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是创业者创业的初衷,也是拦在创业者前面的路障,在品牌面前,创业者往往会迷失自己。缘创派的战略合作总监张鹏玲老师曾经用半年时间将品牌从创立初期发展的行业领军位置,也曾用3个月将公众账号从建立到业内粉丝3w,她的经验经历,也许能够给我们一番启示。
和张鹏玲老师约在创业大街言几又咖啡厅见面,见面前她用微信告诉小编她背的是粉包,大概这就是接头暗号了,但小编还是有些担心见到了张鹏玲老师认不出来,见到她后,才知道担心是多余的,她应该属于那种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认出的那种人,长得很漂亮,妆容精致,衣着入时。看到她小编无端的想起《诗经》中的一个词,静女。时间也许不是造就气质的材料,它甚至是气质的杀手,但阅历绝对是造就气质的最好材料,像小编这样的职场小白没有几年的锤炼恐怕是下不来的。
双子座从来都是语言的宠儿,和小编见过的大部分双子座的人一样,她的语速比较快,但是清脆,而且思路很清晰,并不受语速影响。聊天时,她说她是吉林人,东北的,开始真的没想到,聊得尽兴,聊到她的爱好,她说与运动有关系的都喜欢,有时间的话就去爬山和攀岩,好吧,果然是东北的。专访结束,小编点开了她的微信号,看到一组抓拍她在悬崖前跳起的图片,看得恐高的小编小心肝直颤,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大概就是她这样的人吧。
我了解到您曾经两次创业,能否请您谈谈您两次创业的经历?
我第一次创业是在吉林市做了个1.0版的婚庆团购网,当时觉得婚庆很有市场。但是我觉得吉林市创业氛围不是很浓烈,而且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并不多。我现在觉得,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完善的创业的培训体系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机遇或者哪个风口,同样的一个风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也不一定每个城市都能成功,大环境很重要。我在吉林创业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我做的事是否正确,也找不到学习机会,更别说互联网思维。我只能通过看一些创业邦类的杂志进行学习。北京有很多公开课,给创业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第一次创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你需要创业导师和培训机构。在吉林我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哪里有坑。但北京不一样,这里有专业的人或机构能使你避免掉进坑里。你可以知道如何把市场复制的更快,创业比的就是速度,速度快成功几率就高。
第二次创业我做的是团购网,我来到北京后发现团购网同质化很严重,连网站都做的一模一样,刚开始我还以为电脑中毒了。紧接着我就意识到这件事情我也可以做,可能这就是创业习惯的问题,看见一个觉得不错的行业就会考虑我能不能做。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买一个模板就可以做一个团购网,当时感觉这个行业门槛很低,我就做了一个团购网。当时北京的团购网很多,竞争很激烈,我考虑可以将地域作为卖点,就在长春创业。
开始半年我们还能盈利,后来几乎所有大型的团购网都开始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其实团购市场虽然做的很大,但做出成绩的也就餐饮、KTV等少数几个行业。他们采用包销代表的形式,包销就是独家的意思,包销代表可以用钱拿到最好的资源,而我们却没有这种实力。当时有个大网站准备在长春开分站,我们跟他谈了合作,算是一次小型的并购。
现在创业公司都在努力做品牌,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其实做品牌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是得到用户的认可,一是得到行业的认可。当然现在还要得到VC的认可。之前和一个创业者聊天,我问他的目标是什么?他说他的目标是引起投资人关注,当时我开玩笑的说多参加项目路演,这样就能让投资人看到。不过我认为创业初期一定要先把用户做好。用户做的好,投资人自然会关注到企业。之前我接触过一家已经融到A轮的创业公司,就是先做的品牌,但是品牌做出来后,服务质量跟不上,用户体验很不好,影响了口碑。
一点点做好不容易,但是从好到坏却很快。现在那家A轮公司管理层换了一批人,对于一个公司来讲,管理层全部走掉对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那家公司曾经在行业里非常出名,但是现在整个公司的热度和口碑都降了一大截。所以我觉得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不要太急,不要太贪,先把用户维持好,你有多少用户就先做好多少用户。
您觉得该怎么寻找初期用户?
首先要锁定好你的用户群体,比如说你的用户群针对的是创业者,那么你就要考虑现在的创业者年龄一般是多少,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他们经常什么时间上网,类似这样的问题要多罗列几个出来思考。此外还要考虑用户的场景,创业者经常在哪里活动。以聚会为例,线上有脉脉、赤兔、互动吧;线下选择咖啡馆的比较多,那么你就要考虑怎么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用户。此外,还要考虑创业者会干什么,他们要完善自己的产品,要结交人,拓展人脉,寻找资本。通过什么找人?通过什么找钱?分析用户的属性和用户的场景,然后将这两点相联系,思考你要跟哪些机构合作,这才能有效获取用户。
另外还要考虑怎么让用户自发的去替你做宣传,只有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才会满意。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名人效应,但是还要根据产品服务的周期考虑,只靠口碑营销周期比较长。还有一种方式是找大佬代言,靠粉丝效应带动。总而言之就是要深度了解你的用户,给用户用你产品的一个理由。此外还可以跟有活跃用户的场所进行合作、宣传。
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做新媒体运营的经验?
如果不是行业第一家,那么就要努力做品牌。当时我们做新媒体的时候会总结一些行业资讯,然后发在订阅号里面。因为行业里的人都要了解行业资讯,很多人为了看行业资讯就加入我们的粉丝群,这些人会进一步扩散,从而对平台产生信任,有了一定基础后再用粉丝效应来带动。总之就是你一定要很热爱这个行业,很懂你的用户,知道你的用户要什么,抄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想约她,就关注公众号:【口袋专家团】,微信号:koudaizhuanjia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