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和我一样是科幻粉,并且密切关注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一定对上周末博鳌论坛的"巅峰对话"期待已久。特斯拉汽车总裁埃隆·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人工智能魔鬼论"的代表人物;百度总裁李彦宏,人工智能技术实战派,三位科技界顶尖大佬,博鳌论剑,一场世纪交锋万众期待。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现场我们并没有看到三位在观点上的激烈交锋。而且马斯克、盖茨从态度激烈的"人工智能魔鬼论者"开始走向理性和缓和,表示在注重安全性的前提下,他们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无疑将对人工智能争取了极大的舆论支持。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们二位发生了如此的观点转变呢?
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缺乏事实支持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人类技术史上的新事物,从心理层面上讲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为人所接受,况且不断地将生物逻辑植入到机器当中,将模糊生命体与人造物之间的界限,由此使得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成为一个新的物种,这对人类的存在显然是个潜在的挑战。不过,这些担忧大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缺乏足够的理性和事实支持。
从经验主义出发,遵从思维的惰性,放弃对科学的理性推论和观察,轻易得出人工智能将无限逼近甚至取代人类智慧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虽然目前计算机科学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甚至有计算机通过了著名的"图灵测试",但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还远远不能与人脑相提并论。不能否认计算机在运算、博弈、预测等能力上已经超越人类,但这些建立在固定的公式和逻辑上的结果,并不能作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依据。
奇点大学的校长库兹·韦尔提出的"奇点"理论,目前仍然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至于那个所谓的奇点距离现在还有多远,相信库兹·韦尔本人也不得而知。相对舆论的大肆鼓吹,业内对奇点理论保持着谨慎和质疑的态度,批评其报道搞混科学和科幻的概念。也许,人工智能距离人类大脑之间的距离,就是科学与科幻之间的距离。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持,让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既有些道理又有些荒谬。
人工智能的智慧距离人类大脑还有很远的距离
人类的大脑是个复杂的生命器官,它由众多分工不同的区域构成,不同的神经中枢配合相应的肢体,来完成语言表达、直立行走等身体机能。你可以形象地将大脑比喻成一个文件箱,不同的文件夹中存放着不同的资料,需要使用某些资料时,便从相应的文件夹中随时取出。但若试图将此模式直接复制到人工智能技术中时,显然无法模拟出一个人类大脑。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曾引述了几个失语症患者的案例,其中一个患者突然丧失了识字能力,他能够准确的形容出数字的形状但就是无法读出它,也记不起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有的患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板凳、电视等实物,但却对"恳求"、"感谢"等词语丧失了认知能力。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在医学界、科学界都仍然存在巨大的认识空白,人类本身尚且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大脑的构成、学习和思考方式,又如何给机器制造一颗大脑呢?
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许原因并不在于我们不够了解机器,而是不够了解人类的大脑本身。目前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仍然依赖于大量数据的积累,而无法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实现"顿悟式"的学习,也无法通过掌握某一项方法而同时解决一系列同类问题,像人类一样做到"举一反三"。机器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数据积累和场景模拟才能够得到进步。
所以在目前的阶段,人工智能还远远无法对人类造成威胁,机器的深度学习只是一个开始,距离自主学习还有巨大的无法跨越的沟壑。
目前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表现非常"友善"
迥异于科技大佬的威胁论,人工智能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得可谓相当"友善",为改善人类生活,协助完成人类无法做到的工作,将人们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度CEO李彦宏在两会上的"中国大脑"提案,提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无人驾驶等核心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也与李克强总理针对中国的制造业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相吻合,人工智能将开创出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在家电制造等领域发挥作用,制造出更懂用户更人性化的家电,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中国的制造业从"中国制造"走向智慧高端的"中国智造"。
百度和谷歌都在从事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已经进入实际道路测试阶段,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据悉也将在今年问世。与传统汽车不同,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人工智能系统和传感器代替了方向盘、刹车、油门,将人们从驾驶中解放出来以便做其他事。更重要的是,每年90%的车祸由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而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有望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井喷,作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也将成为帮助人们更好交流的重要技术。机器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理解人类下达的指令,从而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比如谷歌眼镜便可以识别语音指令进行拍照、导航等操作。同时,百度等国际领先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率提升到比人类更优秀的水平,这或将改变同声传译行业,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翻译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同声传译,将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障碍彻底消除。
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将在安保、勘探、监测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的完成作业。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便开发出一款智能安保机器人,用于广场巡逻时发现可疑状况及时反馈至控制中心,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取代了人员保安,节省了社会开支,也避免了安保工作中潜在的人身危险。
总之,人工智能在现阶段的表现可谓相当友善,而且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将在人类的掌控下很好的为改善生产效率做出贡献。
机器未必一定不会有害,但至少现阶段无需过虑
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大多集中在机器一旦超越人类智慧会否摆脱人类控制上。对此,科幻小说阿西莫夫曾在《我,机器人》一书中为机器人制定出三大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不顾;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诚然,我们既无法完全保证机器对人类的绝对无害,也无法通过合理的推论得出机器将在未来对人类造成威胁。人类创造了机器,并且在安全性上为其制定了严密的运行规则,但我们也无法保证具备高度智慧的机器会否完全遵从这套规则。当然任何事物由好到坏的转变都有一定的先前征兆,就好比希特勒成为好战的独裁者之前,在性格、能力等方面就已经表现出了此类潜质。防止机器在未来威胁人类的关键在于,保证规则的稳定有序执行,以及在安全问题出现之前及时发现苗头。
社会学家通过对二战的反思,得出之所以有希特勒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社会的某些运行规则、伦理规则和价值判断出了问题的结论。希特勒早年的成功与德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也与其极富感染力的演说能力和指挥群众的能力有关,当大众的狂热情绪被煽动起来时,在他们眼中独裁者反而成为了民族英雄,这种价值观上的扭曲是造成德国二战悲剧的根源。对于机器来说,如果我们制定并遵循特定的规则,在人工智能露出威胁人类安全的苗头时及时作出反应,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出现,无论蓄谋制造悲剧的凶手是人类,还是机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