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又有新的大动向了,近日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整合了所有云端服务,包括企业产品部门Google for Work、Cloud Platform和Google Apps。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刚成立的云公司,还特意请来了前 VMWare CEO 兼共同创办人 Diane Greene,来担任老板。新的云计算公司可以提供企业级的产品、开发、推广和销售,看来是要做完整的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的节奏。
还记得8月份时候,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宣布,已创立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Alphabet将成为原Google旗下各项业务的总公司。原谷歌旗下的子公司和项目架构由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包括 Nest、Fiber、Calico 和神秘的 Google X都分拆成独立的子公司,并与谷歌一起组成 Alphabet 集团。
这是因为拉里·佩奇认为,“科技行业必须迎来革命,不落伍就必须有点不甘于慵懒的精神”。众所周知,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和移动操作系统业务已经相当成熟。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下一步想要做的,无非就是将更多激进的解决方案和突破性的技术提升到与 Google Search 和 Android 同样的水平高度。
因此,才过3个多月,在谷歌自己还在慢慢“习惯”这个新架构的时候,这个整合云端服务的新公司,也加入到Alphabet 集团了,并且是进军企业级市场的公司。
那么,都做了哪些?
首先,谷歌为了帮助云计算业务更好发展,在请来VMWare CEO 兼共同创办人 Diane Greene来担任子公司老板的同时,还收购了 Greene创立的Bebop,这个公司也正是建立和管理企业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很对口)
Google 透露,60%的世界五百强公司都在使用付费的 Google 云服务,但其中最多的是邮件与在线文档服务。因此,谷歌计划将收购的Bebop为移动和企业客户和开发服务的企业云平台,结合谷歌自己的核心产品,包括Android、chrome、Gmail和在线办公软件Google Docs等,做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其次,Google挑选出适合企业办公的一系列套件进行推广。
一方面,谷歌宣布了一个推荐企业 Google Apps for Work项目,意思是打算提供给企业级客户一些建议服务,反馈哪些才是最有效的基于云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当然,这也是为了改善企业级Apps的安全和质量。
谷歌筛选了五个类别,推荐了八个供应商,包括:
•CRM领域:ProsperWorks
•电话领域:Ringcentral、Switch
•项目管理:SmartSheet
•文档管理:AODocs、 Powertools
•身份和访问管理:Ping Identity、Okta。
另一方面, google 还在加强自己的App生态系统。谷歌日前表示,已经开始测试一种新的方法让移动搜索变得更强大。具体来说,也是基于它的云平台,让用户无需下载应用就可以用流媒体的方式浏览应用内容。比如,当有人通过智能手机在谷歌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时,它们的所有内容都可被检索,并可以流媒体的形式浏览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款应用创建了1000多亿个“深度链接”,包括Facebook、Pinterest以及Instagram等。
除此之外,
google优化云服务上也加快了合作步伐。近日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分布式CDN平台运营商Akamai进行合作,为了优化网络质量,提高内容交付速度,并将其作为谷歌互联计划(Google Interconnect Program)的一部分。具体来说,Akamai开放更多的管道给谷歌的云平台,这样二者共同的客户能够将流量从谷歌云平台直接传输至Akamai CDN,这也将使谷歌云平台提供更具响应性的云服务。
图:谷歌仙女座SDN吞吐量在去年翻了一番
谷歌近一两个月来一连串的整合云端业务、加强合作,以及收购的动作,很明显的是瞄准了企业级云服务市场,要玩场大的。
正如Forrester Research近日发布预测,云计算在2016年将会加速发展。2015年以来亚马逊、微软等企业云市场的高速增长情况已是证明。
但谷歌与强敌亚马逊高调报告了第三季度业绩对比鲜明的是,没有公布云计算业务的营收,该业务营收被归类至“其他营收”中。
AWS该季度营收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78%;而谷歌第三季度其他营收同比增长11%,至18.9亿美元,且据The Information网站报道称,谷歌的云计算业务2015年全年营收为4亿美元。
Forrester Research同样认为,尽管谷歌具备很优秀的技术和规模,但是在企业级云服务领域,2016年才会爆发增长了。
但谷歌本身显然很有动力来做这个事情,谷歌还透漏,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云计算部门出现。
注:文章翻译自informationweek等多篇新闻汇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