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容器技术来部署云应用,容器与云平台貌似已经紧密结合起来了。所以,三大云平台供应商——亚马逊云计算平台、微软云开发平台和谷歌云平台,在市场中推出各自的容器服务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这些容器服务各有利弊,到底怎么样?以下是技术评测。不过,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应用程序需求。
评测是来自波士顿的云咨询公司,通过针对容器技术对顾问们征询意见,并对用例进行调查,就亚马逊云计算平台、谷歌云平台及微软容器服务开展了一次内部商讨。
三大云厂商提供商的容器产品评分表
具体来说,评估或使用云容器服务过程中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数据管理、可扩展性、性能、安全、DevOps、集成管理和运行(结果如表1所示)。用途涵盖开发和运营管理方面。简而言之,基本包括了在创建、使用基于这三种容器服务技术的应用程序时,所要涉及的所有方面。
打分为1-5分制: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得到1分意味着该技术根本未对所涉及范畴提供支持,得到5分则意味着该技术符合所涉及范畴的大部分特点和功能要求。DevOps这一范畴的其中一个要求是,容器子系统可以支持DevOps运行,或者可以提供一个集成配置库。
当然了,本文只是针对谷歌、亚马逊或微软所提供的容器服务进行评估的公司提供一些根据。你自己的应用程序需求是最终决定你选择哪个容器的最终答案。
微软容器服务(ACS)基于一个开源容器编排系统Apache Mesos。这表示你可以先考虑早于ACS出现的Mesos的特点和功能,继而对ACS的特点和功能做一些良好的假设。目前尚未广泛应用的ACS是此前提到的三种容器服务中最新的。随着我们获得更多日新月异的微软容器的相关数据点,该容器服务会有很多变化。
在使用AWS EC2 Container Service (ECS)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运行问题,比如说无法细粒度监控容器。ECS集成管理和运行本该像亚马逊其他服务一样强大,但与 Google Container Engine (GKE)'s的五分成绩相比,ECS只能打个4分。然而,ECS提供包括 CloudWatch集成在内可以助其与ACS竞争的服务。与此同时,ACS仅支持Linux容器,微软端口Mesos over, .NET developers,落后于主流产品。
在数据方面,这些容器服务都提供本土数据连接,不强迫使用外部应用程序接口,但仍有提升空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容器服务会将容器与本土数据服务结合,但不提供开放数据访问,因后者强调可移植性。如果数据与容器紧密连结,创建可移植容器会很困难。这是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新兴领域。
考虑到安全方面,我们发现,借助于Kubernetes容器编排系统,谷歌容器服务拥有“秘密”功能和一些其他的资源限制,而这些是其他两家容器服务所缺乏的。因此,在安全方面,GKE排名较高。但要注意,微软也在使用Kubernetes,只是方式不同。该技术本身大部分是按照用户需要选择的。
然而,考虑到主平台,或者容器服务所依托的公共云平台,非常有趣的是,一直宣称注重安全性的谷歌平台,在一些方面倒是不如AWS或者Azure。表现在,谷歌可以与第三方访问权限管理工具合作,却缺少本土访问权限管理工具支持。尽管这不影响图表中的排名情况,但是,这是你选择平台时需要考虑的事情。
谈到DevOps,GKE和Amazon ECS拥有各自的注册表,通过各自的云平台容器服务,Google和AWS可以提供更好的DevOps集成管理。而Azure Container Service没有。
可扩展性也与你的应用程序需求相关,所以我们基于这些应用程序的机制,比如Mesos,和一些项目案例做假设。在利用这些技术时,你可以通过相同的途径去控制和执行你的容器。比如说,Mesos的ACS可以提供不错的可扩展性,但仍不如GKE,因为后者可以提供更好的集群功能。
众所周知,亚马逊ECS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可扩展性,这也是取决于AWS容器引擎所带来的高度可扩展的平台特征。
总的来说,Google offering更先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其自身的Kubernetes容器集群和谷歌开发运营支持的紧密结合。然而,谷歌容器服务并未领先那么远得,以至于让AWS和微软容器服务无法短期内赶上。毕竟AWS的市场占有额还是最大的,它极有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提供更好的容器工具。
备注:文章翻译自techtarget.com,Cloud Technology Partners公司主要架构师Mike Kavis, Sibu Kutty and Jonathan Baier促成本文。
翻译:津上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