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养膘的季节,多吃少动的日子正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减肥乏力,相当苦恼。其实,季节更多的是一种借口,近些年来,国人肥胖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据了解,中国目前BMI【BMI=体重(kg)/身高2(m)】超过28的肥胖人群已经突破1亿的关卡,超重人群总数超过人口的40%,成为紧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肥胖国度,而且年轻人群成为肥胖大军的主力部队。
大多数人虽然一边自责懊悔,一边继续过着关不上嘴、迈不开腿的“腐败”生活,但他们对减肥的需求和热情从未淡化,甚至在不断攀升。这也就促使了减肥业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减肥方式弊病过多:效果差、安全性低、过程枯燥、小门小店为主等问题难以规避,用户参与度低,商业模式单一。这时候,减肥APP开始“侵入”大家的手机,试图以一种更“洋气”、与时俱进的方式(互联网+)来改变大家的减肥消费观念,聚拢并解决大众的减肥需求。
这些年来,互联网+波及到的减肥产业,动作频繁,已经小有规模。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7月,中国移动健康细分领域中,减肥健身类APP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500万。而且,在资本方面,减肥APP的魅力也在不断增加。如下图所示,从2013到2014年,中国移动减肥产品的融资数量出现了高速增长,资本重视程度一下子提升;而到了2015年,资本的热度有增无减。例如“爱瘦”、“肉肉”相继获得了数百万天使投资;Keep冲到3轮融资等等。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不过,虽然国内的减肥APP数量很多,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产品,整个行业正处于小角色们各自探索、互相模仿的混乱阶段。尤其是在商业化的探索方面。像燃健身,莫比健身,超级减肥王、减肥瘦身等市场上一大片的同类产品,都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鲜明的产品特色,商业化程度不高,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减肥APP们的商业探索步履维艰
对减肥类移动产品来说,对商业化的需求直接、明显,商业模式应该较为清晰。但是,中国减肥APP的商业现状却是相反的:尽管有清晰的商业空间,但中国移动减肥市场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市场认可度低,用户消费习惯很难培养,商业变现步履维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现有的价值用户稀缺,用户对APP减肥模式的接受度低,商业化实现没有过硬的基础。
商业的核心是人,任何商业变现实现的基础是有足够多、黏性强的用户群体,且这些用户都应该是价值用户,即需求旺盛、对商业对接接受度高的用户。但是当下移动减肥市场并未出现体量大的产品,都是正在增长的阶段,用户不够稳定,与商业化定位契合的用户少。据相关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中国移动减肥用户职业分布特点不突出,中低收入人群比例较高。这就使商业投放无法精准定位,而且用户消费能力也不是太高,商业变现偏弱。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因此,没有有价值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产品体量,减肥APP的商业变现就显得缓慢和吃力,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达到。而目前国内产品普遍缺乏这些条件,还需要在竞争中打磨。
二是现有的商业模式各有漏洞。
目前,国内减肥APP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O2O模式、电商模式、自营课程/会员模式及广告模式。
广告模式盈利能力比较弱,需要一定的用户流量和精准的数据算法技术。
电商模式和O2O模式是最为直接的商业变现方式。二者都是属于大行业的细分领域,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们必须要面对来自电商巨头和O2O大平台的竞争压力,缺少明显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
而且,电商模式还面临着减肥药物的安全和监管问题,以及达到一般电商平台需要的物流、售后等条件。而现在一些减肥APP的电商版块管理混乱,安全性差,居然还掺杂着很多普通服装和饰品,没有明显的辨识度。而O2O模式本身的盈利不高,多为与线下健身机构合作,这就需要强大的资源和合理的优惠幅度。
电商模式和O2O模式,除了供需双方,还需要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参与密度,才能保持用户活跃度,体现产品价值。任何一方达不到足够的参与度,均无法形成有效稳定的发展,参与用户均会流失。
自营课程/会员模式目前来说是最能获取用户信任度的模式,企业自己出售减肥课程,连接线下班,是实打实的存在,和传统模式跨度不大,用户容易接受。但是这种模式就需要强大的资源和实力,一般适合大型的减肥或健身机构自己推出移动端。主要的收益依旧是来自线下课程。
三是产品本身无法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用户是不会花钱在没用的产品和服务上。
对肥胖人群来说,最直接、真实的需求就是减肥成功。对减肥产品来说,帮助用户减肥成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据了解,国外移动减肥APP重个性化产品设计,轻信息化内容整合。而国内产品则多集中在对减肥知识的普及上,较少涉及娱乐功能方面。减肥方法集中在食疗,而减肥工具方面多以记录和热量查询为主。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现在的网络上免费的减肥知识、案例、指导满天飞,但真正能被用起来的却不多。而且主打资讯类的产品商业变现不易,相当于绕了一个远路,其实根本无法满足用户的减肥需求,很难达到用户期望效果,用户自然也就不会花钱做没必要的消费。
而且,有调查显示,有44.0%正在减肥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的减肥产品的效果是一般的;22.0%的人认为比较明显;20.0%的人认为没有。
所以,用户最在乎的莫过于产品效果,即使是APP这种新颖的产品形式也是一样。要让用户掏钱消费,先要提高APP的实用价值,然后才能引导用户进行产品的可持续使用并产生价值消费。
几点建议
前面的分析其实已经提到了几点不足和改进方向,这里再简单提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引导用户消费。不然用户会只拿app做体重记录而不是按它的方案,这样工具性抢了风头,实现商业变现困难。
其次,利用社交传播将产品推广出去。可以借助大的社交平台,实现打卡功能或者内容成果分享。增强产品品牌影响,为商业化做铺垫。
第三,增强用户互动。减肥APP上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逆袭的案例,但是显得不够真实。目前常见的几款APP上面的社交方式也多为内容状态的呈现,互动性弱。产品可以考虑让成功案例不是通过图片和文字呈现,而是以案例人物为核心,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增加用户的期望值和案例的真实性,提高APP的用户信任度。即可以不断吸引新用户,又可以留住老用户,关键是还能为商业发展铺路。
总之,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上升,移动互联网减肥模式逐渐会成为最受追捧的减肥方式之一。减肥是刚需,也具有很大的商业空间,商业模式较其他产品比较清晰。但是要快速实现与用户的连接,保持稳定的变现率很难,国内减肥APP们前路漫长。
以上内容为百略网原创,首发于百略网(www.ibailv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