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IBM公司这一科技巨头近年来向云计算的转型速度不断加速,但IBM向云计算的转型更像是规定动作,而不是真正的战略举措。毕竟IBM过去的优势是服务器、存储、软件等多个IT产品层面,从这些领域向云计算转型更顺理成章;而从IBM的战略布局来看,公司目前真正瞄准的领域则是人工智能。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是当下科技业中最为火热的领域,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加速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不过,IBM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更加偏重商业层面,这似乎也更符合这家“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基因。事实上,在当下人工智能更多应用在个人应用层面的今天,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所爆发的价值更大。
Waston以认知计算切入人工智能
早在五年前,IBM Watson就在智力节目《危险边缘》打败了人类对手,展示了其强大的学习能力。那时候,Waston更像是一个“极客”项目,并没有像今天这样作为整个IBM战略的重中之重,当时的IBM更多还是讲精力集中在传统的硬件、软件,或者说咨询服务层面。而所谓的向云计算转型也更多停留在说大于做的层面。
不过,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这一状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当年IBM的预期,在当年,IBM或许认为,云计算、大数据这样的技术还需要若干年才会真正成熟,IBM没有必要在未来的战略上投入过多精力。这样的判断显然拖慢了IBM变革的进程,即便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IBM也开始落后于微软、亚马逊等对手,醒悟过来的IBM才发现,那些及时并快速切入云计算、大数据的企业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市场,还有在它们基础上所孕育出的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
于是,IBM开始重视Waston这样的前沿项目,并希望借助它的超前布局,及时将IBM在短期内落下的市场弥补回来。不过,正如上文所说,人工智能同样需要构建在云计算、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因此,IBM基于Waston所期望打造的认知商业依然选择了从认知计算作为突破口,先让系统理解、然后学会推理,最终实现真正的机器学习。
只有如此,IBM才能真正让Waston走进商业决策,并为企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IBM开始尝试在金融、医疗等领域推动Waston的落地应用,这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当下的营收,更可以帮助Waston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得到锻炼,通过持续的优化实现机器学习,推动人工智能。
其实,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已经毋庸置疑,这就如当初计算机刚刚普及之时,计算机所存储的知识以及它的运算能力都远远超过人脑,而当时,计算机的应用还只是在个人应用层面,如今,面对不同行业的复杂应用,系统同样可以展现出其强大的实力。这正是Waston要做的。
产学研相结合 IBM正在加速Waston的智能化
对于IBM来说,战略目标的确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战术布局的迟到。不管在品牌上,还是在产品技术积淀上,亦或是人才储备上,IBM都具备深厚的经验,这些都在帮助IBM Waston快速走向人工智能。除此之外,IBM也在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以增强自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产学研相结合,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如今正在运营到IBM布局人工智能的战略中。
IBM刚刚宣布将收购金融公司Promontory Financial Group,这不只是一家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相反更像一家大数据科技公司,而IBM会将这家公司的服务整合进人工智能平台Waston,提供金融监管服务。这可以看作是IBM针对Waston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的加码。
而在IBM传统所擅长的产品技术领域,不管是传统的Power处理器,还是新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一站式分析服务——Project DataWorks,或是IBM开发的一款名叫TrueNorth的芯片,所有的一切都是增强公司在认知计算领域的能力,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认知商业。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研究中心已经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大脑与认知科学系展开为期数年的合作,旨在推动机器视觉这一科学领域的发展。这次合作催生的新实验室的全称是“脑启发多媒体机器理解IBM-MIT实验室”,简称BM3C,其目标是开发出模仿人类理解能力的认知计算系统,以及把多种音频和视频信息源集成到对人类世界的详尽电脑模型中。这种模型可用于各种领域中,如医疗、教育和娱乐。
与此同时,IBM和Facebook、Amazon、谷歌Alphabet、微软等已经自发聚集在一起,并缔结新的人工智能(AI)伙伴关系,以进行研究和推广最佳做法。他们努力建立一种体制,实现公司间的沟通,通过不断的竞争,利用机器智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新组织似乎真想要通过实践来促进AI在社会中的变革,而不时照本宣科,他们要使用一个标准的开放式许可证,对外发布包括伦理、包容性和隐私在内的研究课题。
如果这一组织所开展的研究和项目能够切实落地,并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发挥出实际作用,这未尝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不仅仅是IBM所需要的,同样也是人工智能领域,乃至全人类应对人工智能的普及所需要的。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