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传言称,网易将通过分拆新闻业务融资3亿美元,日前这一消息已经得到证实。10月4日,网易宣布旗下负责运营线上媒体业务的子公司网易传媒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提交了F-1文件,有计划进行IPO。
而回顾网易2016年二季度的财报可以发现,公司在这一季度实现了净收入89.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净利润为2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连创历史新高。这也带动了网易股价的持续攀升,如今,网易的总市值已经接近350亿美金。
尽管在线游戏依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网易努力开拓新业务的步伐同样也在加快。继上个月网易正式对外宣布向公有云市场进军后,这个月,网易首批智能硬件产品也在官方商城开放预购。
从剥离媒体业务到进军云计算和智能硬件,网易正在去“门户化”,并向一家综合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迈进。而在中国互联网市场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强凸显的今天,谁将对身处第三强的百度发起冲击,一直是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网易无疑也是众多挑战者之一。
发布云计算战略 网易云来晚了吗?
对于网易做云计算,很多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云计算行业的竞争已经如此激烈了,网易这时候才进入是不是太晚了些?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看。
首先,网易云是今天才有的吗?显然不是。试问,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在自身的技术架构上没有浸淫超过十年的时间?在早期互联网创业中,CTO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成员,搞互联网首先要搞定技术,然后才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作为早期互联网企业的代表,网易早就在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上有所布局,可以说,网易自身就是一个建立在云上的互联网公司。多年来持续不断支撑公司的业务创新和技术积淀,已经让网易在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上日臻成熟,如今,网易云所做的,只是在自身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开放给更多的用户来用。
正如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所说:“网易杭州研究院是唯一一家兼具产品、运营、公共技术平台三重职能的研究院,并且拥有产品全面云化的经验,这正是网易云背后的力量。”
其次,网易云是学别人还是做自己?面对如此火热的云计算市场,不少跟风的企业往往是别人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什么,他们的目标不是创造风口,而是哪里有风口就站哪里。
对于网易云来说,如果只是跟风,恐怕迟早会死无葬身之地。作为一家新晋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网易云同样也有面向创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一面,但不同的是,网易希望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站式的,几乎不需要再次开发,不需要技术人员,甚至是傻瓜式的。
这颇有一些帮助初创企业干掉技术壁垒的意思,网易为企业提供云化的技术能力和服务,企业的专注于自身的业务创新和发展。事实上,多年来,网易在门户网站、社交、游戏、音乐、邮箱、视频等多个业务领域都有所涉足,而这些业务发展也锻炼了相应的网易云计算产品和服务。
汪源表示,网易希望通过打包自身十余年的技术体系,将其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企业,并通过知识体系的培训输出,帮助企业解决具体业务的研发、运营问题,提升程序员的业务能力和效率。
第三,云计算市场已经饱和了?云计算尽管已经出现了十年,但十年来,云计算更多是在蓄势阶段,如今才算看出爆发增长的态势。根据IDC预测显示,2015~2018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而中国将以接近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在如此高增长的市场面前,各家完全不用顾忌市场空间有没有被对手所瓜分,只需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汪源也认为,目前市场对云计算的理解仍然侧重于基础技术,其实云计算包含内容很丰富,除了服务端架构服务,还需要测试、Bug分析、各类专有SDK、数据分析工具、推广平台、反馈与客服平台等垂直领域服务。
试水智能硬件 网易刚刚迈出第一步
智能硬件在两年前称得上是炙手可热的领域,不过,当年涉足这一领域的众多初创企业都从先驱变成了先烈;直到今年虚拟现实市场火爆以后,许多做眼镜、头盔等的企业才缓过劲来。市场第一波没有参与的网易,一次性推出智能插线板、小方盒智能插线板、便携充电器、快充苹果数据线、快充安卓数据线5款产品,似乎也要在智能硬件领域分一杯羹。
不过从产品角度看,这些都属于消费电子的配件领域,并没有涉及功能复杂且研发难度较大的产品。因此,网易进入智能硬件消费市场,只能算得上在新方向的一次探索和尝试。网易计划未来开发的音响、净化器、VR相机、微型投影仪等智能硬件产品,或许可以进一步深入这一领域。
不管是网易云,还是网易智能硬件,基本都沿袭了网易在打造互联网产品时的策略: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一直以来,网易在游戏领域的成就靠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分发渠道和海量的用户群,而是游戏本身的品质;不仅如此,网易邮箱、网易有道等也体现了网易在产品打造上的工匠精神。
在智能硬件上,网易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仍然以低价竞争为主,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并不多。网易做产品一直保有着一颗敬畏的心,倡导匠人精神,并不在意谁先进入这个市场,而是找准市场痛点,要做就做业内最好的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预计至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产品和服务的总体产业规模约5000亿元,至2020年可达到万亿元水平。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不是有没有空间的问题,而是产品够不够好,好到让用户认可。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