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锅炉到当记者!

开篇:邹玲,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她采访过很多资深的大佬,她与黎瑞刚对话归去来兮,她记录宁浩勇闯无人区的故事,她揭露泰囧十亿票房背后的秘密,这篇文章在微博上疯转。她和我聊天会说到很多商业名人。她说,她是喜欢和那些商人打交道的。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她不断开拓眼界,看德鲁克的《旁观者》,看《怪诞行为学》,看《异类》,看《财报就像讲故事》。你以为她理性么,可她也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话剧《喜剧的忧伤》,看音乐剧《妈妈咪呀》,看各种小清新电影。你很难把她定义为理科女或者文艺小清新。因为她的学历背景明明是工科,她自称是锅炉妹。毕业至今,只换过两份工作,每一份都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她一直和我说觉得自己没故事不够资深,但是我愈发觉得她身上会有着很多我感兴趣的故事。几乎是在确定采访她以后,我就决定我们的话题从何开始。于是就从采访开始,从一个菜鸟请教前辈开始。请耐心看下去,她的故事,值得你期待。

关于采访:“她说采访是需要智慧,需要同等水平的对话,更需要勤奋和努力,但我一切都不具备。我当时一下就脑袋轰炸了的感觉,眼泪就一下涌出来了。”

先回答上期受访者的问题吧,你人生中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

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我被调剂到一个完全不喜欢也很陌生的专业,这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关键转折,而且也是遇到最大的一个困难,因为我不擅长理科,更不喜欢工科。所以在尝试转专业被告知要交4万赞助费的时候,我就决心要自己转,当时就决定了要考新闻研究生。我是跨院校,跨专业,这对我是有很大挑战的。但是我是一个非常坚持的人,决定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到,之后就是认真学习,努力准备,然后终于转专业成功,考上了理想院校。

你是我目前采访的人里,第一个记者。请问作为一个天天采访别人的记者,被别人采访,心情是怎样的?

表示很荣幸啊,从来没有被采访过。。。而且我也有些忐忑,因为我从业时间并不长,不知道是否能够解答你的疑问。

如果给你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你是希望我继续采访你,还是让你采访我?

哈哈,采访的经历多了,被采访还从没有过,所以还是选择没做过的。

你曾经说过,你认为你自身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这算是当记者采访人的优势或者必备条件么?

没错,作为记者,心理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你面临的挑战,是从完全陌生的人身上拿到你所需要的东西。碰壁是很经常的事情,如果脸皮不厚的话,很多事情就无法开始。

你曾经在微博上说,“感觉联系被采访对象就像追妹子的大汉一样,有时候会对被采访者是否愿意见你产生焦虑,陷入忐忑不安中。”请问你是否被人拒绝过?如果有,你怎么面对?

当然被拒绝过。这种情况太多了。说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采访经历吧,我曾经被当众训哭过。有一次我去湖南卫视采访一个知名主持人,那是我从小就很喜欢的一个主持人。当时的心情除了紧张还有一些见偶像的激动。她是一个以风格犀利、语言大胆而著称的女主播,性格很坚韧执着,而且非常热爱新闻,是我心目中的专业新闻人的代表。当时我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准备问题,资历太浅,做记者不到一年,我犯了一个比较致命的错误,没有在采访前仔细研究采访对象的性格和特质,只准备了几个泛泛的问题。在采访开始表达一番对她的崇拜后,我突然很直接地问了一个问题,很不幸它正好是触到采访对象的敏感地带。然后她就突然死死地盯着我,跟我说,“你知道吗?你刚才那番寒暄和虚伪的热情,并不让我觉得很舒服。”其实想想,平常有谁会对陌生人交心呢?你没做任何准备,凭借几个粗浅的问题就想让人跟你说心里话,说实话,你没有这个资格。她说,“我也做过记者,也采访过很多人,没有哪一次不是认真准备,特别是当问到别人不舒服的问题的时候,我会仔细揣摩怎么样才能让人从警惕中完全放松下来。这需要智慧,需要同等水平的对话,更需要勤奋和努力,但你两方面都没有。”然后,我记得我当时一下就脑袋轰炸了的感觉,眼泪就一下涌出来了。我感觉作为一个记者,最需要的自信和心理防线一下被击垮了,我在她面前哭的稀里哗啦的,很失态。她看到我哭了,态度也变缓和了些,她说我还太年轻了,需要时间多去经历一些事,什么时候我能做到跟她真正平等对话了,她再来回答我的问题。

接下来的采访基本就是一个悲剧了,基本上,我没有问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我感觉是坐在对面的人对我一下就有了防备和敌意,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化解。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被拒绝了,我后来还常常回想这个画面,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样错误,以及,那些虚伪的寒暄和客套,并不能真的让采访对象对你有好感,你需要真功夫。

