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在大语言模型创业遍地开花,AI热浪一波接一波的现今,Web3竟然在4月份突出重围,再一次回到大众视野,颇受关注。
究其缘由,有两件大事不得不提,一是蚂蚁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二是香港Web3嘉年华。
图: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
早在2017年,蚂蚁集团就开始积极布局Web3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可以说是中国Web3的领头羊之一,因此,蚂蚁集团在Web3上的动态可以算是Web3行业的风向标。
4月底,蚂蚁集团在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上亮出了不少技术层面的新布局: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宣布开源,全球开发者可使用蚂蚁链的跨链代码共建Web3开放生态;支持万级节点、十万级交易TPS性能,以及PB级数据账本存储与处理能力的大规模区块链开放架构HOU正式推出;与联通数科、紫光展锐合作的、基于新能源场景的可信基带芯片发布。
除了技术布局外,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也谈及了对Web3落地应用的思考: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
此前不久,香港成立了 Web3 协会,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担任会长,同时还启动了香港 Web3Hub 生态基金。
另外,香港还从政策上发力,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在2022 年年报以及 2022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重点提到了数字金融。
两件事情的背后都指向一点,中国的Web3,正在大步向前。
不过,中国的Web3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未来又会走向何处,依然值得深思。在蚂蚁集团数字开发者大会上,在听完不少专家学者和身处一线的企业家的发言后,我们将现在的阶段定义为,黎明前夜。
中国Web3,爆发前夜
Web3出现后,不少人将其定义为下一代互联网,并对此满是憧憬。
实际上,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憧憬着下一代互联网?
这还是源于互联网2.0的局限性。面对不断变化的数字空间需求,特别是像数据来源的繁杂、零散、复杂、多样、标准不一、缺乏信任等因素,人们迫切地希望下一代互联网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池程对此表示,驱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需求有三点,分别是避免垄断,科技向善;打破数据孤岛,开放共建;数据原生。
Web3恰恰能够满足这三点核心需求。从互联网2.0的“可读、可写”进化至互联网3.0的“可读、可写、可拥有”, Web3不仅具备Web2.0时代的社交、分享和互动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们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和合作。
如果要给Web3下一个定义,可以说Web3是下一代互联网架构上的升级,区别于现有互联网的状态。Web3分布式的整体架构,可以通过共识协议、智能合约来赋予新的互联网能力。
Web3的爆发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Web3爆发背后的原因,则是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数字货币的兴起。
将视角放到中国Web3之上,我们不难发现,国内Web3为什么会在近两年爆发,背后的原因包含技术、政策、产业生态以及大公司布局等。
一是技术基础成熟。近年来,中国在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身份认证等Web3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技术基础越来越成熟。
二是政策监管持续跟进。国务院等国家机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区块链等产业的文件,积极布局Web3技术发展、产业生态以及应用开发,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Web3相关产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探索实体经济在Web3下的数字化升级发展之路。
三是产业生态成熟。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相对完整,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具备与Web3技术结合的潜力,这将为Web3技术的应用提供广泛的市场空间。
四是大公司领先布局。中国的一些大型科技企业,如蚂蚁集团、华为、阿里巴巴等,在Web3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具备在Web3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国Web3黎明前夜,大公司已经开始为Web3生态繁荣做准备。
在这一次蚂蚁生态开发者大会上,蚂蚁集团宣布向全球开发者正式开源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以促进技术普惠与万链互联。
开源后,开发者可以使用蚂蚁链的跨链代码,共建Web3开放生态。
这也是蚂蚁链有史以来第一个开源项目。开源对于技术发展、应用落地、区块链标准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蚂蚁链技术总监闫莺说道:“从产业需求看,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跨链需要从标准出发,才能真正推动全行业走向任意场景、任意异构链的互联互通。蚂蚁链今天决定开源跨链组件,把蚂蚁跨链多年区块链技术沉淀和积累与开发者共享,一起共建行业生态”。
中国Web3,剑指产业?
中国Web3,需求端到底是在何处?在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上,不少人将这个答案指向了产业。
“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产业Web3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获得了真实利益的,甚至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更早构建成型。”蒋国飞认为,产业Web3的主要特征应当是让技术在产业中发挥真实价值、创造真实效益,助力实体经济。
为什么说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
抛开蒋国飞站在蚂蚁集团的立场来看,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虽然Web3技术在消费端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消费端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爆款应用,或者说,爆款应用也只是昙花一现。
Damus就是典型案例,即便是它出现后一时间风靡,但热度也仅仅只维持了一周。
放眼全球Web3应用生态,在Web3领域,目前主要的C端产品,包括:MakerDAO、MetaMask、Uniswap、OpenSea等,这些多是围绕NFT(数字藏品)和代币交易的搭建的,服务人群有限,且基本都是没有与实体经济映射的虚拟经济。
更重要的是,Web3在消费端炒热背后,不少项目被质疑“割韭菜”、“庞氏骗局”,在C端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另外,中国的消费升级虽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相对于欧美等国家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消费端Web3应用的推广和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一再加快,一方面,为Web3提供发展沃土,另一方面Web3驱动整个产业数字化进程。
Web3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提供支持,为传统产业带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具体方向来看,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使得数据能够被更安全地存储、处理和共享;跨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平台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产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基础。
池程对此表示:“数字化的发展,对我们身份的互信,包括资产的可表达、数据的可确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现在互联网无法实现的,Web3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可以说,在产业端,Web3技术的应用空间更大、需求更强。
不得不承认的是,池程的这一观点也是站在蚂蚁数科的角度来谈。对蚂蚁数科来说,To B场景下的Web3或许意义更为重要。
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的科技商业化板块,聚焦融合多项科技能力,助力产业协作数字化。
目前,在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可信计算架构等围绕数据确权流通、数据价值挖掘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据介绍,过去四年,蚂蚁数科打造了一整套芯、端、云、链可信物联网的平台底座。在这样的技术能力之上,它开始与各类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去连接线下各类可信资产,并为这些资产提供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数据增值服务。
在会上,蒋国飞也表示,产业里面的Web3是实实在在的。如此来看,这句话用到国内Web3现状来看也不为过。
结语
Web3技术的爆发前夜已经到来,它将成为下一个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量。
同时,Web3技术的落地场景将会在产业端,它将为传统产业带来更加高效、透明、可信的服务,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Web3的技术基础已经逐渐成熟,包括去中心化、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身份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完善,已经为Web3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政府和企业对于Web3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创新实践层出不穷,这些都为Web3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Web3技术在中国市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爆发。
但是,各种Web3应用场景正在逐步落地,比如数字货币、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等,这些应用场景的出现已经为Web3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Web3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如此来看,可以说,中国Web3已经走到了黎明前夜的阶段。
尽管,现阶段中国Web3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应用上的挑战。
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Web3的爆发已经势不可挡,未来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