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据路透社报道,打车应用Uber表示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为买家配送小米最新旗舰手机小米Note。
Uber成立于2009年,短短六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性的打车应用公司,为了以最快速度抢占市场,Uber甚至不惜成本给予司机补贴,虽然盈利上尚处在亏损的状态,但是Uber却颇受资本市场的亲睐,最新估值高达500亿美元。
而一向以“专注、极致、口碑、快”著称的小米发展速度亦是惊人,重视销售渠道的小米仅仅用了5年时间一跃成为国产手机领航者,最新估值450亿美元。今年以来,国产手机出海成为大趋势,而小米也把目标指向印度、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Uber和小米一个做打车应用,一个做手机,两者看似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那么他们为何在东南亚走到一起了呢?
Uber:寻求变现模式
Uber可谓是史上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2009年由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UBERUBERKalanick)和格瑞特·坎普(GarrettCamp)成立,一年后,Uber就获得加州硅谷一群超级天使投资者的创业投资资金挹注。2011年初,Uber获得了来自创投公司Benchmark以及投资者高盛、MenloVentures和杰佛瑞·贝佐斯等共计4950万美元投资。
2012年Uber开始进军海外市场,首先进入伦敦市场,之后步入台湾、香港、西班牙以及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截至目前,Uber凭借其雷厉风行的“闪电战”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打车浪潮,关于Uber的新闻总能上媒体头条,一方面是因为Uber的这种模式处在很多国家的政策边缘,难免引发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Uber已然成为一家在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公司。
Uber能够如此闪电般的迅速扩张缘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Uber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一款打车应用,而是“为乘客提供一种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Uber通过和出租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甚至私人签署合同的方式,让车主通过Uber接收订单。用户可以通过走优质服务路线的Uberblack服务订到凯迪拉克、宝马、奔驰等豪华私家车,自己并不拥有任何车辆的Uber却擅长整合各类资源。第二,Uber的服务要比其他的打车软件更上档次,叫车时间段,司机的整体素质要更高,而且Uber总能精准切入到用户需求的痛点,实时满足和人、车、物的流动,使车子效用最大化。
其实,Uber的战略模式很清晰:前期尽可能大地战略市场,获得用户,并赢得用户不错的口碑。为了打开中国市场,Uber推出的巨额补贴措施使得其在中国实现爆炸式的增长。从盈利方面来看,Uber始终入不敷出,一直依赖融资维持生存。而且,仅仅依赖融资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寻找到合适的变现模式才是Uber成功的必经之路。举个例子。陌陌是如今国内除了QQ、微信之外的第三大社交软件,但在去年赴美上市之前,公司都始终未找有效的变现模式,但是,上市之后,陌陌通过礼物商城服务、付费表情服务以及游戏于今年第一季度获得首次盈利。
那么,对于Uber而言,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变现模式呢?
笔者将Uber的变现模式定义为:“移动电商+快递”的商业模式,这张模式就是用户可以通过Uber平台直接下单,比如快餐、电子产品之类,然后通过Uber可以很快送货上门。而且,Uber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今年6月份发给投资者的一份信件表示,Uber服务在中国的日用户量几乎达到100万。当今时代,“得用户者的天下“的宗旨始终不变,基于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之上,Uber选择”移动电商+快递”模式从分利用了Uber自身的优势,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变现模式,所以,此次Uber选择与小米合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并且有可能成功。通过Uber,用户可以通过Uber平台网上下单,并直接把手机送到家,非常方便快捷。
其实,Uber和小米的这种“移动电商+快递”的商业模式不是第一次,去年年底,西班牙法院在收到马德里出租车司机联合会的上诉后,对Uber下达了禁令。但是,Uber并没有放弃西班牙市场,在其官方博客中,Uber一方面表示对这一裁决将会上诉,另一方面透露它将“与西班牙政治家合作,开创一个现代经济框架,让Uber和共享经济永驻西班牙”。而Uber新推出的送餐服务UberEats就是是该“框架”的一部分。
可见,Uber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变现模式,UberCEOTravis在接受《Fortune》采访时表示,Uber未来的业务是“用户需要的时候Uber马上满足他们的愿望”,而且要求采取的方式要多样化。从宏观来看,Uber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移动终端,并且免去了快递流程,不得不说这种”移动电商+快递”模式高效利用资源,非常节省陈本。
小米:借力Uber开拓海外市场
在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里,小米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仅次于三星、苹果和联想。2014年,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5770万部,同比增长超过200%。小米估计,2015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为8000万至1亿部。然而,小米的销售正在“撞墙”。《彭博商业周刊》7月刊文称,今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这已经给中国国内外智能手机厂商的业绩带来了明显影响。
7月2日,小米CEO雷军表示,201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70万部,同比增长率仅为33%。尽管许多智能手机厂商都会为这样的增长率感到高兴,但对习惯于三位数增长率的小米而言,这样的增长速度太慢。彭博Intelligence的分析师指出,小米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本土市场“正逐渐饱和”。
所以,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国内手机厂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米自去年7月进入印度市场后,凭借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产品大受欢迎,不到5个月时间里就在印度卖出了100多万部。根据IDC的一项市场调研报告,小米在去年四季度获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4%的市场份额,成为印度市场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而且,印度的手机市场潜力巨大,据IDC测算,印度今年智能手机销量将在1.2亿部,但相较12亿多的人口总数,普及率仅为10%。
然而,印度只是小米出海的首站,逐渐走向全球才是小米的终极目标。据《印度商业标准报》3月10日报道,自2013年8月小米聘用前谷歌Android高管雨果巴拉担任其全球副总裁后,雨果巴拉明确表示小米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富裕的西方国家,而是如印度、俄罗斯、印尼、拉美、泰国等注重性价比的地区,在这些市场,小米能够复制在中国取得的成功。
其实,手机出海难免会面临诸多阻碍,比如本地化、专利、销售渠道等等,东南亚地区的电商发展不及国内,渠道是限制小米在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Uber早在2013年就登陆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市场,至今已经有比较稳定而且巨大的用户群体,小米选择与Uber联手,一方面为小米拓展海外市场丰富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由于Uber庞大用户基数,也扩大了小米在东南亚的知名度。而对于Uber而言,与小米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变现方式。总之,小米与Uber强强联合,是一次互利共赢的明智之举。
结语
小米与Uber的联合是移动电商的全新商业模式,但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能否赢得用户的认可,还有待市场考验。
本文为百略网(ibailve.com)作者硬件再发明(微信公众号:hard1024)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