因为采访失败了。后来我又尝试再约她做一次补充采访,但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没有做。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和困惑拿出来在我们内部分享的时候,很多前辈给了我一些建议。当你被采访对象当面judge的时候,你该怎么办。首先,当对方处于完全警惕状态的时候,你不能再火上浇油了,你的态度应该软化下来,比如,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并不代表着你要被完全击垮,像我那次一样完全崩溃的状态是不行的。态度上,你要示弱,但心理上,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相当于在战场上,你不能投降了。然后,你可以转开话题,问几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化解尴尬,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知道我刚才的问题有点不妥,作为一个新手,我很欠缺在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是您的话,想让您回答我刚才的提问,您建议我该怎么做?”这对于有说教欲的采访对象来说,是很合适的。因为他们乐意扮演一个职场导师的形象,反而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被侵犯的问题上。等过了几个问题之后,你心里要始终铭记,这个问题是他最在意的地方,是可能会出故事的地方。你不能放过,但是你要转换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并试图让他回答。这要求你要有足够的厚脸皮了。因为一般人,被拒绝以后,是不好再问第二次的。

刚才你提到说有的采访对象是说教式。那我们确实不能硬碰硬,当然态度好点,让他有一个心理舒适度。但也有一些采访对象并不是拒绝你,他们接受你但他们态度可能是敷衍了事的。请问你是如何判定采访对象是否有料并且是干货呢?是否遇到过敷衍了事非官方的回答?遇到这种情况,你如何面对?

这种情况太多了,尤其是在对CEO的采访当中。首先,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你是否有数字能证明他说的夸大其词?在通常情况下,对方接受你采访的目的,是希望你传递正面的声音。他们希望利用媒体,来塑造媒体的形象。所以,在一开始你就要做好准备,很多问题上他们都会倾向于给你官方或者敷衍的回答,并不打算给你真正的真相,因为那个代价是很昂贵的。比如你刚才说对方的夸大其词,那至少要求你要熟悉他所说的数字和情况是否符合事实,这个数字可以从几方面去寻找。公开的报道资料,对方公司的年报,财务数据,另外一个通常会发生的情景,是你问的问题太空了,比如,如何看待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介绍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很空泛的问题。对方完全可以用更软绵的答案糖塞你。如果你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很有表达欲也很会讲故事的采访对象,他们可能会就这个问题滔滔不绝甚至不用你开口就给你讲很多具体生动的案例。但如果你碰到这样的采访对象呢?“我觉得我们进入了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我们在某某行业积累了怎样的优势”等等。这种回答都是正确但毫无意义的废话,你的问题应该更加聚焦,就好象你在玩游戏机里抓娃娃的爪子一样。你不断缩小范围,你所需要的那个目标才会被你捕捞上来。比如你如果问,虽然你们公司进入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但是现在已经有A公司,B公司,他们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什么,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你尽量要给他一个具象的描述,让他无法像打到棉花一样软绵绵地把问题踢回给你。而且,你要不断追问和深入,当他回答了以后,你可以让他举例说明。

你曾说过黎瑞刚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对象。因为他复杂、丰富而又难以琢磨。为什么?

黎瑞刚的采访确实很难忘。如果你对黎瑞刚这个人物有了解的话,你会觉得他很有挑战性。因为他身处体制内,却是最具有市场意识和改革精神的一个官员。在他身上,也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和争论。比如,外媒认为他跟中国的某个高官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确能够直接到达中国官场的最高层。但他又自己放弃了仕途。他很有野心,但这种野心他都小心翼翼地用市场化的手段包装起来。而且他一直宣称自己不会跟官场同流合污,但你又同时看到,他是被体制内欣赏,甚至很多事情是直接代表体制的。所以这个人物身上就很复杂,多面。他对中国体制这些年的努力,抗争以及妥协,都足以说明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势必复杂。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这个人物很有挑战性。

采访的过程也跟我经历过的不一样。我记得我当时是写过他的一个小稿子,当时压根没当回事,但在这篇稿子里,可能有表达我对他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让他觉得我有写他的能力。我写完那篇小稿子之后,有一个中间人找到我,说希望跟我聊一聊,我记得当时是在华茂中心的一个咖啡厅吧,这个人,也是很值得尊敬的一个人物,是财经记者界非常著名的一个记者,他跟黎瑞刚认识十年了,应该说是在公关传播层面深得他信任,某种程度上他在这次采访中也扮演了公关中介的角色。当时我们坐下来,没聊几句,他突然跟我说,你对采访黎瑞刚,有没有兴趣?我当时吓了一跳,但同时又很兴奋,就说,当然有兴趣。然后他说,黎瑞刚可能有希望接受一个独家的专访。时间不一定,但他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让我做好准备。在那次谈话中,他跟我说了很多黎瑞刚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而且还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柯云路的《新星》,那是描述中国的一个体制内的改革者的一部小说。他跟我说,黎瑞刚所做的改革很多都跟这部小说的场景有相似之处。这是我第一次采访一个官员,而且是这么复杂的一个官员,尤其是,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改革派,对于中国的未来走向是有标本意义的。后来我们就一直保持联系,我把当时能买到的所有跟黎瑞刚有关的书都买了,除了《新星》,还有黎瑞刚自己非常喜欢的,讲述美国有线电视的开拓者的一本书《约翰马龙传》。

