氏摄氏度高温快速降低10华氏摄氏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用户找到具备快速降温、舒适性的高能效产品。而海尔的空调恰恰在舒适和节能两项测试中均排名第一。
今年,中国政府提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以数量为特征的规模经济向以质量为特征的品牌经济转型。此举对企业来说,是要结束所谓物美价廉的低质时代,转型向高品质的品牌发展阶段。
而海尔空调的技术创新,不仅是对政府倡导的这一转型方向的一次顺应,同时也代表中国家电企业展现了品质至上、技术创新为本的实力。这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择海尔空调的原因所在。
中国品牌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希望,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自主品牌,其在空调领域的创新突破,有利于引领行业迈向结构更合理的全新发展阶段,以在全球竞争中占领先机。
作者:易北辰,80后作家,畅销书《读懂移动互联网时代》作者,生态自媒体。
微信:beichenyi8 ←长按可复制
微博:易北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