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网络热点领域仍然是大数据和O2O,当然,与此相关的就涉及到了云和平台。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讲大数据,也几乎所谓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移动互联网O2O,而且,只要做大数据的就要上云计算,而谈O2O的必然要做大平台。
据说,已经有若干个煞有介事的O2O号称估值超过了百亿美元,此等独角兽在中国将来可能遍地皆是。在这里,如果提名字,可能引来无数谩骂甚至法律纠纷,可仍然不得不说的是,在当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还没有一家纯正的O2O企业能够笑傲江湖,仅有的几个吸引媒体眼球的成功者也只是炒作而来的海市蜃楼。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战略推进,一大批骗子会自然而然的涌现,这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来的现实,也是全地球人的通病,否则就不会有皇帝的新装这样的童话流传。很多人都想着编造一个故事,用PPT就可以造出汽车,而O2O领域更是可以创造神话的最合适场合。
现在,最为成功的O2O应该算是打车软件,包括出租车的滴滴快的,也包括专车服务与UBER,这主要是其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位置服务、通话集成和支付便利等核心功能大大提升了社会效率。
即便是如此成功的服务,也遭受了各方面的打压,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无罪,但是强硬的改变了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由此付出的社会成本也不得不考虑,更重要的是,打车软件至今也没找到赢利模式,仍然是陷于打车还是打车的怪圈中。
也许很多人依然抱着互联网思维,只要先把用户数培育起来,达到了规模极限自然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但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个规律真的还生效吗?
看看微信,这个最早号称拿到了移动互联网门票的成功应用,用户数傲视天下,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统江湖了,可直到今天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为游戏导流的探索不得不终止,为电商导流的试验惨淡经营,信息流的广告虎头蛇尾,最寄予厚望的O2O的支柱移动支付也几乎要半途而废。
不仅如此,信息流动加快和资源的有限让O2O平台非常容易趋同,于是,一方面所有类似平台都会竞相争夺稀缺的线下资源,保持自己对线下优质资源的垄断性控制,另外一方面则是争取对信息资源的完全掌控,以此来构成对线上和线下用户的的独特吸引力。因此,围绕这两类资源的垄断与反垄断之争、盗版与非盗版之争,会在平台之间的竞争过程中上演,这也就大大提高了O2O企业的竞争强度,增加了这些创业的失败可能性,让O2O企业成了勃焉、亡也乎焉。
很多实践都告诉我们,纯粹的移动互联网O2O服务可能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种重整,在互联网上横行无忌的免费模式有些水土不服。当然,从商业逻辑来说,免费应该是无往而不胜的,只是还没有找到通过免费换来更好的收费的姿势罢了。
既然微信都是这个样子,打车软件也前途未卜,剩下的很多租房的、卖车的、送煎饼的、卖快餐的,能有多大的收获?O2O企业只要是专著于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的,都不会做大,也只能成为线上线下渠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并不会创造出新的商业逻辑,而这种仅仅的渠道互联网改造绝对带不来足够的商业价值。
按照专业的理解,O2O可以分给三个方向。第一种理解,O2O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或者服务中去,也就是在线上查询、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或者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比如看电影、餐饮团购等等。第二个理解是在电子商务发生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由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组成,O2O的特点是把信息流和资金流放在线上进行,而把物流放在线下。直观的看,那些无法通过快递送达的有形产品或者无形服务就是O2O的强项,比如擦车、按摩、家务等等。第三个理解是指为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时代端到端体验支持,从消费者搜索并且发现自己有需求的商品或服务,到交易和购买,再到交付使用该商品或服务,直到最后的再消费或者分享,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构成了端到端的体验,比如打车。
应该说,以上三种移动互联网O2O只是产业发展的表象,并非深刻的内涵,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O2O的本质和精髓,那些声称已经做大做强的O2O们也只是纸老虎,在未来大多不堪一击。
谁会对这些大小O2O展开追击呢?答案不言而喻,肯定是互联网的几家巨头与电信运营商,也有可能包括实体经济中的一些巨无霸。不是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中移动或者万达等等就能通吃,而是说如果这些单纯的做着O2O梦想的企业没有找到新时代的革新元素,那么移动互联网也就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巨头们只要把手伸长一点,分分钟就可以做到。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