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百度百家的关于加班的争论,也凑个热闹,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实际早就没有了上班还是下班的概念,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是在工作中,工作中的时刻也是在生活中,但对于大家加班的感受还很强烈。】
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加班。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职职工除制度内工作时间外,加班加点时间越来越多。有个朋友说他们公司那里几乎没有谁是40小时工作制的,不是说连某公司都有著名的床垫文化吗?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们谁没有遇到过加班呢,或者说,谁不是正在加班之中呢?
有多少人在加班呢?又有多少人是在无偿的加班呢?据对北京市对2000名城市居民工作日加班加点时间调查资料显示:在职职工工作日加班加点时间平均为52.7分钟。国内一家门户网站网上调查表明,近7000名被调查者中,64%选择"经常加班",27%选择"偶尔加班"。从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小时以上的多达78%,而超时加班能获得补贴的员工只占17%。
同样有调查显示,加班没有加班费悄然变成职场潜规则。大多数“加班族”表示如果拿不到加班费也不愿和公司较真,北京青年报的调查数据是近70%的“加班族”表示不敢对加班费“过分”认真。老板用一句“你的辛苦我知道,想要加薪办不到”予以回绝。一位海归叹道:“中国白领的工作强度,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的写字楼是世界上最累的写字楼。” 有人戏称:“没工作的让找工作累死,有工作让工作累死”。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多的加班呢?特别是如此多的白领蓝领金领在“心甘情愿”的加班?这疯狂加班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白领阶层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和越发严重的失业压力。
首先还是要归功于中国人多,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劳动力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使得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也处于过剩状态。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垄断企业势力增强,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减少,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中国企业数量只有可怜的325万个。13亿人口的大国,每千人只有2.5个企业,47%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中就业,比韩国、中国台湾上世纪50年代的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还低一半。举例来说,最近电商行业一点不景气就导致了大面积的人力过剩。
如今的白领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啊!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水涨船高地进行了扩招,高等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劳动力廉价优势、失业压力也从蓝领阶层向白领甚至金领阶层蔓延。
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的廉价并不完全是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廉价,其中隐含着制度性、体制性的因素。从经济学和中国独特的经济形态看,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劳动力价格难以完全覆盖劳动力生产、再生产所需要的成本;劳动力价格无法完全覆盖成本和较低的劳动力社保、福利范围。在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偏好的同时,顺势增强了居民的储蓄偏好。
从劳动力本身的微观上看,则直接降低了劳动力在劳资谈判中的话语权,为了生存,劳动者需要被动接受难以承受的工作业绩压力和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再看看很多外企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工会吧,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在中国完全是象征性的工人维权组织连成立都是如此的艰难,更不要说发挥作用了。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也难怪如此多的“白领”们虽然心里不愿意也在拼命的工作了,甚至连自己是在加班都忘记了。
也有调查表明,中国老板是全球最累的老板,平均年假仅10.9天,低于全球老板的15.4日及欧盟的21.7日。当然,最痛苦的还是返贫白领,大家同病相怜,再优厚的收入与高昂的医疗费与攀升的房价相比,都不过是杯水车薪。
长时间加班带来很多的危害:首先是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有些人甚至会猝死,近几年连续发生了多起;连续的加班工作会大大增加工作者的心理压力,会使人对工作产生倦怠,从而也会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在工作中出差错的概率。70%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白领综合症导致抑郁症和自杀。
据Kelly调查公司调查,中国台湾压力指数达到51%,其次就是中国大陆46%,而压力最小的是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压力指数只有16%。而在中国大陆,京沪穗鹏四城调查感觉“压力大”排位为:上海67%,深圳64%,广州46%,北京45%。我们很多人都特别羡慕国外特别是欧洲人的轻松工作和生活,觉得如果是能够轻松快乐的工作就好了,也就是说能够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
其实,我们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学习一些对付加班的方法,给自己减轻压力,更好的对待生活。比如5分钟的慢生活、学会如何舒缓呼吸等等。而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能不加班就不加班,晚上能够舒舒服服的睡个好觉,到周末尽量给自己一个无忧无虑的假期。每周一开始,最好将工作进行一次系统安排,尽量将工作在周五之前完成,周末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提早规划玩乐日程,走亲访友、郊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当然,对待加班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大多数的IT公司来说,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如果我们每天加班的时候都是充斥了牢骚与不满,恐怕因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势必更加增加加班的时间和频率。倒不如从自身入手,首先将不必要的加班时间缩短直至取消,然后寻求更好的工作安排将以前必要的加班变为不必要的加班,如此下去,加班会变得稀罕起来。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要将加班的时间浪费,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加班即使没有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至少获得了知识上的积累,让自己将来更能有机会生活在不加班的环境中。
最后,给大家一个《中国白领加班排行榜》,您看看自己处在哪个群体之中呢?
如果您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在加班之中,请您暂时将目光离开电脑,放下手机,关闭微博微信,站到窗户前面,望望远处的高楼,路上匆匆行走的人流,或者打开电脑的音箱听听音乐,和周围的同事聊聊天……让我们每个人都减少加班,生活在轻松愉悦之中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