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销量巨大、深受用户欢迎的手机可以谓之“爆款”手机。在我们心里,最可称得上“爆款”手机的自然是当年的诺基亚N 73、N97和1110,以及当下正火的苹果IPhone 4、5和三星Note2、3。然而,面对多样化的智能手机市场,再想让一部手机销量过亿,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人们对“爆款”手机的追求却从未消散。
除了即将上市的IPhone6和Note4,以近期火热受捧、在京东预约量已超过30万人的LG G3最受大家关注。从这些优秀的产品中,我们可以探究成就这些好手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如果想让自己的手机成为“爆款”手机,就必须符合中国人购买手机的习惯。很多人说,在中国,手机要想畅销,要么是大牌,要么是廉价。但实际上,很多品牌手机只要做到价格实惠、外观精美、性能出色,也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从而成为类“爆款”手机,比如,中兴努比亚小牛、华为荣耀、LG G3等经典机型。
真正的好手机有其偶然性,却一定有着必然规律。要想成为好手机,必须具备很多要素。总的来说,“爆款”手机还需要具备如下四个要素:
1、买得起——性价
手机要想被市场广泛接受,必须要价位适当,性价比突出,否则不会流行,但也绝非一味的追求廉价。因为,如果太过廉价,会被贴上便宜没好货的标签。同样,廉价低质并非用户的首选。
在定价上,最好的就是要让目标客户群体需求与产品价格定位相匹配。厂商的品牌实力,硬件的能力都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范畴。简单举个例子,4000元以上高价位手机自然不用说;2000元的手机——如“一加”,用主流的高通芯片和高兼容的系统深得消费者欢迎;而3000元定位的G3,则通过价格区隔顶层的苹果、三星,用2K屏幕、骁龙芯片和1300万自动对焦摄像等性能拉开与自主品牌手机的距离,这也为其拢聚了一大批核心消费群体。
2、买得着——渠道
对于“爆款”手机,渠道是关键的一环。要想成为流行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爆款”手机的渠道不仅使得消费者想要买、保证消费者买得到,更多的还有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手机成本的压缩。当年诺基亚的多款手机都成为了人见人爱的“爆款”手机,也是诺基亚多年渠道深耕的结果,而三星、华为、酷派等手机则借助运营商的渠道普及销量。
作为当下手机销售的主渠道之一,电商成为手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开始承担着绝大部分的数据搜集分析和消费者需求把控的职能。这就不得不提到由京东操盘而大热的JDPhone系列产品。利用京东的大数据和渠道优势,帮助厂商去了解用户、压缩生产和销售成本,生产出更适合用户需要的手机,再通过互联网营销助推手机的销售,这是很多企业值得借鉴的一个渠道生态。
3、够放心——售后
好手机需要好的服务,手机要买着放心,用着开心。买手机放心,除了手机的性价优势、品牌实力,更多的还包括手机的后续成本。手机性能在“跑分”,手机售后也在“跑分”,手机的售后服务关系到整个消费体验生态圈的完善。
在售后服务中,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一个是官方售后保修和维修服务,如Apple care、联想服务等;第二是电商销售的配送和退换货服务;第三是传统零售店的维修服务,如迪信通等。官方服务和零售店的服务自然不用说,而网购趋势越来越热的背景下,各大电商企业的售后也成为手机竞争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否像京东的快递和售后一样高效可信,也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能否如JDPhone系列手机一样大热。
4、用着好——体验
“爆款”手机一定是拥有良好体验的手机,体验一方面是硬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心理需求。在用户体验的创造上,软硬件皆领跑的苹果和大数据带来反向定制的JDphone产品(如G3为中国用户特殊打造的双卡双待双通配置等)都是硬件需求的代表。此外,企业的口碑也是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苹果的高端心理体验、LG作为传统品牌的可信赖、华为荣耀的中国好品质,都是用户良好体验的重要来源。
“爆款”手机不是一厢情愿的产物,一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想做中国好手机,思维就不能直线!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让用户买得起、买得着、够放心、用着好,才能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各品牌争鸣中脱颖而出。
消费者需要符合自身需求的手机产品,结合这个重要的“好手机发展元素”,手机厂商、渠道商未来将创造出什么样的好手机?我们拭目以待。
【首发于百度百家,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沟通请 “@马继华” 或加公众号“北国骑士”】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