我第一次见黎瑞刚,觉得非常意外。因为他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严肃,他个子不高,而且一看到我们就大步走过来,并且主动跟我们握手。这跟我得到的外界的反馈是不一致的,因为很多记者反应被他训哭过,在SMG时代。而且,我的第一感觉,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非常锐意进取的改革派。相反,他非常熟练于官场上的那一套。对于分寸的把握,对于如何寒暄,进退。他就像一个很熟练的官员。(那你怎么把握他的信息真实度?)这就是最大的考验了,你要分辨出他给你说的话里面,哪些是真实的信息,哪些是他经过包装后的故事而且这个人又非常善于面对媒体,他知道媒体需要什么,会给一些甜头,但触及核心的东西,你能看出来他在有意识的控制。你坐在他对面,你就觉得这个人说话,滴水不漏。这么说,他的情商和智商都是很高的。否则,他也不会跟默多克,跟邵逸夫,跟几乎所有著名的大佬都能频繁的往来。而且他又很懂产业,不是一般的官员那种给你说一些假大空,他是实实在在跟你描述他的产业和雄心的。对,而且很懂平衡。所以我在文章中想传达这样一个感觉,黎瑞刚是非常善于把握在体制和市场中间平衡的人,他知道哪里会出现,哪里会让领导不满意,但同时又知道用户要什么,把握这种平衡的人,在中国不是很多。所以这是我经历过的一个很复杂的采访对象。

那么,除此以外有没有印象深刻的采访对象?

徐峥吧,我对他印象挺深的。在采访之前,其实我们一直不好把握要不要去做这个选题。

我们当时的年会上,王长天说了《泰囧》这部电影,那时候离上映大概一个多月吧,他还挺充满信心的,他觉得这部电影票房会很好,但我当时基于对他们过去历史的了解,觉得他是在吹嘘。光线之前一直拍的都是烂片,然后大概他说完一个月内吧,我听到三四次有圈内人不断提起这部电影说,泰囧应该会大卖。我当时还认真研究了下,发现导演是徐峥,这就很有意思。我之前看过他几部作品,最近看到的一部是《大男当婚》。我觉得徐峥跟其他男演员不太一样,他有股劲儿,我觉得他是有脑子的演员,然后我跟编辑报了这个题目,当时编辑也觉得没啥意思,后来就放弃了。但泰囧放映的第一天,不是就破了纪录了么。到第三天,编辑跟我说,你赶快去做下泰囧这个题目,要争取下徐峥。所以其实这个选题我们反应是很后知后觉的,等他火了才同意做。后来安排采访,是一堆记者群访。当时我就晕了,群访意味着你有很多同题竞争。我们一帮记者就在那个采访间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吧,真的跟等大明星一样,徐峥之前不过二三线吧,那一夜之间感觉就是大牌了。然后徐峥跟王长田一起走了进来,他说的第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们在座的都是财经记者吧?财经记者肯定关心的跟娱乐记者不一样,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这部电影的商业模式。哎,我当时就觉得,一个演员居然会有商业思维。这是他跟别的演员最大的不同,一般演员哪会关心什么商业模式啊。然后他就回答了几个问题,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他会经常扮演路人,在售票处观察观众的反应,以及在电影散场的时候专门等在门口,听听观众在电影散场后第一时间说什么,我觉得他很懂观众就是源自于此,他有产品经理的思维。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王长田。泰囧是他第一部热卖的电影,之前光线一直是个小公司,而且默默无名。我当时还没怎么待见光线,有个小插曲。当时我们不是年底有个评选,有个奖项是最具潜力的未来商业领袖,当时我们编辑说要有个影视行业的人,让我推荐一个,我推荐了一个别的人,但后来编辑选了王长田,因为当时华谊评选过了嘛,光线好歹还算个有知名度的公司,我还觉得挺落伍的编辑,居然选王长田,当时在行业内也十几年了一直没起来,有什么潜力啊,结果还真是误打误撞,他第二年就因为泰囧而大火了。。。所以王那时候的心态,应该真的是扬眉吐气吧。我就记得他当时跟徐峥一起出现,然后所有指向徐峥的问题,他都会说,我来替他回答一下吧。相对地,徐峥话并不多,但句句精准到位。可是因为是群访,很多问题都没问,最后这个采访做的不充分。然后我就琢磨着,怎么再增加点信息,当时公关说徐峥接下来有安排,不让再采访了。我们都挺失望的。因为王长田还要再单独做一次采访,我们就在那个房间等着,结果,我突然发现徐峥从隔壁房间走出来了。他就径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去打电话了,其他记者没注意,我就悄悄跟着他,听他打电话说,晚上六点在什么什么地方吃饭。有个饭局大概,但那会才四点,也就是说还有两个小时,我就想看看有什么时机能再逮住他。然后我就从采访间悄悄出来,叫上我们摄影师,在他打电话的房间对面等着。然后,他打完电话,去上厕所了-_-我们又跑到男厕所门口等。他一出来我就拉着他,跟他说我们是谁谁谁,要给他拍杂志的照片。他很配合,然后在拍摄的间隙,我就趁机提出来要跟他再聊聊,刚才

说的不太充分,他就很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就又聊了大概一小时吧。所以,这是后来那篇文章能火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采访。徐峥现实中很商业,很圆滑,情商很高,比如跟你拍照的时候,他会关注拍摄的角度。而且看出你会紧张,也会跟你开开玩笑什么的,他非常清楚他自己的定位,我觉得他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而且,他拍泰囧,非常注重宣传,很多海报他自己亲自设计的。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跟宣传很熟,一般明星跟宣传也就工作关系。但他们私下里,都是哥们。徐峥很明白宣传在电影产业链的重要地位。而这些是被很多明星给忽视的,他们不会自己亲自做宣传片,自己做海报,自己设计宣传方案。

