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又一次裁员,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仅剩0.4%的老牌手机厂商黑莓被收购传闻再起。如今黑莓的员工仅剩7000人,而在三年前这一数字为16000。员工的大幅减少成为黑莓应对危机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自救手法。
曾经是手机用户的宠儿,甚至拥有一众铁杆粉的黑莓在2015财年里,仅出售130万部智能手机。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权威机构Gartner称今年将不再单独统计黑莓BlackBerry OS的市场份额,改为并入“其他”(Others)一栏。黑莓的未来看起来一片黑暗。
有消息称,巨头微软已找到德意志银行和高盛对收购黑莓进行初步评估,涉及金额或在60亿-70亿美元之间。之所以如此积极,可能是因为黑莓在安全软件方面出色的表现会为微软吸引更多企业顾客,扩大其在移动领域的市场份额;黑莓强大的专利组合同样是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黑莓重视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未来将在这些国家有良好的业务增长也是吸引微软的一大理由。
另外,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们也盯上了这块“肥肉”,包括华为、联想、小米等等一众在手机行业做的风生水起的后起之秀。
其实,收购之事在手机行业如家常便饭般常见,这些大牌都被收购了!
1.微软收购诺基亚
微软在2013年9月2日以总价71.7亿美元收购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业务及专利许可证。但是被收购将近2年的时间里,微软却并没有凭借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好成绩,反而随着时间越长,这一收购计划的负面影响越大。在上个月提交的监管报告中,微软方面称“手机硬件”部门在第一季度出现亏损,更表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买贵了!”
2.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1年被谷歌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短短三年后,奄奄一息的MOTO移动就被转卖给中国的联想。中国手机品牌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借助当地人熟知的品牌打开市场是最合适不过的做法。在此方面,联想已经很有经验,早在2005年,联想便收购IBM全球PC业务,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如今MOTO在联想的加持下,已经正式重返中国市场,尽管国内的手机品牌竞争激烈,但是相信拥有众多专利技术的老相识回归加上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倾情合作,还是在怀旧的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3.TCL收购Palm手机
TCL在今年年初宣布完成对Palm品牌的收购。Palm手机以其独特的WebOS(网络系统)闻名,于2014年被转卖给TCL。此次TCL收购的仅是Palm的品牌和商标持有权,并不涉及专利技术。之所以要收购Palm,TCL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用低价买大牌,提升TCL品牌度;二是打开国外中高端市场。在收购Palm之前,TCL拥有阿尔卡特手机品牌,此手机的主要用户为中低端人群。Palm以前曾以PDA行业的苹果自居,吸引到一批高端用户,所以可以弥补TCL在国外中高端市场的短板。
那么,黑莓未来被几大厂商收购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1.微软:80%
微软目前是收购黑莓最积极的一家公司,已经对收购黑莓进行初步评估。被这样一位有钱任性的行业老大收购,黑莓似乎也算是找到了好下家。不过奉劝黑莓还是谨慎为妙,看看诺基亚的现在没准儿就是你们的将来。微软一心一意想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你来了也只是把专利送给人家,然后就会把没用的空壳子随便找个下家卖掉,一个曾经那么优秀的品牌就这样被毁了总是叫人不忍。
另外,据以往的资料来看,微软应该不会提供很多溢价收购黑莓。前不久因为不接受salesforce董事会的报价,收购salesforce.com一事就宣布告吹,微软虽然有钱但是看起来却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儿啊!
2.小米:60%
众多的收购方中,小米的意向应该是最强烈的了。小米近两年在中国手机市场可谓风光无限。根据资料,2014年底其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金,2015年1月5日,小米CEO雷军曾在一封致员工信中晒出小米2014年业绩,称小米公司共销售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虽然不差钱,但是因为缺乏专利技术,成天被人嘲笑“苹果复制者”,在国外市场也不能大展拳脚,时不时还要提防那些“专利海盗”的起诉,面临倾家荡产的窘境。所以雷叔可以把握这次机会,拿下黑莓,这样可以迅速进入北美市场,扩大小米的业务增长。
3.华为:20%
华为的专利比小米要多得多,在海外市场的经验也比小米多(毕竟人家是在美国打过官司的),所以收购黑莓的需求要比小米少很多。在2013年的时候,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曾明确表示:不会收购黑莓等手机厂商来拓展市场份额,“我们只想依靠自己”。
两年过去,华为对黑莓的态度会有所转变吗?答案看起来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从今年起,华为要用自己的品牌销售手机了。众所周知,中国手机生产商进入美国市场是难上加难,所以大多以贴牌生产赚取低额利润,规模大一些的企业则采取并购或合资的方式。但是华为要创造历史,成为第一家采取品牌战略打入美国市场的公司,这也就是说今后华为的重点都集中在自己品牌的推广建设上,所以应该不会再有多余精力收购黑莓。
4.联想:10%
联想近几年拿下IBM和MOTO移动已耗费不少真气,最新数据更显示联想的移动业务亏损3.7亿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暴跌,下降幅度达22.1%。所以在短时间内联想再次收购其他企业的可能性不大。有趣的是相同的话题,杨元庆在去年已经回复过记者一回:“你觉得我们现在还需要再收购黑莓吗?联想刚完成两笔大交易,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收购的可能性和机会,但短时期内关注点还是在整合。”
即使被收购,黑莓也看不到未来
前车之鉴,看过那么多也曾在行业内风生水起、称霸一时、被人们喜爱过又被无情抛弃了的大牌手机,相信各位看官心里也有数,不管被再好的企业收购、被再高的价格收购,那也只能算找了个好一点的后妈。企业都是一切以利益为准绳,你能挣到钱我就养你;不能挣钱,对不起,直接就把你抛弃掉了好不好?不光要把你抛弃,还要拿走你身上最重要的器官,才不会管你的死活。
唉!看来无论如何,黑莓都不会像以前一样了!
本文为“财经新知”(caijingxinzhi)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为“财经新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