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继今年8月1日滴滴宣布将收购优步中国,如今恰好一个月。至于具体双方磨合的如何了,还有待观察。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大并购之后,原本以为悲剧的易到却呈现另外一番新景象。
据艾瑞最新发布7月移动出行市场的数据显示,易到月度活跃用户已连续7个月保持稳定增长。易到7月月度活跃用户数涨至527.83万人,相较于去年12月,易到月度活跃用数据涨幅高达290%,其7月总使用次数为5211.11万次,相比6月涨幅达25%。
按照易到7月的月度用户总使用次数与月度活跃用户可计算出,易到用户在7月的平均使用次数为10次,相比6月平均的8.3次,上涨了20.5%。而据易到内部人士透露,其在今年8月份的数据会比之前的更好。
这一月度用户数据无疑表明,易到正处在一个上行的阶段,在移动出行领域存在着翻盘的机会。
记得就在滴滴刚刚宣布合并Uber中国的时候,有人戏谑易到一下跃升到老二的位置。实际上,根据艾瑞最新数据显示,易到7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达到111.87万人,比Uber中国高出了15%,而且是从5月开始,易到日活用户连续3个月超过Uber。也就是说,易到在日活用户这个维度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大,而不是因为Uber中国被收购。
从日活用户、月活用户和月度使用次数的连续增长,都表明易到平台对新增用户的粘性在不断增强。这一数据也与笔者此前的判断一致。
此前我说过,滴滴优步中国合并,并不意味着移动出行行业的竞争进入尾声。这就好比优酷土豆合并之后,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视频、腾讯视频等其他视频网站依然向前挺进,也发展得不错。
早在2012年,视频网站龙虎榜被优酷和土豆所占领,最终因为视频流量烧钱和价格战,各家亏损不断,2012年3月份,优酷收购土豆。最终一路前行,希望取得1+1>2的效果,最终,土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后来的发展现状则是,优酷合并土豆并没有统治网络视频领域,相反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视频、腾讯视频都并行前进。最后到了2015年,优酷被卖身给阿里。腾讯视频、爱奇艺依然成为网络视频的生力军。因为视频行业竞争的本质是内容版权,所以视频领域版权的价格战可以解决一时的竞争力问题,但解决不了视频平台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同样的故事正在移动出行领域发生着。通过艾瑞的数据,你会发现,易到依然向前挺进,也发展得不错。
Uber中国之所以被迫收购,自然是各项数据没那么坚挺,如果发展好的话,谁都不会选择被对手吞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Uber中国的业绩下滑,并被易到弯道超了车。
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易到能在经历一段波谷之后迎来反弹。这背后有两关键字:乐视力量和用户的新增量。也就是:一方面乐视力量的倾斜,另一方面,Uber中国被收购,从而支撑了易到的活跃用户、使用频次的高增长。
对于乐视层面,易到自去年10月加入乐视后,获得了乐视资本和生态资源的支持,使得原有优势被放大,最终实现了业绩增长。
具体举措上,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底,易到开启了系列100%充值返现活动,以及创新出充值送硬件、充值送会员等生态营销玩法,给用户提供“更低价、更高品质”专车服务的同时,给用户提供了更多惊喜感和附加价值,进一步拉高了新老用户的使用率和留存率。今年7月,易到又开启了全新的“100%生态充返”,易到将自身会员体系与乐视生态会员体系融合打通。
这些自然对易到的整体数据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而Uber中国被收购则对易到形成一层新利好。据了解,包括笔者和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重新启用了易到。因为很多用户担心,滴滴Uber中国必然被整合成为一家,以后只保留一家即可,就需要易到这样一个可选择的余地。特别是,如果滴滴一方提价或者打不到车,还有个易到来满足自身的用车需求。
总之,透过这一新数据的背后,易到向外界释放出一个的信号:其已经在乐视化道路上有所起色,只待步步挺进。
而且,滴滴和优步的合并使得中国出行市场将回归商业本质,疯狂补贴“烧钱”的时代将过去,用服务和品质赢得市场的时代正在来临,而品质和服务这一比拼关键点正是易到熟悉且擅长的领域。
要知道,移动出行领域中,易到起家就是瞄准接送机等高端人群,主打品质和服务,在专车行业内,经过几年的培养,易到在政企、商务白领等领域积累了一大批中高端用户。
市场就是一会河东,一会河西,如今一番角逐之后,格局东风正朝着易到这边吹来,接下来,就看起能否在新的赛道上角逐,并最终积小流而成江海了。
--------------------------------------------
本文作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