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AT不约而同重视与大学合作?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微软、Oracle等海外科技巨头均在我的学校设有俱乐部,与学生建立常态联系,还会划拨经费支持学生做活动,它们与学校官方达成合作,均能拿到自己办公室。不过,彼时中国互联网巨头并没有类似合作,除了人人网因业务需要重视高校之外,我没有见过百度、阿里或者腾讯俱乐部,只有在校园招聘季节学生才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些公司。

我观察到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BAT正在加大『投资』高校的力度,不断丰富和加强与高校合作,力度比国外科技巨头大多了。正所谓无利不起早,BAT们纷纷重视校企合作,究竟是想看中什么呢?不难发现,不论哪家科技巨头与哪所高校展开合作,具体合作事项,大都可被纳入这两大范畴之内:人才和科研上。接下来先从这两个维度着手,来看看BAT在校企合作上做了哪些事情。

人才:做寻觅千里马的伯乐

百度:纵观百度校园刚刚发布的2015年校企合作盘点,不难发现百度一直强调自身的技术驱动特性,其研发投入比例和技术人才占比在科技巨头中也名列前茅,所以百度在校企合作中更重视技术人才,尤其是国际化高端技术人才的发掘和扶持。百度奖学金面向全球顶尖高校,获奖者均为优秀博士生,不乏来自常春藤名校留学生。百度还通过与高校展开一些联合课题来发掘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潜力学生,许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毕业前就被百度『抢』到手了。对于实习生和应届生百度有『松果计划』去养成。百度编程马拉松这类内部活动也开始向高校学生开放,以发现优秀人才。李彦宏每年选择一所高校演讲,或许也有出于抢夺人才的考虑。

阿里:阿里在高校人才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比较重视电商类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与百度重视技术尖子生不同,这类人才相对更多,且不需要出身名校,所以阿里与许多高校联合培养电商人才,在被称之为『淘宝大学』的义乌工商学院中,学生在淘宝店的『钻石』『皇冠』甚至可抵学分;另一方面阿里同样十分重视技术人才,尤其是启动大数据战略之后,阿里云开始去高校物色优秀大数据人才,阿里在十几所大学建立了『高校技术联盟』传播阿里技术,2014年开始举办大数据竞赛引导和发现大数据人才。总之,电商和技术人才阿里都比较重视,普通高校主要押电商人才,高等院校主押大数据人才,海归则不是很感兴趣。

腾讯:很早很早许多高校设立了『腾讯创新俱乐部』,现在已在数十所高校设立,用于鼓励高校学生创新。鉴于腾讯是产品型公司,不像百度和阿里那么强调技术,更强调创新型、运营型、策划型人才的培养和挖掘。腾讯在校园合作上有两个独立品牌,其中一个是T派,在高校做腾讯品牌传播的,做类似于公开课、夏令营、训练营、开放日之类的活动,让腾讯员工去给大学生做分享,或者邀请大学生参观腾讯,是一个桥梁作用。腾讯通过『T派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才计划』等方式去发掘优秀毕业生。整体而言,腾讯在高校人才上给我的感觉更接近当初微软等外企的风格。

小结:高校人才方面,BAT都十分重视,人才是高科技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道理大家都懂,但大家放心却各有侧重:百度尤其重视技术人才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高端技术人才的扶持和发掘;阿里则聚焦在电商类人才和大数据人才培养上;腾讯弱化技术,但强调人才创新思维,十分重视与大学生的沟通和分享。

科研:产学研三位一体化

百度:第一,百度让高校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之中,相当于给实践机会,比如反作弊算法研究;第二,百度是中国探索人工智能这类前沿技术投入较大的公司,正在跟高校一起去做一些前沿技术探究例如GPU计算、知识图谱;第三,百度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的竞赛来促进科研,比如百度西交大大数据大赛、寻找最美小镇大数据竞赛、百度之星编程大赛等比赛。

阿里:阿里举办大数据竞赛除了寻觅人才,还有促进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考量。除了竞赛之外,阿里校园合作还有这些科研方面的动作:面向高校开展阿里技术大讲堂传播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与高校合作进行开放式科研和课题合作;面向高校教师提供『访问学者』机会让教师亲临一线促进科研产业化;与高校联合完成创新研究项目并提供经费等支持;支持高校举办技术类学术会议增强交流。在科研上阿里依然十分重视大数据相关研究。