关于那篇文章为什么能火,其实背后也有些故事的。当时我是负责值班发微博的,多少还是了解一点新媒体推广的手段。比如,在推稿子时不要直接放链接要做长微博,然后选择比较有关注度爆点的标题。最开始标题是《人在火途》。但我在微博搜有关泰囧的话题时,发现大家最关心的是他票房破了十亿。这个话题的提及频率最高。然后,又看到另外一篇微博,是讲什么什么背后的秘密转发率超高,我就意识到,可能,“十亿”,“背后的秘密”是转发量高的一个关键词,最后,我就重新取了标题,就叫泰囧十亿票房背后的秘密。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制作微博,然后就一下子火了,转发量非常高。一个是标题,一个是长微博让大家不用麻烦地点开链接,而是直接可以阅读内容,这是在微博上传播的一个挺关键的东西的。后来结果出来之后,大家都很惊讶。其实这背后还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符合传播规律的。

你在微博上曾经说好的文章就像解公式,最简单直接的比用高难度方式解的,最靠近答案。有些自以为用奥数方法解小学题目会好,其实不是。”所以,你觉得在你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标准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么说吧,有时候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判断和外部的评价并不一致。当然,你能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比如我刚才举的这个关于泰囧的例子,去制造一些引爆点,达到传播的效果。但实际上,一篇稿子的好坏,有时候真的不跟传播效果直接挂钩。

我个人认为,一篇好文章一定是在两个维度上满足你的阅读兴趣。一个是丰富性,就是用扑面而来的细节,故事,满满当当塞进这篇文章里,你能感觉到一种极大的充沛感,好像一张吸满了水的卫生纸一样。都能溢出来的感觉,他能解决你的信息饥渴,因为人类一定是贪心的动物,你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的饥渴状态,这篇文章一定是有价值的。另外一个维度,就是他能重新让你思考。平时对于我们熟悉的已知的东西,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不去思考,但好文章是会让你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的。就哪怕是你习以为常的东西,你也能看到不一样的角度。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我记忆里有一篇我印象很深刻的文章,来自南方周末曹筠武的《系统》,讲的是史玉柱所策划的网游《征途》的故事。如果是传统的商业报道,我们可能会采访史玉柱,以及他的游戏开发团队,怎么策划的,怎么上线游戏的,怎么推广,怎么运营,等等等等,这种就是走的很常规的路子。但是这篇文章不一样,它只选取了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征途的高级玩家,从玩家的角度去剖析这个游戏背后,史玉柱对人性的理解,游戏对人的沉迷机制,还有系统是如何运作于一个虚拟世界的。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觉得原来我思考商业思考报道的角度是二维的,而这篇文章的写作是三维的。不仅有我刚才说的第一个维度,丰富的信息量。而且它让非一个普通的一个词汇变得有深意。这就是我认为的好文章。

我们平常总说写人物切忌高大全。你觉得在写人物过程中,关键在于什么?有的人是记录者,把此人生平原原本本描写出来?也有人是分析或者是判断者,可能会通过被采访者的叙述做一些评价?

我觉得做到两者之中的其一,都不容易。有很多稿子其实都是隔靴搔痒的。你看完会发现,哦,好像就是一个采访,看完没什么印象。有一些你看完之后会觉得很震撼。我自己写人物的经验也不多,其实这方面没有太多资格发言。我只能说一点我自己非常浅薄的个人看法。原来我们主编会常常给我们举个例子,说怎么去写人。她说早期接触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很本土化的企业家哎。在跟她采访的时候,甚至说道兴起处,会脱下袜子,光着脚踩在地板上走来走去,那个时候大家写人还都是很脸谱化的。她就把这个细节写了出来,没想到,这篇稿子的评价和传播效果都非常好。因为她看到了别人不会注意的细节。而这个细节又能反应人物的性格,在那个年代,放弃脸谱化的写作,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她会经常问我们,你们能让采访对象在你面前脱下袜子吗?当然这是个比喻,其实就是说,你能让采访的人物在你笔下能动起来,不是一个静态的标本一样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关键是,你是否把采访对象当作一个人来看,你能捕捉他的喜怒哀乐,你能让他在你面前像一个平常人。这样,即使他愤怒,伤心,甚至尖锐地批评你,都是在表示,他跟你之间有了一些人跟人之间的真实互动。你的视角就会变得平视,你笔下的东西就会有灵气。

看到你在知乎里做过一个关于进媒体行业的回答。你说媒体是打开你看世界的另外一个窗口,你能从这个万花筒中观察人性、记录历史、理解社会。我想知道的是,当你从这个万花筒看到过那么多黑暗的残酷的现实,尤其媒体行业承载着超负荷的压力,你会对此感到厌倦和失望么?

