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略网特邀作者搞机哥(微信号:gaojigg)
最近,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将在2015年IPO的消息可算是不绝于耳,这对目前挣扎在可穿戴设备的创业公司,可算是一条好消息,可穿戴设备从它诞生之日起,这块细分市场的实用价值一直倍受质疑,Fitbit的上市,至少证明了可穿戴设备是受用户欢迎的。
成立仅7年的Fitbit公司目前已经在健身追踪设备市场上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Fitbit 在全球48 个国家中一共拥有 4 万个可以售卖产品的地点,而且根据 NPD 在 2014 年第三季度对于健身追踪设备调查的市场报告, Fitbit 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 69%,远超排名第二的 Jawbone 所占据的 14% 的份额。在智能手环这块细分市场,Fitbit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该公司去年的估值已经超过3亿美元。
看似无比风光的Fitbit,实际上危机早已十面埋伏,上有Apple Watch的威胁,后有Jawbone的追赶,Fitbit在产品功能创新的滞后,外观设计创新上的保守,都不的不让人担心Fitbit明年的局势。
Fitbit是苹果的"眼中钉"
可穿戴设备市场变幻莫千,Apple Watch的推出,是Fitbit面临最强大的敌人。
在 9 月,苹果召开新的发布会之前,《金融时报》引用了市场分析机构 Forrester Research 提供的数据表示,当时还被称为iWatch 的苹果智能手表首年销量将可达到 1000 万台,这个数字比目前市场上所有智能穿戴设备的销量总和还要高,包括耐克公司旗下的 Fuelband、三星的 Gear 以及由 Fitbit 和 Jawbone 打造的类似产品等等。当时,投行摩根士丹利对这款手表的首年销量的预测为 3000-6000 万台。
在10月份,曾经在苹果商店上架的Fitbit被苹果逐出,其人猜测是"Fitbit不愿意将Fitbit手环数据导入iOS8里的HealthKit,"这在搞机哥看来绝对是冠冕皇堂的理由。Apple Watch的推出,是要改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格局,苹果为了证明自己的影响力,拿Fitbit开刀杀鸡儆猴也是能够理解的事。
Fitbit的高端产品与Apple Watch只相差100美元,在其功能、外观设计上也并无显著差异特点,再加上苹果本身的号召力,Fitbit领先的优势能够保持多久,值得质疑!
Fitbit质量门事件频发
今年初,Fitbit第二代智能手环Force上市后没多久,购买该产品的用户就在一些论坛上表示佩戴Force后会导致皮肤过敏,并且是频繁发生。后来Fitbit在Twitter承认了一现象,并表示是由于金属腕带扣中含有微量镍元素造成的。原本以为Fitbit会在最新发布的三款新品Charge、Charge HR和Surge上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导致用户过敏的现象。而现在,有不止一位Charge用户晒出了导致皮肤过敏的图片。有一些用户表示,在佩戴Charge智能手环10天后手腕上出现了红疹,摘下后没多久红疹消失了,当再次佩戴时又出现了红疹。
佩戴一款科技产品,竟然会普遍引发用户的皮肤过敏现象,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是用户所无法接受的。如果一款运动手环会导致皮肤瘙痒、过敏,甚至说拥有类似的隐患,用户可能都不会冒着风险购买它。Fitbit的质量门会给它的竞争对手Jawbone、Misfit带来可乘之机,流失的用户一旦转戈相向,就再也回不来了。
Fitbit已经Out了!
从Apple Watch以及三星Gear S发布开始,可穿戴设备的一大变化是变得更加时尚!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要求更加严苛,更酷更炫的产品才能更受人们欢迎,哪怕是为之付出更多的价钱。
Fitbit手环的外观设计曾经是智能手环的先驱,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环的外观,都有它家手环影子的存在,但可惜最近几年,Fitbit有些不思进取,Fitbit Charge是Fitbit手环最新的一款产品,其定价在998元,在外观设计上沿用上一代产品的设计语言,并无做出突破,在功能上也没有显著差别。
Fitbit到今天为止,仍然只能记录运动数据,在这点上搞机哥不得不说它已经Out了,最新的Moov声称可以捕捉手臂和脚步的各种运动,与理想的运动模型(也就是从专业运动员身上收集回来的运动数据)进行对比,指导你怎么运动。可是,在知乎上搜“Fitbit真的能激励不爱运动的人运动吗”,你就会发现下面的跟帖是一串“不能”、“不能”、“不能”了,真的有人会因为被运动员虐到无形而爱上运动吗?
本文为搞机哥(微信号:gaojig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百略网(ibailve.com)。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