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中国电信放弃易信”的“假消息”让中国电信很受伤,也让网易有些愤怒,最后不得不亮出中国电信的红头文件来灭火。实际上,围绕着运营商的即时通信软件,唱空的声音从来没有停过,这次也不过是炒作一次而已。
易信过亿,即时通信江湖水波泛起
也就是在前几天,刚刚有消息发布说,易信用户过亿。中国电信与网易合作的结晶跨上了亿用户的台阶,也预示着又一款运营商的社交通信软件形成了竞争力。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在分析易信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中国移动的飞信。在国内,即时通信市场上,飞信仍然是市场前三,是唯一有能力与腾讯的QQ和微信抗衡的产品。
很多人会说,飞信并非微信同类竞品,而是和QQ一样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经过几次升级改造,中国移动在放弃飞聊之后已经将飞信打造成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说,如今在移动端,微信、飞信、易信、陌陌、来往等等构成了即时通信软件的江湖。
几乎没有人会力挺通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产品,因为大家都认为运营商是落后的代名词,在与互联网公司,特别是与腾讯的竞争中,没有一点胜算的机会。还有例证,中国移动依靠数十万员工的努力,数年的时间,KPI的压力强推,飞信也没有能够在QQ的阴影下脱颖而出,后来中国移动对标微信推出的飞聊无疾而终。而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推出过的超信早已经销声匿迹,沃友和翼聊淡出江湖视野,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之路都没有走通。
全军覆没,运营商的IM从未成功
如果因此就认为运营商的此类应用无前途,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分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此前的即使通信软件的失败,主要原因是自身对转型的动力不足,在发展新型业务的时候放不开手脚,唯恐伤害自己的核心利益,由此就失去了与互联网公司面对面死战的决心。当然,此前的运营商即时通信发展的溃败,也各有自身的原因。以我们最擅长的马后炮式的回头看分析,大家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移动用户数量众多、资源能力极强,但在发展飞信的时候给其赋予了太多内部使命,在最需要互联网产品化的时候踌躇不前,始终坚持自家产品自家用的门阀意识,最终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时机,让腾讯的微信自我迭代革命成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发展即时通信软件的时候吸取了中国移动的教训,但投入资源不足,虽然高层多次强调重视,但实际上从来没有进入过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当作配角的即时通信不可能取得颠覆性的成功。
时代在变,流量经营让运营商迎来转机
在以前的语音经营为主的情况下,运营商的任何互联网业务都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局面已经改变,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时代已经到来,难说在以后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即时通信之路。
中国移动早就公开了自己的4G发展战略,准备大干快上VOLTE,从底层技术上彻底改变运营商的通信服务提供方式。如果此项计划顺利实施,等于是挖了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软件的根基,整个商业模式都将彻底被颠覆,运营商将重新获得主动权。
此外,中国移动对于飞信的改造也在进行,年内已经开通点对点的免费网络通话,而且提供免费流量支撑,显然是从应用开发层面做好了与VOLTE对接的准备。
中国电信以一贯的开放姿态,与网易展开合作,并将整个业务的管理权放手给互联网公司,避免了运营商的企业病,经过两年的发展,用户过亿就是最好的成果证明。
鹿死谁手,移动互联的通信之战难分胜负
在中国做互联网,模仿腾讯的成功模式是最不可能成功的一条道路。可以下断言,不管是飞信还是易信,一味的跟随腾讯的微信,都没有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如今,飞信变得越来越微信模样,庞大臃肿的功能体量制约了飞信的未来,易信却以尽可能的功能简化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从长时空的角度看,飞信和易信都是成功的。飞信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而且还维持了相当客观的用户量,能够在腾讯互联网即时通信威权下生存,除了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业务飞信,其他都已经倒下了。易信也极其不容易,作为市场上的绝对后来者,能够成功楔入且拥有上亿的规模,应该算是让人刮目相看。
在这个市场中,腾讯也绝非高枕无忧,阿里巴巴在夹缝中依靠淘宝将旺旺发展成自留地,后来又迎着微信的飓风发展了来往,显然是搅局之心不死,而腾讯至今也没有能够解决微信与QQ之间的战略统一难题,更是为了微信的商业化伤透脑筋。在如此的背景下,中国移动的飞信和中国电信的易信都有抓住时机崛起的机会。
我们可以大胆的做个预测,中国移动的飞信坚持了数年绝不会半途而废,易信有夭折的可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吊死逆袭的机会。未来,运营商的即时通信软件很有可能成为让腾讯头疼的重要力量。
【首发于百度百家,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沟通请 “@马继华” 或加公众号“北国骑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