说实话,媒体行业本身不会让我觉得厌倦和失望的。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适合好奇心旺盛的人。你每天接触的人,你看到的事,本身就是会不断更新的状态。在这个行业不做上五年,是谈不上厌倦的。很多人厌倦是因为无法把得到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从而连续制造平庸的故事,充满废话的材料。以及无法给人印象的文章而对自己的失望。(但是记者是一个看到太多诱惑本身也会饱受诱惑的职业,很多记者都给钱写稿子啊。记者看到的很可能是人家不愿意让你看到的很丑陋的东西。)是的,的确如此。我刚做记者没多久,当时去做一个采访,是一个律师。人家对我很客气,也很热情。有一次,他约我吃饭,然后直接就给我递上了一个IPHON4。那时候,还是觉得非常诱惑的。他也不是负面报道的对象,他所诉求的,仅仅是在我以后有相关类似的采访时,找他而已。说实话这个诉求对我来说并不难,对很多记者来说,也是互相成就的好事。我当时非常可耻的接受了。但是我在后面一段时间内,内心都挺受煎熬的。你知道他当时怎么跟我说的?他说,我并不是要去贿赂你,或者让你接受这个礼物给我办什么事情。而是说,以后我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我不可能会从那些从来没有打过交道,没有互相建立的人中间寻求。(当时你觉得好尴尬好为难吧?)这其实是他当时的一种暗示,就是拉我入伙。这意味着以后他有报道上的需求时,我可以帮助他,而我以后有法律方面的困惑时,我可以请教他。)这样不好么?)关键是,他给了我一个礼物,我接受了,这说明我们不是公事公办的关系而是有私人的友谊。按照他的说法,这就是商场上的通常做法。因为你不接受这个礼物,别人认为你想置身世外,他对你也就关上大门了。(所以你不就是失去一个信息渠道?这是不是损失?)是。当然是。所以我接受这个礼物,当时某种程度上是想避免这个损失是想接受这个入伙的暗示。但是我后来想了几天,又把手机给他退回去了。我记得很清楚,他接了我的电话,一开始非常热情,亲近地跟我寒暄,当他听到我要把手机退回来的时候,他一下就变得很冷酷。我当时就意识到,以后肯定是没法跟他再来往了,当时双方也很尴尬。后来果然,他再也没找过我。但是,他还是跟其他一些记者保持来往。而那些记者也从他身上获取了一些独家的信息来源,还有各种好处。(后悔么?坚持退换的原因在于?)会啊,但我仔细想过,如果我需要靠这种方法才能在媒体行业立足,我宁愿不干这个职业。而且,一旦我开了这个口,未来再继续发展下去我根本无法控制。这种事情一旦你一开始没有坚持,到后来就会一再跨越,直到底线被冲破。我觉得,相比于那点蝇头小利,还是你在这个行业中的长远前途更重要吧。所以,我觉得对于记者来说,这些诱惑不是没有,但完全不是关键。(即便如此,你还是觉得你对媒体行业没有失望和厌倦么?)会有失望。这种失望不是因为行业本身,可能你在其他行业也会遇到的。比如说,媒体行业是一个特别注重自己圈子和资源的行业。比如,IT记者他有自己的报道资源,熟悉的公司和公关等等。娱乐记者也有自己熟悉的明星,公司和导演之类的。我们通常叫跑“口”,行业记者把这个口视为生命。因此,一旦你会触犯到他的利益,你一定会受到排挤。反正,可能每个人性格不同吧。有些人是长袖善舞。能够通吃资源,有些人就会坚持自己的一些原则。何况,你为了写好稿子,通常时候你会得罪你所在领域的公司和公关。我经常会接到这种电话的,在客观报道和在维护自己资源的两者之间,你要取得平衡。然后,你可能就得罪了这个公关,他接下来也不会给你安排其他采访了,这种事情,是最经常发生的。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还有点原则的记者的话,写软文的记者一般容易积累资源,也容易拿到独家的。工作中这些矛盾很多的。很多时候,当然我也会失望。但我觉得我获得的大于我失去的。并且越来越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还会让你有垄断资源的机会了,所谓的资源,都是伪命题。你在杂志的选题上阻止我,但我有自媒体,我有新媒体,只要我有出口,这些都不会是问题。你在杂志的选题上阻止我,但我有自媒体,我有新媒体,只要我有出口,这些都不会是问题。相反,如果一个记者固守在他所认为的圈子和资源的说法,他只会越来越平庸。只会习惯于被喂养,从长期来看,损失的是他,你既然在这个行业,又是互联网时代,开放是必须的。

关于成长:“有一次,我看电视新闻上有记者在报道,我特别羡慕,然后就告诉家里人说我也想做记者。当时全家人哄堂大笑,他们觉得我怎么可能,我这么害羞,这么内向,怎么会当记者。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记者给他们看看。”

感觉你对媒体工作无比热爱。当记者是你从小的梦想吗?如果不是,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对,从小就是。从小我的语文成绩一直都是出类拔萃。但我小时候很害羞,很内向,不善于表达。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我都钻到我自己的小书房里,不敢出来。然后我记得有一次,我看电视新闻上有出境记者在报道,我觉得很羡慕,然后就说,我也想做记者。我记得全家人都大笑,他们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我这么害羞,这么内向,怎么会当记者。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记者给他们看看。结果,这也算是一颗种子吧,从小就埋下了。但他们觉得记者一般要很会表达,很外向才行。

能具体谈谈你的成长经历么?

