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和贾跃亭的圆桌对话可谓精彩,其中关于企业级市场的讨论同样发人深省。对于企业级市场的判断,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所说:“未来,企业市场肯定会很大,且都有基于移动端的需求。企业都有沟通的需求,阿里钉钉目前还没有形成垄断,但它更加开放、更便于连接,我觉得这才是有效的。”
杨元庆的话中透露了多个关键点:企业级市场很大、移动端需求明显、巨头虽入场但未形成垄断……关于企业级互联网应用将接棒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呼声已经很高,但为何早就洞察先机的IT大佬们迟迟没有动手?
阿里钉钉算是较早介入的了,在阿里巴巴最新公布财报中显示,阿里钉钉已覆盖超过100万家企业和组织,已超过微信企业号接入的60多万企业。尽管如此,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依然持谨慎态度:“中国和国外来比,企业市场的发展会慢很多。企业级市场是慢工出细活,不像消费市场。”
马化腾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十年前,腾讯就在PC时代推出了RTX,并作为公司的三大目标之一,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即使在今天微信已经十分强大,在进军企业微信上,腾讯依然非常谨慎。
应该说,企业级市场和消费级市场的区别很是明显。企业级市场速度慢但稳定,消费级市场速度快却死得快;企业级市场应用复杂显得很重,消费级市场应用简单显得很轻;企业级市场针对企业和组织应用决策流程长,消费级市场针对个人决策流程短……从这些区别可以看出,像BAT这样已经在消费级市场玩的很熟的公司,在企业级市场就显得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
笔者在充分肯定企业级市场潜力巨大的同时,常常会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企业级市场的空间巨大是个伪命题吗?
之所以会这样想,缘于企业级市场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大红大紫过。尽管在信息化时代,用友、金蝶、浪潮、东软等都曾风靡一时,但从体量上讲,它们与微软、IBM、SAP、Salesforce等等相比仍然属于小儿科。往小了说是中国企业比国外慢,往大了说,甚至可以上升到这种“先进”的信息系统真的能够像其在欧美一样,在中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吗?又或者说,在消费级市场普及的互联网应用真的可以顺势移植到企业级市场中吗?
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应用所带来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因为你很难想象,企业不借助信息系统该如何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决策的制定,尽管中国企业还远没有到达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以致于必须借助信息系统进行支撑。或许正如马化腾的判定一般:企业级市场是慢工出细活。
纵观众多目前在企业级市场呼风唤雨的众多创业企业,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级市场的创业企业都已经创立多年,如今可以说是终于等到了久违的风口。即便如此,风口上的企业也不是都能飞的起来,因为企业级市场与消费级企业是那么的不同。这些不同点不仅是企业级市场的小企业所困惑的,同样也是像BAT这样的巨头同样困惑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BAT这样的巨头想从中分得一杯羹,还是创新创业企业希望借此一份冲天,甚至超越BAT,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作者:丁常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