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无人驾驶汽车,大家最先联想到的应该是搜索巨头谷歌,目前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确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自2009年起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130万英里。
虽然这期间也发生过一些小事故,不过大部分都是对方的责任。但在今年情人节当天,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首次因为自身自身原因造成了交通事故。这不得不让我们又重新审视无人车的安全性
遇到突发状况能否应对
谷歌无人驾驶系统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收集及处理中心。其行驶过程中根据自带的雷达、激光测距系统、GPS和摄像头等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做出最好的决策。这一过程应当来说要比驾驶员从发觉危机在经过短暂的抉择之后再做出应急措施要快得多。
但无人驾驶车毕竟是电脑操控,在遇见突发状况的时候电脑控制很难像人脑一样随机应变。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姚丹亚认为,自动驾驶系统只能对程序中预设的情况进行判断和操作,一旦实际路况超出程序预设范围就无计可施。
例如遇见道路信号灯失灵,交警指挥时,无人驾驶车会如何识别交警的手势?在闹市区如何躲避周围的非机动车与人群。如何在其他车不打转向灯并道时做出第一判断。被追尾时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等。
系统有可能会被黑客入侵
去年,北京交通广播主办的首届北京露营大会上,上演了一场炫酷的黑客破解汽车秀,来自HackPWN安全极客狂欢节组委会的安全专家现场演示了入侵和破解多款智能汽车的全过程。通过汽车软件漏洞,在没有物理接触汽车车体的情况下,只凭借手机和电脑,就将汽车完全操控。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在内的名车相继被攻破。
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98%的应用程序均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很多情况下,一款应用程序存在10-15种缺陷。而黑客很可能利用这些缺陷劫持汽车,并通过远程技术控制汽车,借此实施犯罪,甚至把无人驾驶汽车当做武器。
试想如果黑客操控了你的汽车,他能够控制你的行驶方向,造成事故,引发城市拥堵,甚至绑架。而你却无可奈何,甚至连打开车门跳车而逃的可能都没有,只能任由黑客的摆布,听天由命。
如果出现事故,谁来负责
无人驾驶汽车除了面临技术层面的瓶颈之外,在法律层面上,也需要跨越一道坎儿。一旦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是汽车制造商还是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或者是负责交通维护的政府机构?在国外,尽管有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颁布,但涉及民事损害、个人隐私等问题,亦没有明确规定。所以要想无人驾驶在法律上得到认可,任重而道远。
所以说,无人驾驶汽车要想取代手动汽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障碍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安全问题、法律问题。最大的障碍或许来自人类本身的惧怕被控制,就像科幻电影大片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一样。
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为机器人设定行为准则。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驾驶电脑”该如何衡量车内、车外的生命,这绝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