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2022年,中国云计算行业正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出海热潮。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62亿户,基本实现了普遍的“上网自由”。这种自由背后,与移动互联网几乎同步发展的云计算居功至伟。
但随着消费互联网增长空间见顶,用户规模、人均使用时长、流量消耗总量都进入低增长阶段,过去十年云计算赖以快速成长的环境发生变化。
互联网行业是云计算的“龙兴之地”,也是云计算最早商用落地之处,它的触顶直接影响云计算未来十年的走向。
抢滩东南亚“桥头堡”,出海之战已打响
今年以来,以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三朵云”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厂商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出海热潮,当国内云市场增速放缓,出海成为国内云厂商巨头们的一致选择。
今年9月,华为云、阿里云接连在泰国曼谷发布了出海计划,东南亚成为重兵出海的第一站。
2022华为全联接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大会首次在海外举办。除了发布全球市场布局计划外,华为云还发布“Go Cloud,Go Global”生态计划。
华为云CCE Turbo、分布式云原生UCS、云测试等超15项创新服务,也首次面向全球落地。
同月,阿里云也宣布,将继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未来三年投入70亿元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计划在海外增设6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波尔图、墨西哥城、吉隆坡、迪拜等地。
本地化一直是阿里云出海的核心战略,未来,本地化生态建设也是其拓展海外业务的重点。
阿里云同时宣布了和近30家海外企业的合作,这些公司来自于泰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除阿里、华为之外,腾讯云在去年就已经发布出海3+1战略。
其在2022京东云城市峰会深圳站,也以“出海正当时:数智供应链驱动新增长”为主题,旨在以其多年积累的数智化经验,助力中国品牌海外成功。
事实上,中国云厂商向海外扩张要追溯2017年。当时,中国云厂商同时瞄准了美国、欧洲、东南亚三大市场。
其做法是在全球重要节点开设数据中心,基于公有云的统一技术架构向全球市场扩张。欧美市场曾被视为出海关键,欧美市场成熟,客户需求旺盛。
出海欧洲的中国企业也需要技术服务。云厂商如果能在欧美高端市场获得认可,也意味着容易打开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其他市场。而这其中,东南亚又是核心所在和必争的市场。
各大云厂商加速抢攻亚太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云产业正在从疯狂扩张期向稳健发展期过渡,此前50%-60%高增长已经普遍下降至10%-20%,利润不断收窄。
而反观国外云厂商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却稳步高速增长,同期的营收增速分别达33%、20%、36%。
而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多个亚洲市场的云计算市场增速均在60%左右,远超欧美市场约30%-40%的增速。
可以说,2020-2030年将是属于东南亚市场的黄金十年,数字经济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于国内云厂商来说,这是不可错过的潜在增长机遇。
另一方面,云计算市场的主要群体,已经从几年前的互联网企业,转为政企客户。
这本身与出海关联不大,但海外疫情反复冲击供应链,提高了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政企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的出海需求因此异常高涨。
从中国市场“内卷”,到海外市场“外卷”,中国云厂商跨出了寻找增量市场的重要一步。
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大潮涌起,也给“三朵云”带来了许多契机。
凭借着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必然会选择国内的云计算厂商。
于是借着这股出海浪潮,“三朵云”顺势开始拓展海外业务,服务出海企业。
海外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但想在劲敌环伺中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需要面对的劲敌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oogle Cloud这些全球云厂商巨头。
据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同比增长41.4%,达到了909亿美元。
亚马逊继续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华为,五大云厂商累计占据全球81.2%的市场份额。
即便阿里云常年排名全球第三,但在全球市场份额上远低于亚马逊和微软。2021年,后两者加起来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0%,并常年保持着这一市场份额。
不可忽视的是,近些年谷歌云逐渐崛起。在Gartner的统计数据中,2021年谷歌云的增速达到63.7%,在前五大云厂商中增长率最高。
“水土不服”成拦路虎,本土化、生态能力比拼成关键
海外新兴市场蛋糕虽然很大,但是中国企业客户和海外企业客户在使用云上的习惯和标准并不同,要想获客并站稳脚跟,门槛不低。
目前,国内云厂商主要通过生态投资入股争取海外本土客户,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土化问题。同时,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同样考验着云厂商们。
这与当年日本、美国一些企业的发展之路相似,当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自然而然会产生许多跨国企业走向海外。
而中国在2020年之前时机还未“成熟”,只出现了像华为等少部分企业顺利出海。
从目前各大云厂商出海路径来看,重点拓展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这部分客群仍然是国内云厂商在海外的重要客户;二是争取海外市场的本土客户。
在出海过程当中,以电商为例,既要解决建站问题,又要解决物流问题,同时还要解决资金、交易问题,以及递送和交付等问题。
因而,中国企业出海需要的不仅仅是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解决企业长期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下,本土化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面对海外市场的争夺上,如何推动本土化进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探索出符合当地市场环境、融入本土产业发展的模式,逐步成为云服务厂商的重要方向。
在出海初期,国内不少云厂商主要借势集团入股投资当地企业争取当地客户,比如阿里投资了印尼当地电商平台Tokopedia,腾讯则投资在东南亚有“小腾讯”之称的东海集团。
在双方扮演的角色中,当地公司主要负责产品推广、销售、运营等本地化服务,国内云厂商则提供技术和产品层面的支撑。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地化获客、运营等难题。
对此,国内云厂商们通过升级海外组织结构、加快布局生态建设克服实践中“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如阿里云升级了海外组织结构,服务团队、解决方案团队逐渐实现本地化。此外,还对生态策略进行了调整,厘清生态服务界面,成立专门团队支持不同类型的伙伴。。
华为云将在生态方面更进一步。在未来3年中,华为云将赋能全球超1万家高潜初创企业在华为云平台和生态体系中加速成长。
亚太作为华为云初创企业计划的首发区域,已有超过120个企业加入该计划。
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构建生态能力已成为云厂商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
云厂商是否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去真正赋能生态伙伴、发展生态系统,是让合作伙伴团结在自己周围的重要一环。
未来,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考验的更多是价格、技术、服务等整合为一体的生态能力。
无论是巨头还是中小厂商,这条海外之路都艰难无比,但也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获得一席之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