我以前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的宠臣啊,语言和文字天赋在小时候就有了。包括英语,我发现我特别有语言天赋,小时候说话都比别人早。我爸说别的孩子还只会叫爸爸妈妈时我都会熟练背唐诗了。因为喜欢读书,晚上经常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看书,甚至沉迷。小时候感觉我就是个书呆,不会跟人交流。但在同学中间很有声誉。我们班美女都爱和我玩。因为成绩好脾气好。而且家长都愿意让他们跟我玩觉得放心。我是学习委员,当时在女生中算是深得人心的,她们都会听我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个女生,因为长得很丑,经常被男生欺负。有一次有个男生非常过分,在她的桌子上写了丑八怪几个字,我看到了之后就把那男生叫过来,让他把字给擦了。别的女生都不跟她玩,我会跟她玩。我还会特意让大家看到我给她带一些东西啊,跟她说悄悄话。慢慢地,大家对她也接受了。反正我挺看不惯那些事的,感觉不公平。我只是普通成绩好,有一点小威信,然后会用来伸张正义,当时觉得特别有责任感而已。

说回我内向这件事。就因为那次我说我想做记者,全家人爆发的大笑,包括我外公,我舅舅,我爸妈,这事对我影响很大,深深刺激了我。我从小就很敏感,自尊心很强。我就觉得凭什么我不可以。由此我开始有意识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大人觉得我很害怕跟他们说话,所以觉得我太内向,当不了记者。然后我就很幼稚地制定了一个计划,培养自己的外向性,具体表现,就是每当有客人来,我强迫自己出来。跟他们说话,哪怕打个招呼,然后几次以后,他们都很惊讶啊,觉得我怎么变了。再然后就慢慢会在大人面前侃侃而谈,会很自然地附和他们的玩笑。所以我就是在有意识地抗争自己天性那一部分,尽管我觉得不舒服。无意识地话,我依然是很内向,沉默的一个小孩。

那么到今天,你能适应媒体的饭局了么?

表面不会有任何反常啊。但实际上,可能还是常常会觉得孤独吧,其实我朋友挺多的,很善也很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这可能是源自小时候的习惯,有意识地去抗争自己天性那一面。(所以你的自我保护很强。就算内心兵荒马乱也不会让人看出来。)对。可能接触的人多了,我觉得我现在成心理专家了。我已经非常习惯掩饰自己了。尤其是采访的时候,有时候伪装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另外,可能从小就心态好,抗压能力强。哪怕我干一件事特别害怕特别没底,我一点准备都没,但我看上去就像准备了很久的样子。别人根本看不出来我内心非常紧张,也不知道其实我压根没准备。

你在微博上说,“记者,越来越像镁光灯下的表演者。如果你习惯了鲜花与掌声,必然要承受口水和唾沫。如果没有表演型人格的人,在这一行很难混。”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啊,这也是我讨厌的一部分,觉得失望,觉得黑暗的一部分。有表演型人格的人,往往会在这个行业做的很好的,偏偏我不是。因为这样做,我并不享受。但表演性人格的人,很享受,很沉浸其中,他们得到的正反馈也多。所以越发加强了这个属性。而我是不得不,必须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这一面。

听说你是工科背景出身。本科怎么就学锅炉专业了呢?这是你所想的么。如果不是,很多人学起来就不会有动力,可能就懈怠了逃避了或者辍学了,你是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

巨大落差的?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因为高三文理分科的时候,我们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聪明的人才会选理科,那些脑子笨的,就读文科把,为了证明我是个聪明人,我就选了理科。。。我其实我后来也是超常发挥。比我平时摸底考试的成绩高了三十多分。当然我觉得这个选择也算是赌气吧,就是想证明自己。但我理科学得不好,物理常常不及格,数学也是,整个高三就很灰暗,都在为我的一时赌气而买单。但神奇的是,我是临场发挥型选手,每次大考必然会比平时要超常发挥,当时老师以为我就靠个重点本科都够呛,但我那年高了一本线接近40分。我们老师后来跟我说,他真是觉得我很神奇。但我志愿没填好。我从第一志愿落到了第二志愿,专业也是调剂,还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一个听上去就很不性感的专业。第一志愿金融。我在家哭了整整三天,为我考得那么好却没有上到理想的学校,特别伤心,我大学在江苏大学读的。算是一本学校里的二三流把。我当时跟我爸,我爸觉得特别愧疚,特别对不起我。因为,他帮我填的志愿,但我落榜了。我爸带着我去找江苏大学招生办,想给我调剂专业,但那边招生办说,需要三万块,我扭头就走了。我就跟我爸说,我不要调剂了,我考研究生也考这个专业,这个钱我觉得花的不值。我学的这个专业其实就是给锅炉提供热源,很多大型厂房会用的。

大三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考研。当时我是跨专业,跨学校,跨文理,因为我要考传媒大学的传播学,在我们学校,还没有人考上过。然后我就开始考研的生涯了,到自习室占位置啊,借书啊,复习啊,这些没什么好讲,我一般是宿舍最晚一个起来的。他们给我占好了位置我再去,然后也是最早一个离开的。回来我就看一集韩剧,这是我考研生涯中的主要动力。我不会熬夜,也不会拼命复习。就是按部就班准备,当然也有我自己的方法,但是,大三的时候,我就挂掉了两门课,还有一门,我面临两次重修,再不及格,我就可能修不够学分,要毕不了业。然后,我就跑到那门课的老师那里,很诚恳很真诚的跟她说我的从上大学到准备考研的经历,我恳求她,给我及格。她就可能被我感动了,然后给了我一些题目,让我准备。于是,我就顺利通过了,最后考研结果出来,我就是我们当年全年级前三名。

研究生考新闻,因为你觉得这是唯一可以改变你命运的机会么?为此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非科班出身,想必压力巨大吧?

