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翊
微信的微支付上线已然多时,微信官方的宣传工作虽然过于低调,但仍不能阻止业界对这个新功能的观望与关注,特别是前脚刚刚推出收费服务标准的情况下,后脚就立刻有罗胖和他的罗辑思维团队宣布与微信支付合体。从当前的这些表象来看,微信支付或将迎来真正面积的广泛应用。
微支付具有的优点不言而喻,这点毋须再耗费笔墨与时间阐述,而我个人最为关心的焦点,则是微支付正式普及之后,传统支付方式如网银、支付宝钱包、银联等支付工具还有多少机会?
如果从体验角度来说的话,支付宝钱包已经沉淀多年的技术和口碑,必然会在这些新旧支付工具中鹤立鸡群,特别是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可以说支付宝面对微支付的推出完全没有压力。不过,即便支付宝钱包在基础设施方面多么完善,但是它不及微支付融合于微信产品的架构模式,则是支付宝钱包不可避免的暗伤。换句话说,微支付内置于微信,用户毋须再二次折腾即可进行使用,但是支付宝钱包以独立产品形态立世的方式,在使用程度上并不如微支付。
我能想像的场景是,用户在使用微信通讯的时候,可以保持当前通讯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微支付,无论是转账还是交易都不会受到额外影响,而支付宝钱包虽然在功能上丰富,但用户在交易时则须中断当前工作从而启动支付宝钱包,这种方式无疑增设了二次操作成本。当然对于微支付来说,实现此目的的方式是完全基于微信的普及,虽然这种类似拼爹的行为是微信的先发优势,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认准的理由只是谁更好用。
从笔者本人的几次使用体验来看,微支付在使用方式上也具有极大的便利特征,比如购物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后输入微支付密码即可完成购物流程。和支付宝钱包不同的产品特征在于,后者更多的是一种C2C模式的账户交易,但是微支付则具备了C2C、B2C等功能。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进行实际的购物交易,微支付的模式是直接支付购物所需的现金给店主,而支付宝的模式则是将购物所需的钱转账给店主。
这方面虽然二者只是数字之别,但实际的应用价值却是天壤之别。
笔者无意为其中哪方背书,只是笔者认为,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事物和产物在市场影响方面,自然会有着不一致的体现,而这种不一致的体现,对于二者所处时代的影响,也自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和结局。
在传统PC时代,支付宝的便利使得贝宝、银联等更传统的支付工具黯然神伤,在安全、操作模式、信任基础建立等设施工作方面,PC时代是支付宝发展的最好黄金时代。在解决交易需求方面完,那个时候的支付宝完全满足了用户需求,是真正适合PC时代交易支付的最好工具(笔者甚至更愿意认为,是支付宝的出现使得淘宝与ebay易趣的交战有了分水岭)。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基于产品贴近用户模式的传统PC时代,支付宝雄霸传统PC支付一方,让其他产品如财付通等一蹶不振,这正是时代所给予支付宝的幸运。
然而传统PC时代和移动无线时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互联网时代,二者在讯息传输、交易方式等方面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和特征,虽然支付宝钱包完美地继承了传统PC时代的优点,但对于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言,这种照搬功能依葫芦画瓢的方式并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我个人理解的涵义,是传统PC互联网的支付居于转账的方式多一些,但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支付,二者模式中,前者更偏向C2C或B2B、而后者更偏向C2B。
而至于其他功能方面,二者的比较也具有悬殊的地方,从目前的微支付功能来看,除了基本的现金交易功能之外,手机充值、电影票购买等等方式,都在逐渐渗透入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之中。因此,在未来微支付概念日趋普及的状况下,基于微信的用户基础,微支付想要获得更高的使用频率和更大范围的应用人群,这几乎不会是太苦难的事。我甚至于认为,未来某个时间里,微支付完全干掉支付宝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像当年淘宝干掉ebay易趣一样。(朱翊/文)
我在百度百家安了个新家,欢迎大家常来看看!
(作者简介:朱翊,80后生人,互联网媒体人、知名博客作者,长期混迹于互联网圈,参与过多起商业公关和市场营销执行工作,信仰互联网,长期关注中文互联网商业趋势及案例研究,现从事公关传播与创新营销工作。个人微信号:izhuyi;个人公众平台帐号:zhuyiweixin)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