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东楼
互联网在国内短短发展二十余年,已经从丰富人们的线上生活走到了改变实际商业社会的阶段。先是O2O在国内的发展让线上线下产生联动,重新改写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商业规则,而互联网+的盛行,更使得很多实体企业开始拥抱互联网,寻求自身商业模式的改变。实际上,在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而生态和社群则是在2015年里业界最为频繁提及的两个互联网商业名词。
未来商业两大重要形态:生态向左,社群向右
先来看看生态,这个名词常常被BAT互联网巨头和小米、乐视等科技新贵大佬们挂在嘴角,甚至最近一段时间内已经被乐视“霸占”。乐视从成立乐视网开始起家,而后在推出乐视TV之后开始走向打造生态之路,目前形成了覆盖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等各个产业的环节的生态系统,并且在智能硬件领域还有乐视超级自行车,乐视超级汽车等产品。另一家在近年来着意打造生态系统的公司是小米。小米公司以小米手机起家,如今已经涵盖了电视机、平板、手环、路由器、电视盒子、运动相机、血压计等等产品,目前正在打造智能家居生态链。我们不难看到,在业务生态上,乐视和小米这两家生态型公司有众多的类似之处,并且犬牙交错,因此,还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口水战,并且,最主要的特征都是看起来业务之间非常跨界,但是在同一个生态系统里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过,在今年,一些具有社群属性的创业型公司开始大量的冒头,比如我最近接触了解的一家叫做悠唐(UTOUU)的公司。与小米或乐视的生态不同的是,这些创业公司并没有巨头们的强资源和实力,在意识到社群的巨大价值之后,正在希望通过运营高质量的社群来避开巨头们的锋芒和入口的控制,从而获得自己的商业生存空间。
在与有糖的主要负责人接触过之后,可以明显感到他们是正在以运营社群的方式来创造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悠唐公司基于自己的产品而运营的社群叫做有糖,社群里的会员可以通过观看广告、电商消费等等来获得社群里的收益。有糖的社群体系相当于一个古代的社会结构,在其中会有国王、太守、刺史、知府、百夫长、布衣、门客等角色,不同的角色拥有的权利大小也不同,并且有完善的晋升制度和模拟经营体系,让这些会员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和进行经营的成就感。
与此同时,除了广告和电商之外,有糖团队还尝试在其他方面带给其社群会员以价值。在今年9月份,悠唐与ODM企业晨讯科技集团希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专供给社群会员的有糖手机U7,并实现了首批10万部的量产。并且,这个手机并不对外销售,而是以低于成本价只卖给自己的有糖社群的会员。
实际上,在之前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根据自己运营吴晓波频道的经验,曾经总结出过运营社群的三个关键点:第一是做内容聚人气;第二是做大规模互动;第三则是从共享中互利。而在有糖的身上,同样也能清晰的看到三大关键点,第一则是通过广告和电商收益聚合人气;第二则是通过会员模拟古代商业社会的经营和游戏互动做大规模的互动,而第三则是由在拥有广泛的社群会员基数之后,群员们通过共享资源和人脉来获得收入,而有糖则通过运营社群来形成入口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生态VS社群,谁可以走的更远?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型和社群型公司都在国内蓬勃生长,但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在未来的商业新社会里,究竟是像乐视小米的生态型公司,还是像有糖这样的社群型公司能够走的更远呢?
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小米和乐视尽管遭受各种质疑,但是如今已经成为目前科技领域不能忽视的新生力量。在资本市场上,目前小米公司的整体估值约为450亿美元,这超过除了互联网三巨头之外所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或估值。而乐视也与小米旗鼓相当,目前旗下的乐视网长期在1000亿人民币的市值徘徊,而独立子公司乐视手机的估值达到45亿美元,另一子公司乐视体育的估值也达到了30亿美元等。从某种意义上看,小米和乐视在今天的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隐形的巨头公司。
然后我们再来看社群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事实上,社群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国内互联网界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印象中去年年底大家开始频繁提及社群这个概念,很多人将罗辑思维、吴晓波全国书友会等看作是微信自媒体运营社群的代表。而如果提到以运营优质社群为商业驱动的创业公司,尽管有很多,但却很难让人一下子说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代表性公司。甚至这种社群经济的玩法,以及能够产生的巨大能量,刚开始就连有糖创始团队都没有意识到。根据有糖官方提供的数据,从2014年9月有糖上线,短短3个月多时间,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情况下,全靠会员口碑传播使得注册用户达到了30万,并且目前仍然还在以3000到5000人速度增加。当然,有糖的爆发式的增长或许只是个例,这其中可能有广告收益和电商的巨大优惠对于社群会员的利益驱动,不过这至少是一个明显积极的信号,也证明了社群型公司在未来商业社会能够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无限的可能性。
尽管这种玩法看起来与生态型公司的玩法差距巨大,一个是高举高打,另一个则是非常接地气。在今天,像小米乐视这样的生态型公司已经俨然成为科技行业里的小巨头,正在威胁着互联网三巨头的行业地位,而社群经济的玩法则也有机会成就一个又一个在垂直领域具有广泛用户影响力的行业龙头。目前互联网巨头或新贵们并没有意识到社群的价值,或者以巨头的巨头资源和实力也不屑于在运营社群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倒反而给了像有糖这样的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以机会。
总体而言,对比乐视小米这种生态型公司和有糖这种社群公司,虽然从公司规模上看,感觉两者并不在同一个量级。但在未来的互联网商业形态,社群与生态一样,可能都有一席之地。
李东楼是著名的泛科技和营销类自媒体。除了这里,他还是新浪优秀专栏作者和科技名博,并是钛媒体、百度百家、新浪创事记、创业邦、快鲤鱼等多个专业科技网站专栏作者,搜狐IT、今日头条自媒体认证作者,百度阅读认证作家、《经理人杂志》、《东方国门》等传统媒体长期撰稿人。微信公众号:瑞莱观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