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央行联合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给原本已经火热的消费金融“火上浇油”,汽车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和网络消费、绿色消费等被列为重点领域进行金融支持。不管是专业化的消费金融组织,还是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被列入了鼓励对象。
此前笔者在谈及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几大趋势时,也曾将消费金融列为重点领域,这与我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有密切关系,也与互联网金融的升级密不可分,应该说,如今的消费金融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消费金融火了,金融消费者如何保护?
这里的金融消费者可不单单是通过借贷实现消费的融资者,事实上,很多时候关于金融消费者,大家都还是习惯于聚焦在消费行为人身上。还包括投资者,甚至更为广大的社会公众、青少年、细分行业等的金融消费者。这些相关的人群都需要开展相应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工作。
3月中旬,郑州一名大学生由于网贷负债60多万元后跳楼自杀,这一悲剧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校园借贷行为引发社会普遍热议。据了解,通过校园贷进行分期消费的学生,大多是购买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也有部分女生会通过校园带去整容、购买奢侈品。但很多学生由于懵懂无知,对于校园借贷所产生的高额利息没有很好的预期,很多自制力差却有消费欲望强烈的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其实只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冰山一角,作为借贷方,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借贷行为所带来高额利息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充分评估自身对于偿还能力,而不是图一时之快盲目借贷,最终陷入深渊。
事实上,对于投资人来说,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护。他们手里有余钱,希望通过消费金融渠道带来更多的收益,作为金融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但投资就会有风险,消费金融的投资也是如此。如今在中国,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刚性兑付一直是一个心照不宣的既成事实,但这并不符合最基本的金融消费规则。从这一点上讲,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可谓任重道远。
不管是消费金融的撮合平台也好,还是消费金融产品的运营平台,作为平台方,自身的能力提升和保护同样至关重要。这里牵扯到借贷方的严格审核,比如家庭背景、日常消费习惯、偿还能力、有无其他借贷、个人信用记录等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而不是为了实现更高的回报,盲目放贷,在将金融消费风险转嫁到借贷方时,自身也同样会背负巨大的风险。
目前,消费金融还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概念,并不是大多数人了解并接受的一种金融消费模式,未来消费金融的持续发展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市场培育过程。做好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即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包含消费金融在内的金融业的保护,这在金融行业走向深度变革的今天,尤为重要。(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作者:丁常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