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计算已经作为企业应用程序和数据平台普遍采用,但离成熟应用还有一条漫长的路。根据去年的回顾,让我们做一些前瞻性的趋势预测。
对许多人来说,2015年标志着云计算走向成熟,成为大部分企业应用首选平台。但云计算本身节约企业成本的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比如相比传统数据中心在灵活性、可伸缩性和低资本支出方面的优势,一直很诱人(这是一个主要因素,不过很多云厂商已经在不断地在执行降价策略了,如aws近日公布了正式开启2016年三次降价策略)。
因此,在2016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云环境和产品都会有所改进,特别是新技术,要定位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除此之外,IT员工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还是迁移后遗留的应用程序如何优化,所以云厂商未来需要开发全新的应用程序,以优化其在云环境中运行。总之,通过这两种情况,可预测安全将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议题。
另一个主题,是云厂商之前普遍遇到的,各种“阻止应用程序部署到云上”的障碍将会破除。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任何应用程序将能够在云环境中运行(所谓新常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许多组织只要在监管合规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享受到云计算带来的好处。
最后,在云架构方面,如集装箱化趋势和超融合,将在2016年变得更加普遍。同时由于应用程序设计的变化,也将促进物联网的增长,云厂商在响应速度上也需要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总结来说,下一代解决方案将取决于下一代云计算的发展。
下面就上干货,2016云计算八项预测。
今年我们将看到,混合云在企业中会有巨大的采用率,企业混合云的基础架构将成为新常态。正如Gartner埃德•安德森最近说的,“混合云将成为下一波应用程序的基础”。(比如近期oracle也在混合云上发力,并意在切割aws的市场份额)。
话说进入云计算世界比较早的企早,第一个搬进的云应用程序和数据,通常不包含他们关键任务数据的访问。但是,现在企业已经快速热身,意识到云计算的好处而更广泛应用。这包括应用程序创建、使用和访问敏感数据。所以接下来还是离不开云安全问题,毕竟涉及敏感数据,需要提高数据安全。
根据Forrester Research分析,我们正在步入云计算的第二个阶段。第一波关注点是从网络/计算基础结构的角度,第二波将会是应用级。云厂商现在更关注如何为下一代应用程序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更精确地按时长付费、全方位的渠道支持,以及微服务支持。
由于以前严格的法规限制,企业组织无法顺利接入云服务。不过现在这些障碍已经被消除了,政府转变态度,希望云计算变得更友好,而云厂商提供更多的服务也会满足监管要求。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列出了201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其中Gartner讨论了容器的重要性及其对下一代云应用程序的重要性。Gartner表示,“容器将作为支持敏捷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微服务架构。”不过当我们的应用程序被一系列微服务缝合在一起时,后续提供微服务的容器平台的运营和维护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根据MarketsandMarkets分析,云存储市场“预计将从每年的188.7亿美元增长到654.1亿美元,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8.2%。 “云存储市场将会持续增长,在很多企业组织中是普遍考虑的要素,即使只是为了抵御安全威胁。
2015年物联网展示了一些应用场景。但在2016年,将真正开始爆发。Gartner预测,物联网设备将在未来一年增加30%。而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投入将成为最大的支出。
大多数云厂商下一代的云架构,建在超融合云平台架构的可能性相当高。这是因为,在2016年将会有更多的对云服务的需求,促使云厂商寻找超融合平台,以加快可伸缩性和降低维护成本。IDC研究人员预测,超融合支出将会增长近一倍,从2015年的8.068亿美元到2016年的近16亿美元。
我们即使没有时光机,通过2015年的观察,2016年云计算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基本已经很明显了,因为这八个趋势已经是云计算进入2016年的巨大动力。那么,预言是否会成真?我们会有一年的时间找出答案。
文章翻译自informationweek.com,作者Andrew Froehlich
翻译:许冬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