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在计划推出使用其无人驾驶汽车的租车服务,打车应用Uber也在近日宣布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在匹兹堡建立Uber高级技术中心,该中心的项目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与设计,以及各种汽车安全技术。
这两则消息放在科技圈里都能够称得上是大事件,但很显然那些靠驾驶汽车技术为生的出租车司机们,比起天天闷在办公室里靠脑力为生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更应该对此引起重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觉得这些高新前沿的技术离生活很遥远,这导致每一次大的科技进步都让部分人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为此丢掉饭碗。
在美国的硅谷科技园,装备有摄像头、传感器、导航系统的机器人保安已经投入使用,这些机器人能够自动避开垃圾桶、墙壁等障碍物,还可以将巡逻过程中监测到的异常情况及时传送给控制中心。机器人保安的投入使用,直接让保安员丢掉了饭碗。因为无论从薪酬还是工作效率上来看,前者都比后者具备相当大的竞争优势。
今天的出租车司机面临的处境与那些保安员们当初的处境并无二致,显然,他们也和保安员们一样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即将因此丢掉饭碗,他们起码可以提前为将来做打算。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租车服务一旦成功推行,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乘客出行的打车费用会大大降低,打车过程也将更为便捷。
当然,我相信在无人驾驶汽车正式投入使用初期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人们最关心的如果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出了交通事故,责任该如何判定的问题。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其操控中心就像人的大脑,但其智慧和复杂程度还远不能与大脑相比。特别是机器相对人来说最大的缺点在于仍旧停留在“经验式学习”阶段,而经验既是“数据”,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尽可能多的适应各种路面情况,或许还需要通过不断地遭遇各种“不测”来习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科学家们说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是为了尽可能多的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从目前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来看,这一点倒是十分说得通。仅以中国举例,2014年底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超过九成以上是因为驾驶人违反交通法规导致。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制定好的交通法规以计算机程序的方式输入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除非程序遭到破坏,否则交通违法现象将几乎不复存在。
说到中国,当然也要提一下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进展。2013年,解放军报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由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代无人驾驶汽车完成高速公路测试,这辆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85分钟、114公里,并完成33次超车。第三方认证组最后给出的结论是该车已达“国际水平”。我不知道这个国际水平是个什么水平,但很显然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厂商距离谷歌目前的水平还差一点。
唠叨这么多,我还想对科技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说两点,一是在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生活之前——特别是可能导致某些人丢掉饭碗的技术,有关部门能否提前跟这些人打个招呼,以便人家能够提前习得其他谋生的手段。二是科技日新月异,每个人都该保持危机感,因为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机器所取代,成了无用人。科技是用以改善生活的,可千万别让人觉得是扰乱生活的,给那些科技危险论者落下口实。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