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据显示,仅中国市场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就有2亿台,每年的销量达到3千万台,养活了2000多家厂商,最大的雅迪最近三年平均年销量在300万台左右。由此不难看出电动车市场的巨大。尤其是最近两年来,随着智能电动车概念的提出,创业者蜂拥而至,再次将电动车行业推至风口。从3月份开始,云西游、逗哈等电动车密集发布,行业火热可见一斑。除却新晋的创业公司,传统电动车豪强厂商雅迪、爱玛也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动车产品,一时新贵豪强云集电动车行业智能化的风口,展开了残酷的占位起飞之争。
行业渐热,智能化成趋势
据高德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已经突破了1.63亿辆,成为全球第二。对于城市交通而言,私家车显然是低效的。运营车辆的日均出行里程约210公里,而私家车日均出行历程仅20公里,这意味着每多一辆运营车辆将相当于增加10辆非运营车辆,私家车的持续增长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日益严重的拥堵,不仅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还加重了环境污染,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于是绿色新能源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电动车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工具来代替汽车。这是市场的增量方面。
另外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这直接导致了用户对电动车的功能性与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电动车的简单代步功能,更是旨在通过电动车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电动车为载体彰显自己的生活品位与个性。就现有2亿台的市场存量来看,电动车更新换代的变量市场也是足够庞大。当然这也是目前这一波智能电动车潮来临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创业者看到了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的颠覆机会,传统电动车厂商也看到了电动车智能化的庞大市场,所以市场上,不仅有云西游、逗哈、等创业公司发布智能电动车,传统厂商如雅迪也都在智能电动车方面有很深的布局,其刚发布的新品Z3,就打出了“更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宣传口号。而这一切都证明,电动车行业逐渐火热,智能化成发展趋势。
两轮电动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就目前电动车行业创业公司公布的资金使用情况来看:20%左右用于产品技术研发;15%到20%用于扩充产能和物流配送体系;将近50%,用于打造品牌化和个性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剩下10%到15%用于用户社区运营。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两轮电动车也许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近一半的融资资金投入到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近20%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客观地反映出了两轮电动车的进入门槛之高。
技术研发层面,以创业公司和传统电动车厂商对比就可看出,创业公司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几乎是从零起步,更谈不上技术、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积累;而传统电动车厂商以雅迪为例,其不仅与专门开发和制造尖端电动两轮车的美国公司 Lightning Motors 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及开发高端产品,截止到目前,雅迪在中国持有合共664 项专利,其中 15 项为发明专利、270 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及 379 项为外观设计专利,而 48 项专利申请正待审批。
在销售服务体系方面,新进入电动车行业的创业公司多以电商渠道为主,无法在售前、售中、售后的整个服务体系中给予用户一致化体验,这是因为很多环境并不受其控制。而像雅迪这种传统电动车厂商则具有传统优势,雅迪在全国布局了8622家的终端门店,不仅让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亲手触摸到产品,感受产品的品质,还可以在用户的电动车遇到故障时及时提供免费上门服务。甚至为了保证并提升这种体验式服务,雅迪不惜豪掷8亿来布局提升线下门店的体验式服务,继续加强其售前、售后服务方面的优势。
创业公司胜算几何?
电动车行业的创业者在回答自己为什么做电动车时基本都一致表示,目前电动车的制造水平极低,还在解决有无问题,能用不能用的问题,远远没发展到用户体验的层次,国外的一些电动摩托车,则是高端路线,高档摩托车的替代品,国内销量几乎为零;从技术和市场角度看,电动自行车的行业态势甚至比当年雷军搞小米手机还要乐观。他们都一致地认为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的颠覆空间,就像小米颠覆智能手机市场一样。但遗憾的是现实并非如此,以雅迪在香港上市为例,传统电动车厂商的优势正逐步扩大。
首先,雅迪的上市,为其品牌迈向高端提供了背书,成为中国制造的成功转型代表,收获消费者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肯定。也让其在品牌知名度方面远远超过了目前那些打着智能化标签的互联网电动车品牌。
其次,上市背后募集的资金,将有助于以雅迪为代表的传统电动车厂商,在技术研发,渠道建设,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等几个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拉大对创业公司的优势。让用户第一时间感受到新品的功能亮点,体验到产品的品质提升。
最后,传统厂商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了很远。拿最近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雅迪而言,其国内网络覆盖接近全部行政区域,由中国超过1,700名分销商组成,国际销售已覆盖66个国家。这一点是创业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尽管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热度渐增,智能化的变革大潮袭来,但并不是谁都能成为弄潮儿,从业内的现状来看,反而对传统电动车厂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作者:何帅 微博:@小编也疯狂 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id:xiaobianyefengkuang)专注科技硬件、互联网分析评论、电商研究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作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