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扫地僧来了!

这几天看到一份榜单,《2015年8月移动APP排行榜TOP200》,其排榜依据是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即MOU。这份榜单上出现的App基本都有所耳闻,唯有一家叫做“小伴龙”的此前并未听说,排名168,它在6月份刚进入这份榜单时排名199,8月是185,这说明其依然还在上升。检索发现小伴龙的公开报道并不多,今年5月25日在获得好未来投资之后有过一轮集中报道,这是一个面向0-8岁孩子的早教App,它也是进入TOP200榜单唯一的儿童类App。

互联网教育的扫地僧

在南方有不少“大隐隐于市”的公司,其共同特点是,并没有被媒体太多曝光,数据却很漂亮,有些更是闷声赚大钱,可谓默默无闻。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创始团队低调做市场,不想引入更多竞争者;有的是缺乏传播意识,南方媒体和公关资源稀缺;这也与整个南方人行事风格有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查了下小伴龙的数据,就知道它也算这样的一家公司。

在5月25日宣布融资时(是投资方宣布而不是小伴龙团队),小伴龙的数据是:APP累计下载量超过 5000 万次,超过 1000 万的活跃用户,DAU超过了 100 万,每月超过 1.7 亿使用次数,其官网这个数字已变成1.9亿。姑且不论是否有水分,这算得上非常漂亮的数据,尤其是在它的领域,即互联网早教。

小伴龙面向0-8岁孩子的教育,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孩子在打开App之后,与“小伴龙”这个虚拟角色一起学习、探险、完成任务,这些任务与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等童话故事是结合在一起的,给到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比如不浪费等等;第二条主线则是给孩子提供传统的早教内容,比如儿歌故事等等。在行业大都聚焦在“K12”即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教育时,小伴龙另辟蹊径,成为在线教育领域进入TOP200榜单的两个App之一(另一个是百度旗下的作业帮)。

小伴龙如何练成扫地僧?

小伴龙的成功有一个大环境,即早教市场的强劲。在2013年底国家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后,联合国测算,2020年中国婴幼儿数量将达到峰值,即2.61亿左右。基数如此巨大,而中国父母又都十分重视孩子教育,愿意为此花钱,这给早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革命来了。

互联网早期大家都有印象,家长和学校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孩子去下网吧就不算乖孩子了。现在家长和学校都把互联网当做教育辅助工具,通过互联网更方便、更平等、更高校地获取教育。互联网教育+早教市场两个大潮都被小伴龙抓住了,所以说它站到了一个很好的风口。

与很多App进入榜单花了大力去做付费推广不同,一位接近小伴龙的朋友告诉我这款App在之前几乎是“零推广”,专注做产品,拿到的一笔不大不小的投资主要投到了内容上。媒体评测显示小伴龙内容质量相对于同行更高,画质、音质、原创性都表现比较好,而在获得好未来融资之前,小伴龙便已将 IP 外延,推出了相关动漫产品。产品+内容的战略让其在互联网早教中走得更快。

内容成早教应用核心竞争力

在发现小伴龙这一“扫地僧”我并不是特别惊讶,我有位小学同学自学成才,做iOS开发,一年前一个人做了款儿歌App,内容来自第三方,零推广,轻松获得几百万活跃用户,靠广告联盟的收入赚得钵满盆满。这说明早教市场App的需求尤其是内容层面的需求确实很强劲,但好的App尤其是持续不断提供优质内容的并不多。

这是互联网早教与其他互联网教育最大的不同。以K12教育为例,其核心价值要么是个性化教育,如KnewTon;要么是连接效应,即颠覆学校、培训机构等中介,比如很多外教应用;要么是效率提高,比如作业帮通过扫一扫快速解答问题。但互联网早教给到孩子更多的是有价值、创意、质量的内容,让孩子能够寓教于乐,还是在做教育本身。

小伴龙出现之前,什么样的早教最火爆?线下有少年商学院,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塑造性格、认知世界;产品则有以“巧虎”为代表的早教产品,它通过动漫故事给孩子讲道理,不过是以光盘、电视为载体。其共同点都是“内容”,通过内容去给到孩子更好的知识、更好的习惯、更好的成长。

小伴龙正是基于这一点开展内容战略,抓住父母不希望孩子玩太多电子设备,又期望可以给到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的痛点。

在线教育还有哪些扫地僧?

现在看到的明星在线教育项目,几乎都聚焦在K12教育,这是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市场规模最大,蛋糕大、玩家多、资源多,出位的几率自然更高。但是K12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的难度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是传统教育行业的壁垒在那里,应试教育的体制决定了互联网玩家必须“带着镣铐跳舞”,需要平衡多方利益。

小伴龙所立足的早教市场却并没有上述弊端,创新空间大很多,互联网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互动能力、个性化。整个互联网教育,除了K12之外,还有很多垂直领域充满着机会,比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体教育、技能教育……等等。这些领域可能也有类似于『小伴龙』的扫地僧。

不论是哪个领域的在线教育,要做成类似于小伴龙这样的扫地僧,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身,理解这个领域的学习者的痛点是什么,基于此通过内容、技术和服务来解决,形成口碑,踏踏实实地耕耘。教育是很大的市场,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严谨、严肃的领域,互联网玩家进入想要模仿滴滴打车等领域的“烧钱补贴”这类营销驱动的玩法,行不通——这不是价格敏感的行业,而是服务敏感、内容敏感、品质敏感,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耕耘才行,互联网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儿的事情。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luochaotmt)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9-28
互联网教育,扫地僧来了!
这几天看到一份榜单,《2015年8月移动APP排行榜TOP200》,其排榜依据是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即MOU。这份榜单上出现的App基本都有所耳闻,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