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移动互联网的江湖中,得入口者得天下,所以微信号称获得了第一张门票,而在入口中又以支付为近水楼台,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应用场景,掌握着众多用户支付数据,使用频率虽低却笔笔倾心,所以,移动支付也就成为了2015年微信与支付宝两强争夺的焦点。
当然,移动互联网时代躺着挣钱的机会并不多,既然移动支付这样重要,掌握网络的运营商、掌握终端的手机企业和那些仍有恃无恐的银行,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BAT们垄断移动支付的江湖,并且有联合起来逆袭的可能。
媒体报道,苹果和三星几乎同时公布了各自的支付服务Apple Pay和Samsung Pay 即将正式进入中国的消息,而且,中国银联与本土15家银行将与这些“踢门而入的野蛮人”达成合作联盟关系,这架势真有点“联盟拒曹”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银行系借助明星终端企业外力争夺市场的最后一战。
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在移动支付上的合作冲击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很难撼动互联网企业的移动支付江山。
天时不再,错过了移动支付成长的黄金时期
毫无疑问,2014-2015是移动支付发展最为关键的两年,因为这两年是中国4G网络建设和大屏智能手机普及的最重要时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0.62亿G,同比增长62.9%,2015年这一数字会更惊人,4G和智能手机的结合催熟了此前千呼万唤也难以普及的移动支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抓住机遇,采取抢红包、打折扣等方式将移动支付发展到了新高峰,2013年、2014年的行业增速分别达到800%和500%。在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33亿笔,金额1404.65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45.24亿笔,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5%和134.30%。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34625亿,首次超过PC端的32588亿元。
与此同时,从2015年市场数据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牢牢占据市场主导权,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系)和腾讯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企业共占据了超过90%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支付宝一家甚至占到了70%以上。反观中国银联,2013年占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份额40%,现在却只有9.2%。在一个用户使用率已经很高的市场,用户已经有了形成习惯的支付手段和品牌,想虎口夺食,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银联当初是自己自绝于移动支付之外的,前有阿里巴巴主动上门寻求合作而顽固不化拒绝接受互联网,后有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三家运营商合作联盟意向却逡巡不前达成双输,等到这个市场已经被互联网企业捷足先登之后寄希望于国外终端企业的实力来争食蛋糕,已经太晚。
在移动支付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用APP实现手机端转账、消费等功能,第二类是O2O支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技术,使用二维码、蓝牙、手机刷卡器、刷脸等支付技术实现支付功能,这两种都被互联网公司占近优势,且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第三种类型是NFC近场支付,由银联、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主导,虽号称技术先进却因为产业链复杂和内耗不断而市场惨淡,大概只占移动支付市场的6%。
有一条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一种技术是不是先进,不是设计与生产厂商说了算,而是用户和市场说了算,即便是看起来在技术上落后的一方,只要先入为主形成规模,就会拥有成本优势,也会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后来的所谓先进技术也无法立足,最终往往被这些先导厂商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吸收消化掉。苹果三星用NFC连美国韩国本土的市场都没有形成优势,更靠什么来敲开已经在移动支付领先全球的中国互联网市场?
地利缺乏,移动支付场景和习惯已成
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支付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缺乏场景的金融都是空中楼阁。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的互联网金融的诞生,而移动端的业务增长才催生了移动支付的火爆。
互联网金融中,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孕育和培养了支付宝,腾讯的微信和游戏让其支付站稳了脚跟,最近百度有借助智能设备和O2O机会杀入移动支付市场。这两年,人们通过打车软件、团购送餐、停车、酒店门票、便利店超市购物等熟悉了移动支付的操作,也享受到了移动支付的好处,使用习惯已经形成。
实际上,觊觎移动支付蛋糕的并非只有终端企业,拥有更大入口优势的运营商早在互联网公司行动之前就将其列入重点业务,经过数年奋斗却一无所获,原因也是仅仅是支付,缺乏与支付相关的场景土壤。
苹果和三星拥有众多的终端用户是事实,银联和银行也拥有比支付宝们更多更稳定的银联卡商户也是事实,但这并不等于拥有强势的“地利”,也不等于有足够的支付场景。移动支付是从小额支付开始的,也是依托于现在快速发展的020业务,可这些正是银联的短板,即便最近银联也在改变自己,可效果并不明显。
这种合作依然是此前与运营商合作的翻版,造成支付两段用户分属不同公司,支付用户是苹果三星的,接受商户是银行和银联的,怎么与辛辛苦苦讲两端彻底打通的互联网企业相提并论。可以说,因为这样的合作关系,只是会给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支付选择而已,无论是营销效率还是使用效果,都会反差很大。
人和难望,国产终端强势政策支持难觅
苹果、三星选用类似的技术,联合中国银联、中国15家银行,这样的合作阵容强大,但在实际中却仍然只是NFC近场支付产业链的一部分,还缺乏NFC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商户以及移动终端用户,庞大的产业链一直是NFC无法做大的根源,苹果和三星也解决不了。
苹果和三星自然是现在世界上炙手可热的手机企业,移动终端用户非常多,在中国更是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可如今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群雄逐鹿,华为、小米等企业已经分庭抗礼,用户数增长迅速。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和三星号令商户和消费者的能量已经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几乎可以覆盖全用户的支付宝、微信与智能覆盖一小部分用户的苹果三星,商户资源会更偏向谁呢?
金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进入限制,现在的终端企业又不是简单的售卖终端,而是会通过云计算掌控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国外终端企业注定没有占据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可能。在合作中,中国银联和中国的这些银行如果让渡过多的敏感信息和资源,势必遭受监管,这些中国的金融机构也肯定不敢“引狼入室”,所以,苹果和三星的移动支付战略在中国一定是雷声大雨点小,如果能实现重度参与已经算是胜利。
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被BAT占据主导,中国银联和运营商已经错过了发展良机,苹果和三星的加入可以更进一步的催熟市场,也会给中国老百姓一种新的支付选择。虽然苹果和三星已经没有能力改变现有格局,但蛋糕会做得更大,所有的参与者都将是获益者。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