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在7月13日的直播首秀,俨然又成了直播行业风头正劲的最新例证。但在这场直播的数据中,却折射出整个直播行业的技术尴尬。
Papi酱首次直播的数据,在一直播官方微博上有集中显示:“papi酱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459.7万人,累计围观超5800万次,获得超过9969.6万个赞,一直播站内打赏高达6318840个金币,为全网最高打赏。”
这里头有个数据很令人费解,既然最高同时在线459万,为何累计围观超过5800万次?难道在这场1个半小时的直播中,观众前前后后换了10几批?如果是这样,那Papi酱的粉丝耐心也太低了些吧。
事实上,这都是因为直播的卡顿所导致。因为直播太卡,所以粉丝经常掉线,然后重新登入,这样就多贡献了一次围观。从最高在线和围观比来看,Papi酱的首次直播相当卡,平均每个用户至少掉线10次。如此高的掉线率,让微博CEO王高飞事后也感叹说,几百万人看这么多次,可见直播卡顿。
这正是Papi酱折射出来的直播行业之尴尬,卡顿已成为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
Papi酱首次直播为什么会卡?
照理来说,Papi酱首次直播这是件大事,无论是对于Papi酱个人团队,还是对参与直播的平台来说,这都是爆点的事件,不但可以进一步增加Papi酱的个人品牌,也能大大提升平台的流量和活跃度。为什么这些直播平台就不“用点心”,反倒让直播这么卡?
这其实是错怪直播平台了。Papi酱直播时数百万人在线,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直播平台上,都是很高的高峰值。而直播平台的带宽储备,不可能按照峰值来准备。就好比春运时火车总是不足,但你不能按春运时的运量来买火车和修铁路,那样势必造成平日的闲置,是极大的浪费。
Papi酱直播中的这种“非理性流量”普遍存在于各大平台之上,也是直播卡顿的一个重要原因。熊猫TV的CTO黄欢曾对媒体说,直播平台经常在直播前一天才能确定明星第二天的直播,只能在数小时内,预估出直播流量和时间长短,准备扩容,有很大风险。
不要小看几百万人的直播流量成本,这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一个数字。就行业平均水平而言,在线人数每达到百万人,直播平台每月仅带宽费用就至少要花掉3000万元左右。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家直播平台,有实力常备500万人的直播流量。
带宽成本导致直播行业普遍亏损
而事实上,带宽成本高企,已经成为直播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夸张点说,带宽成本扼住了行业的咽喉。
微博ceo王高飞曾公开算过一笔账:“直播的流水差不多要做到一个月2亿或者3亿以上才会有利润。微博目前直播的成本会比短视频贵。如果明星在微博发起直播,一个用户一天大概2 块钱的带宽成本,假如有20万人在线,一天成本是40万。而现在靠卖广告给这20万人是赚不回来40万的成本的,除非有其他一种新盈利模式。”
但目前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却难以令人满意。目前直播平台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主播打赏的抽成,此外,广告、电商、游戏也是目前直播平台的重要营收路径。但是,由于同质化严重,用户对直播平台的忠诚度极低,用户流动性极高,直播平台的收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自然很差。
再加之同样不菲的内容成本,和推广成本,目前直播行业亏损是普遍现象。这也导致整个行业的成长度不够,基本都处于创业初期阶段。此前有业界的一篇报道曾统计过,现在90%的直播平台还处于A轮及A轮之前,处于天使融资的在30%左右。
技术或成决定胜负关键因素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谁才能笑到最后?一直以来,业界认为是内容和品牌决定胜负。但从目前来看,可能技术才是关键因素。
原因很简单,直播的内容同质化极为严重,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必将基本完全趋同。此前,直播平台将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超级网红身上,希望能够招揽尽可能多的网红至自己旗下。但此次Papi酱的直播,却是在八大平台同步播出,这说明真正有个人品牌力的网红,并不乐意受制于任何一家平台,更有可能会进行多平台的内容分发。
因此通过内容来致胜,在目前看来还缺乏真正的说服力。这种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或许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而事实,目前很多直播平台背后的技术公司,都已经在重点攻坚这方面的技术。星域CDN的研发副总孙小滨日前就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星域CDN目前已经通过在无限节点布局能力、复杂网络应对能力和精准调度能力等三方面的技术进步,成功实现了卡顿和延迟的大幅度降低。目前星域CDN的并行传输技术,已能保证直播内容流畅度达99%,同时还能保证首屏打开时间,将播放的中断率降低50%以上。
此外,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调度能力,星域CDN能将直播的卡顿率降至1%,而目前行业的平均卡顿率在4%左右。
毫无疑问,这种高水平技术能力将会给视频平台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试想若是在Papi酱的直播首秀中,有平台能不卡不顿,流畅观看,那么Papi酱的粉丝们会做出什么选择,难道还不清楚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