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东楼
最近,由百度校园制作的一个 “扒一扒你有多少校友在百度”的H5小游戏在微信朋友圈热传,网友进入游戏页面后输入自己的母校名称便可以知道百度有多少自己的校友。根据小游戏的结果反馈,在百度工作的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友数量排名第一,大概有500名以上的校友在百度工作,而排名第二的则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母校北京大学,而百度CFO李昕晢和百度新业务副总裁张亚勤的校友也有100人以上。那么,百度的员工当中为何会出现这种 “校友”扎堆的情况呢?东楼不妨来分析解读一下:
1、独具魅力的 “大学校园”文化
首先,如此众多的名校毕业生喜欢加入百度,很可能与百度浓厚的的校园文化吸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百度同事之间互相亲切的称呼彼此为同学,这种可以拉近距离的称呼让整个公司的气氛更加的融洽和活泼,而不会出现像一些国企大公司同事之间冷漠的人际关系。而这个可能也跟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比较“亲民”的领导风格有关,作为北大名副其实的学霸,李彦宏对优秀“校友”的吸引自然不会少,甚至很多大学女生很可能就是冲着这位颜值颇高的“互联网男神”加入到百度的。
而且,百度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互联网公司,百度能够吸引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北京的名校毕业生一届又一届的加盟,很可能是校友间“口口相传”的结果。尤其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更是IT互联网和通信企业争先哄抢的对象,百度能够笼络如此多的北邮毕业生,显然是一大赢家,而百度这种良好的技术氛围得以传承,也是百度能够一直持续保持在搜索引擎等技术领域领先的原因。
2、“校园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其次,“校园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百度吸引大量名校“校友”陆续加入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在百度内部有一个“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即通过导师制度来帮助新人快速成长。这就意味着新员工入职百度之后,就能够得到具有丰富工作和职场经验的“导师”的提携,能够快速的学习企业文化和掌握技术技能,从而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最重要的是,百度还能够给予新员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激发员工的潜力。事实上,百度的移动事业群副总裁李明远在百度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最为典型案例。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李明远在2004年时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百度,经过短短两年的磨练,在2006年时便组建并管理百度用户产品的市场运营体系,2007年更是组建了百度历史上首个独立事业部。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反映了李彦宏大胆的用人风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百度“校园化”培养人才的结果。
3、优秀“校友”间的激励和吸引
还有,百度一直以来信奉优秀的人才在一起可以互相带动,也因如此,百度可能是互联网公司当中引进优秀的顶尖人才最为不惜代价的,尤其是去年两次引进顶尖人才的事件令人侧目。先是2014年5月16日,邀请硅谷著名科学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对权威吴恩达加入百度,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后,又在2014年9月邀请原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博士加入百度负责新业务开拓,这些优秀顶尖人才的加入更是能够激励起员工的斗志。
实际上,包括李彦宏在内的很多百度高管都在很早期就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37岁的时就带领着百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并一度荣膺中国首富;李明远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32岁的时候就担任副总裁并位列百度核心管理层等,而现任百度新业务总裁的张亚勤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而且还获得过60多项专利。实际上,这些高管“校友”的不凡的成长经历也激励着来自不同高校的百度员工进行追赶。
总体来看,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百度的企业文化当中渗透着浓厚的校园风。而层出不穷的优秀“校友”,独特的校园人才培养方式,以及高管“校友”的巨大成就激励等等,这一切都让百度本身看起来就像一所顶尖的大学,继而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从原来的大学校园毕业走进百度这所“企业大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