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移动办公的“爆发之年”,创业大军如潮水般涌来,那么2016年则是决定企业移动办公市场未来格局的“定局之年”——虽然在CRM、HR等细分领域可能还有机会,但打造移动工作平台入口的窗口或许已慢慢关闭,留给后来者的时间已经不多。
目前这个领域横亘着两类巨兽,以金蝶、用友为代表的管理软件大佬,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移动办公已成为它们志在必得的领地,必定血流成河。
商业社会是残酷的,而创业有趣的地方是,走错了一步可能就会死,没有机会回头。
壹 管理软件阵营
过去,以金蝶、用友为代表的管理软件企业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企业迈步进入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今,互联网时代的纷至沓来让众多的传统企业再次感受到了危机四伏,这些管理软件企业能否再次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新的“互联网+”时代呢?
事实上,在中国企业移动化转型的浪潮下,像金蝶用友这样深耕企业管理信息化多年的巨头更有机会、也更有优势。就拿移动办公来说,它与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梳理、管理系统的整合等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在当下,移动办公更多地体现在终端的变化上,其背后所依托的管理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革。
在移动办公的部署上,金蝶早早就推出了云之家,如今它早已不是一款单纯的移动办公产品,而是在2015年初成为了一家独立的企业——聚焦移动工作入口。
以金蝶云之家为例,2015年底云之家用户数突破1000万,企业数则突破100万家。在产品层面,云之家不仅提供核心的通讯录和IM功能,而且通过开放平台与企业的ERP系统进行连接,成功实现了与企业的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客户关系管理等的融合,典型案例包括万科、海尔等;在业务层面,云之家与金山软件、滴滴出行等展开合作,通过产品、技术能力与资源、行业经验的融合,共同构建企业互联网服务生态,帮助中国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贰 互联网阵营
再来看看BAT这几家。过去,不管是阿里软件还是百度HI,或者是腾讯的RTX,都没能在企业级互联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和布局,BAT决定择机再战。
为此,阿里巴巴打造了专为中小企业和团队打造的钉钉。备受争议的“DING”功能、免费电话和IM、铺天盖地的优惠券……钉钉一出世便震惊四座,宣布投入5亿元进行品牌推广,广告资源包括微博客户端、今日头条、分众传媒、机场、高铁、自媒体等等。在业内人士看来,钉钉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从企业领域包抄微信。
但细细琢磨,钉钉所解决的问题核心集中在IM部分,移动办公则涉及企业流程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和企业现有管理系统的整合,则难以与实际业务结合,这就是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薄弱的地方。企业级应用是系统化的,功能繁多且体系庞大;个人应用则是单点式的,功能更为单一而纯粹。
面对阿里钉钉的主动进攻,微信企业号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连腾讯自己都很少提及企业号这款产品。虽然企业号在IM方面功能强大,但企业号与微信的融合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边用微信聊天边进行移动办公,这画面充满了“违和感”。
最近有消息曝出微信有可能会将企业号独立分拆出去,推出工作版APP。不过钉钉所面临的生态系统薄弱、满足企业复杂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微信企业号同样也需要慢慢克服。
叁 创业者如何选择?
与2C领域往往一家独大的情况不同,移动办公领域最终可能会剩下2-3家寡头公司。相比较而言,管理软件企业在移动办公领域的经验最为丰富,经过多年的耕耘,他们已经基本构建了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而互联网企业则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和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巨大的流量优势,足以把一般的创业者碾碎。
随着2016年移动办公市场进一步爆发,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清晰,各大主力企业所期望打造的平台和生态也将进一步成熟。移动办公市场在成为企业应用的新趋势的同时,也将拥有连接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催生出价值万亿级的市场。
留给后来者的时间已经不多——或者尽快转入CRM、HR等仍有前途的细分领域,做大市场份额;或者投靠巨头——企业级服务并购机会是非常多的,几亿美元卖掉也是非常好的结果,对创业者,对投资人来讲都是非常好的回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