并没有觉得是唯一。我也去面试过。这方面我想的很开的。我就觉得我尽力去准备,准备不了那也怨不得我。在考研结果出来以前,我还四处准备面试。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我还独自一个人跑到苏州去面试。其实我觉得并不是特别难,可能有些语言天赋,我觉得文科的所有课程,对我来说都不难。所以我当年专业课考了第一名,因为我有自己的方法。而且我很乐观,也不孤注一掷,我还做好了考不上的准别,也没那么大心理压力。

研究生毕业,为何不直接去媒体,而是去一家IT公司任职?这算是你第一份工作。谈谈第一份工作对你的影响吧。(是否有帮助,帮助在哪?是否让你认识到什么,改变

了什么)

我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因为我觉得做新闻最好还是在北京,所以我一定要生存下来。当时我的目标就是拿到北京户口。但很多媒体,并不提供解决户口的工作,09年那会还遇到金融危机,不好找工作。如果要留在北京,我知道这个一定要先解决。我认为生存是第一要务,户口只有应届生才好解决,之后的工作可以随时换。所以,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户口和待遇不错的工作,做个几年再跳槽去媒体,我就是这么考虑的。事后证明我当时想法是对的,很多去了媒体的人,当年没有拿到户口,后来都后悔了,而我既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也实现了我的理想。这也是我现在留在媒体的很大原因,我没有了急迫的生存压力,我就是纯粹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也要适度妥协为了更长久的未来吧。

关于中国企业家:“比如在做一个商业决策的时候,通常他们会怎么考虑,他们会觉得什么重要,你有时候听他们说这种过程,会觉得思考这件事很有魅力,他的确会创造价值。”

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呢?

我当时投了很多简历,然后上豆瓣,发现中企的编辑在招人。我就发了个简历,然后附上我大学的新闻作品。当时完全没底气,就是碰运气。恰好,中企也比较动荡,刚走了一批人,很需要人。当然,中企也很吸引我,它是很优秀的财经媒体,平台和历史都很牛。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家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是要和商人打交道的。你喜欢和那些商人打交道么?通过和他们接触,你觉得你获得了什么?

其实不只是商人,我喜欢跟人打交道,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当然作为一个商业杂志,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商人,企业家这种身份的。我觉得商人其实挺好打交道的。因为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很有效率。比如说,他们知道接受你的采访,是为了宣传什么,为了快速达到传播目的,他们会很配合。但以我采访的艺术家来看,其实他们的思维是很跳跃,很感性的。不像商人这样,即使很讨厌这个采访,但他们也会很尽职尽责的做完,艺术家是,如果我讨厌你,我就不说了。我会如果你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那采访就会变成一个免费的学习过程。

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三年,你学到了什么?

其实学到的真的很多,如果要说大的,就是帮助我去独立思考。原来我从来不会想商业世界对我有什么影响,跟我有什么关系,但在中企我觉得是可以充分发挥我的好奇心,甚至书都很多只看工作有关的,变得特别目的导向,就是我想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干什么。而文艺是不以结果为导向的,是一种情绪,我觉得文艺特好,但那得有时间有闲情才能去消费,而我没那么多时间。

关于新媒体:“其实大家都在说新媒体会怎么威胁传统媒体,但你看到的几乎所有一流的深度报道,都是传统媒体做出来的,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没有这个能力。”

2008年,时任《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的牛文文离开,投身创办《创业家》,2010年12月,时任《中国企业家》社长的刘东华离开,创办了网站正和岛,2012年初,《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李岷辞职,创办了网站虎嗅网。从侧面是否能说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你觉得传统媒体的出路在哪?

不仅仅是新媒体,其实是体制的问题。这么说吧,作一个家的主人还是这个家的管家,那你的动力是不一样的。当你发现这个家非常繁荣,但它不属于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有别的想法,他们三个的走,都跟体制有一定关系。中企是很好,但到了一定阶段,他们希望自己是主人。另外一个,这几个只有李珉做了新媒体,她到了后来基本都觉得我们做的杂志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只有李珉是真正在做新媒体,因为她比较年轻,而且她学习能力超强。她是我见过的,能力和精力都在前10%的那种媒体人。不管是智商,职业水准和人品,她都是上上等,只有她能做新媒体,因为她不受传统媒体的思维桎梏,又有做好内容的经验。