腾讯:腾讯校园合作十分重视科研和学术,不具备技术基因的腾讯选择了『少参与、多扶持』的方式。腾讯与合作高校联合承担863国家级联合科研计划;与清华大学等顶级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国内20多所高校进行互联网前沿技术科研;设立面向青年学者的『犀牛鸟』基金——犀牛鸟是腾讯校园合作的Logo,意思是腾讯与高校之间就像犀牛和鸟一样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上,腾讯是许多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大赞助商,去年7月底腾讯甚至包机将60多名学生和老师送到阿根廷首都去参加一个其赞助的人工智能大会,还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长期合作,赞助『CCF终身成就奖』等大奖。

小结:产业、学术和科研向来是不可分离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公司有高校研究机构不具备的大数据资源、服务器集群等必须研究环境;高校研究机构拥有大量聪明的智囊和前沿的理论,极具商业价值。所以,BAT的校园合作中,科研相关合作内容必然会是重头戏。百度对科研的支持更加『工程师』思维,注重科研向实践的转化,比如注重编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阿里在科研方面更注重大数据相关的扶持和引导;腾讯更像是一个『金主』支持者,主要是从资金、资源层面去支持高校、机构、协会做科研和学术交流。

BAT重视校企合作为了什么?

BAT纷纷成立了校园合作部门,这个部门是独立于校园招聘之类的行政部门、校园地推之类的业务部门的,并且还可能有自己的品牌,百度有『松果计划』,腾讯甚至还有自己的logo和品牌『犀牛鸟』,大家都拿了许多钱去赞助活动、去支持科研、去奖励优秀人才,究竟是为了得到什么呢?其实看完上面介绍,答案已经接近清晰了:

1、征兵站

BAT就像在前线交锋的军队一样,源源不断的补给和新兵是一个军队能够维持运转的根本保障,股市和业务带来了资金补给,高校则是人才洼地,堪称BAT的『征兵站』。

BAT每年都会进行规模盛大的校园招聘,尤其是百度在2015年还宣布停止社招,只搞校招,可见校园对于人才补给的重要性。同时高校人才还有可塑性强、藏龙卧虎等优点,这样百度可以去高校物色顶尖潜力技术大牛,阿里就可以去高校有目的地培养电商和大数据人才。通过深度的校园合作,即可去引导高校为自己和行业培养适合的人才,又能尽量早地与优秀人才建立连接,帮助企业与人才互相了解,做好企业品牌宣传,为日后抢人打好基础。BAT校园合作就像军队在各个地区的武装部一样,征兵时这类合作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2、军火库

技术为核心的智力成果,是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武器,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互联网中越来越重要的当下。BAT们鼓励高校去探索更前沿的技术,除了有望解决自身业务的一些难题,还可确保不错过下一波浪潮,大数据、VR、无人车、机器人之类的潮流来了,互联网巨头可快速进入——事实上,无人车、VR原型产品最初都是诞生于大学实验室之内。并且扶持科研、支持学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良性竞争,在外界看来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互联网巨头这样做可谓名利双收。

3、用户场

2015年底教育部《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2014年国内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3500多万学生,每一个都是互联网用户,并且许多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的重度用户,对于BAT而言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潜在用户群,况且现在BAT都非常重视年轻用户群。所以,通过一些校园合作,赞助某些活动之类的行为,可增大企业品牌在高校的曝光度,做一些耳濡目染的品牌熏陶,对于公司业务本身也是有利的。君不见饿了么、人人网等外卖业务就是从校园做起来了吗?

小结一下:

BAT正在将『校园合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搞比赛、奖学金、联合研究、赞助学术会议,都可被归纳为人才和科研两个维度的合作,这些合作直接结果便是促进了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和转化,帮助高校有更多资源和资金做科研,还能开阔视野,更早具备工程化、工业级的实践思维,同时帮助企业物色优秀人才、布局前沿技术,影响潜在用户,所以对于高校、学生和企业而言,是多赢的事情。BAT有着不同思路和侧重点,百度更擅长拔尖人才挖掘和技术类竞赛,阿里在云计算人才和科研上动作更大,腾讯则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和保障科研环境,但大家却殊途共同,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情。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luochaotmt)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28
为什么BAT不约而同重视与大学合作?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微软、Oracle等海外科技巨头均在我的学校设有俱乐部,与学生建立常态联系,还会划拨经费支持学生做活动,它们与学校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