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汽车电商市场,最火的莫过于二手车平台,一个是优信二手车,凭借《中国好声音》的鬼畜广告深入人心;一个则是瓜子二手车,地铁、公交、电梯也是随处可见的广告。
相比二手车平台的高调,新车平台则尤为的低调,交易额过百亿的车风却几乎不为外界所道。而这家公司成立不过两年,已经获得多轮融资,正走在成为国内最大汽车分销平台的路上。那么,车风凭什么呢?
1、效果营销,超低的营销成本
二手车和新车平台之间的反差,其实与业务模式的不同有关。二手车连接的是C端买家和卖家,需要不断地通过广告吸引流量,只有卖家和买家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能够建立竞争壁垒。而新车平台则仅针对C端买家,目的是把车卖给这些用户,只需要引入一端的买家即可,烧钱砸广告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
在跟车风CEO王作梁闲谈中了解,2015年车风卖出了74486台车,全年交易额106.90亿元,全部都是通过精准营销获取,单笔交易的营销成本约为500元,在行业内属于成本最低的一家,也是车风的竞争优势之一。
王作梁认为,与其烧钱砸广告不如让用户买到真正便宜的车,用户买到了便宜的车,享受到了好的服务,自然会口口相传带来更多用户。毕竟汽车跟其他商品不同,三五年内才可能产生复购,降低营销成本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尽管获得了数轮融资,但车风依然以效果营销为主。
2、闭环交易,把用户抓在手里
新车电商平台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轻资产模式,本身不销售汽车,而是帮4S店导流;一类是重资产模式,跟厂商和4S店合作,帮助他们进行分销。国内的汽车电商平台以导流为主,而车风则属于重资产的分销模式。这是一条相对更难的路,对于资金的占用很大,所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但自身的掌控力会更强。
在王作梁看来,导流是没有未来的,必须形成闭环的交易。
导流模式非常的简单,用户在网站上看好车了,网站引导用户去相应4S店,用户则与4S店直接交易,交易完成网站可以获得佣金,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的风险。不过,网站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包括定价、售后等都由4S店决定。
车风的模式则是从厂商获得车源,具备完全自主的定价权,想卖多低的价格都没问题,这也是车风能够保证低价的原因。至于交车、售后等服务环节,车风则选择相应4S店进行合作,保障用户能够获得同等的服务品质。
闭环交易的优势在于,用户牢牢掌握在手里,不只是一笔简单的交易,而是真正成了自己的用户。而打造闭环交易并非易事,一个要求用户规模大,一个要求资金规模大,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何车风在2015年密集融资之缘由,因为其需要资金来建立规模优势,从而树立自身的竞争壁垒。
3、车型包销,低价优势的根本
据我所知,车风从2014年底开始做专场活动,销售的价格比出厂价低非常多,而这些车型都是车风包销的。包销的模式是直接从厂家大批量采购,一次采购数千台的某款车型集中销售,在价格上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何车风能卖低价的原因。
车型包销至少有几个好处,一个是能吸引大量的用户,汽车是大宗商品,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很高,很容易就能达成交易,并形成用户间的口碑传播;一个是能保持低价优势,集中采购可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再利用互联网的效率优势,从流转效率中获得收益。
这也是建立在用户规模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就很容易把库存砸手上,使得流转效率变得更低。一开始车风也是夹缝求生,帮4S店和厂商卖卖库存车,也是通过一定积累才进入车型包销。同时也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没有钱也就没有能力去包销,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事,少一个环节都不行。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看到的。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车风能获得资金的亲睐,能够在交易规模上飞跃,靠的肯定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整个团队的战略、执行等等。整体来说,这家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太低调了,跟他们的体量完全不成正比。不过,类似的公司其实也不少,包括在香港上市的科通芯城,也在短短几年时间突破100亿。
在喧嚣的互联网创业领域,除了满大街的吹牛皮的,还有很多在闷声做事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