个人认为,传统媒体核心优势还是好内容。其实大家都在说新媒体会怎么威胁传统媒体,但你看到的几乎所有一流的深度报道,都是传统媒体做出来的,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没有这个能力。以后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传统媒体代表着品牌。我们都说杂志可能还有生存空间,报纸完全没有了,因为纯粹的信息没有价值。对于信息的深度加工,分析,拆解和处理的方式才是有价值。比如说面粉本身没价值,但做成包子,馒头,面包之后才会有价值。网络媒体基本没有加工信息的能力,门户还是以事件报道为主吧。比如说马航这件事出来以后,很多网络媒体会跟进这事态怎么样对吧,什么时候召开发布会,都发现了哪些新动向。但你说这么多这么碎片化的信息,读者能够接收一个完整的事实链吗?而传统媒体的优势就是聚合这些碎片,给你梳理出一个有逻辑链条的完整故事。甚至会告诉你这个故事背后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发生。当新媒体往往是做第一落点的时候,传统媒体的价值就是做第二落点,也就是解剖和还原这些信息链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新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的渠道延伸?)不仅仅如此,我觉得新媒体如果从内容上来比,肯定是比不过传统媒体的。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用户,他们跟用户的互动关系,这个是传统媒体达不到的。比如微信有几亿的用户,而且是每天可以发生直接的联系,他们难道不是媒体?但他们自己生产内容吗?显然不是,他们只是聚合用户以后,为用户做服务而已。

众所周知的是,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数字媒体在改变传媒业。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

颠覆内容产业,它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很多内容生产的方式。除了一些传统媒体越来越衰落,传统媒体人纷纷跳槽,新的内容形式在不断涌现。对于目前流行的自媒体,你是如何理解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在哪?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的自媒体?自媒体会长久么?)

其实自媒体这方面我觉得我没资格回答,我也是才开始尝试,了解并不多。我就简单说说我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自媒体我觉得不会有太大的未来的,能做出来的是极少数,大部分都做不出来。我觉得它是违背互联网规律的。互联网的规律是去中心化和众包,如果你看过凯文凯利的失控大概就会知道这个意思。因为你一个人的能力圈,和能力半径是极其有限的。

再举个例子。亚马逊在最早期的时候,都是有一帮编辑团队的,他们会精心挑选自己觉得合适的商品,推荐给顾客,这相当于时尚业的买手制吧。一开始贝索斯非常重视这个团队,后来发现到一定的数量后,顾客怎么也增长不上去了,后来,他发现了依靠算法可以跟踪用户的喜好和购买习惯。而且往往通过机器算法推荐的内容,精准度会超过编辑团队的内容。后来慢慢的,这个编辑团队就在亚马逊内部被边缘化了。我是想说,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不依赖某个具体人的力量,使用的人越多它会越聪明。如果把早期亚马逊的编辑团队,也可以类比于现在的自媒体。但慢慢大家会发现,仅仅依靠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的力量是会有平静的瓶颈。你观察亚马逊的进化史,会很清楚的发现这个规律。所以,他们为什么会做云计算,会去强调他们是一个技术公司。当然,这不代表自媒体没有空间,做的好的依然会有他的价值,不过我觉得这个价值,不会太大而已。

你现在试水自媒体,打算加入什么联盟么?文化界主要运营什么方向?

想过,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会去尝试加入的。这个文化界的定位还是主要还是以文化产业和泛TMT领域的观察为主。目前我还处在摸索阶段,就像做实验一样,慢慢地,在你会发现你所擅长的那个范围,你的目标读者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是我试水自媒体的动力,我想看看到底我的读者群体是怎样的。微信的关系互动很频繁,这对于理解用户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微博就很难做到这样。我也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慢慢来吧,这个只是出于个人兴趣。

很多传统媒体人都转行了,有的做投资了,有的当编剧了,有的搞产品了,有的去创业了。你会有这种转行的打算么?(如果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

暂时没有,我不在媒体待到我觉得够了的时候,是不会出来的。现在大家都在唱衰媒体的时候,可能恰恰是想要做事的人的最好机会吧。我觉得一个人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假如有一天,我觉得我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成就,那么创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目前这个阶段根本不用考虑那么长远,脚踏实地就可以。

请为下一位受访者提问题吧!

假如你当初不做媒体,你会选择什么行业?

为何取名火烈鸟,但是在采访她之前,我真的好奇查过。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火烈鸟因全身为火红色而得名,这种外形美丽的鸟类能够飞行,但是事先得狂奔一阵以获得起飞时所需动力。”她曾经在微博上说道,“记者是最大的小偷,靠偷走别人的思想为生。我要证明的是也要让自己成为伟大的小偷,让别人以被‘偷’为荣”。我并没有问她到底怎样才能做一名伟大的小偷,但是我相信她很清楚并且在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采访结束后,我们做了一个约定。若干年后,等她成为一名她认为的资深记者,让我再采访她。于是我们就这样愉快得决定了。

——————————————————

关于万能的媒体小伙伴(公众号:wnmedia):

建立初衷:万能的资源对接平台,助你生活、工作、创业、投资步步顺风顺水。引爆流行,辅助决策,让您的执行力提升百倍。真正的全媒体平台,接你所想,链你未来!

人员构成:(已有1300位小伙伴,想加入请联系微信:laoyapi 微博:@老雅痞)

30%的知名市场、公关人

30%的知名纸媒、网媒(编辑、名记、自媒体人、著名写手)

30%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投资公司(LP、GP)

10%的大佬和老大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05-04
从烧锅炉到当记者!
开篇:邹玲,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她采访过很多资深的大佬,她与黎瑞刚对话归去来兮,她记录宁浩勇闯无人区的故事,她揭露泰囧十亿票房背后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