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可不是万能的,妄图靠一个移动应用来实现减肥这么宏大的目标,在我看来实在有点儿不靠谱。不过在漫长、无趣、难熬的减肥过程中,一款实用的减肥应用能够带给用户的,更多的是尽可能地将这一过程变得充满趣味性。
别克汽车有句广告词:“停下的理由千千万万,向前的理由只要一个就够”。在减肥这件事上,大多数人也有着各种坚持不下去的理由,比如没有时间、管不住嘴、懒得运动。看起来,距离减肥成功只差一个理由,这或许也是减肥应用需要给出的解决方案。
当然,减肥失败除了减肥者本人的主观原因以外,客观因素也不少。我想有必要简单罗列一下这些因素,以便就“如何打造一款有效的减肥应用”这一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1、 缺乏动力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一个原始驱动力。比如来上一顿饕餮大餐,动力来自肠胃发出的饥饿信号。减肥的动力则因人而异,有人因为肥胖危及健康而减肥,也有人因为身材走样而减肥。不论如何,我认为明确这一动力并持续不断地给予减肥者相应的刺激,是展开减肥计划的关键。
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搜索“减肥”,可以发现相关应用有很多,大多数应用在打开之后开门见山地向用户抛出各种减肥计划,这并不科学,我认为在此之前即便不针对用户做详细的身体调查,也起码要明确用户减肥的动力何在,一来方便“对症下药”,二来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用户进行“刺激”,以使其保持最初的动力。
就像杀毒软件会定期向用户发出“您的电脑已经10天没有体检,存在严重危险”之类的提醒一样,减肥应用在明确用户的动力之后也应该向用户推送相应的提醒。当然,提醒应当是善意的,不能同于杀毒软件一样使用威胁性的言语。比如:您今天没有坚持减肥计划,所以距离您能够顺利穿上腰围二尺四的裤子要往后推迟一天。
在这一点上,什么“薄荷”、“超级减肥王”、“30天减肥”等应用几乎都没有做好。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
2、 无人监督
自制力差在减肥这件事上几乎是每个减肥者的下定决心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建议减肥者先进行一轮自制力的训练,所以在减肥过程中最好有他人监督,或是互相监督。这样既降低了中途放弃的可能性,也使得整个过程不会太寂寞。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交给“社交”来解决了。同样被肥胖问题困扰的人们聚合到同一款手机应用里,如果没有社交功能将其牢牢绑定就太不人性了。这总让我想起电影《瘦身男女》来,两个胖子因为同病相怜走到一起,继而互相鼓励摆脱肥胖,好一出励志又温情的戏码。同样的场景嫁接到减肥应用中,想必一定能够收到奇效。
在用户选择好减肥计划的同时,应该向用户推荐一个同样选择该计划的“监督员”,最好是异性(当然同性恋者除外),让二者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机制。这样一来,在减肥成功的同时也许还能收获一段爱情。
可惜,目前尚未有应用搭建起这一社交监督机制,只是在一款名为“小肚皮”的应用中看到了一些影子,用户在发布一条食物贴后,会显示卡路里量,以及“不要吃”、“吃胖吧”两个投票功能,这是多对一的监督,但比较浅,用户之间没有进一步的交互,小肚皮如果在这一功能上做优化,应该能够收到用户欢迎。
3、 方案无效
节食、运动、饮食疗法,这些大概是最常见的减肥方案了,当然还有一些科技含量高一点儿的方法,比如将玄而又玄的“脑波疗法”作用到减肥上,利用声波频率调节人体内分泌,以达到控制饥饿感和食欲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个方案都能够起到理想的减肥作用,或者说这些方案并不适合于所有减肥者,结果事倍功半。
我倒是认为不论是何种方法,只要是健康且有效的,都应该加入到应用的减肥计划库中,供用户选择,因为相对单一的减肥方式并不适合于不同的减肥者。许多减肥应用产品逻辑很单一,比如减肥小秘书只做减肥食物谱,超级减肥王只做运动减肥,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减肥本身已经是细分领域,没必要再进行细分。
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对较好的是“薄荷”和“小肚皮”,薄荷结合了食物减肥和运动两种方法,小肚皮则更全面,在减肥计划列表中有将近30个方案供用户选择。不过主要的方法仍然是控制饮食和运动。
4、 过程无趣
无趣来自单调和重复。减肥意味着要远离美食,或者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食谱进行必要的进食,还要坚持大量的重复运动。光是想想这些就足够让人崩溃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忍受如此无趣的漫长过程呢?也许当你知道有许多人与你一样在忍受着同样的无趣时,能够得到些许安慰。
来自视觉上的刺激或许能起到缓解无趣的作用,这就给产品的VI和UI设计出了难题,最关键的还有用户的UGC内容,鼓励用户“自拍”分享减肥经历可能是个好的解决方案。
综合以上四点最为常见的减肥失败因素,我们或许可以构想出一个较为实用的减肥应用,这款应用起码要包含如下几个关键词:提醒、社区、方案、社交。以提醒来提升应用的打开率,以社区来提高用户活跃度,以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以社交来提高用户粘性。至于到底能否减肥成功,考验的还是个人耐性,如果你连一个应用都无法坚持使用,那还是趁早放弃减肥的想法吧。
扫一扫,添加作者公众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