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国内的外卖O2O同样如此。外卖O2O乱象中,轻重模式如何差异化行走?具体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玩转这一饥饿游戏?
本文将给你一些干货的参考。
1、外卖O2O乱象
近一两年,踏着O2O的热浪,细分的外卖O2O火的是一塌糊涂。因为民以食为天,关乎肚子的外卖接触到用户日常生活所需痛点,而且是极高频次的需求,故而被认为是继团购之后生活领域的下一个爆发点,商机无限。
于是乎,饿了么、美团、 淘点点、点我吧、到家美食会等众多的外卖O2O玩家纷纷闪亮登场,阿里“淘点点”、百度外卖等BAT巨头也挤了进来,竞争不断,唱多声不绝于耳,但大多是雾里看花。伴随着的则是乱象丛生。
首先,是服务质量的顽疾。早在去年10月份,据新华网等诸多媒体报道称,“饿了么”、“美团”等O2O订餐平台上涉黑作坊,其线上平台上显示好评如潮的“美食店”,线下对接的却是无证无照、污水横流、油污满地的“苍蝇馆子”。
其次,行业竞争乱象。为了争夺外卖O2O市场,疯狂圈地,业内曾爆发了一场“饿了么与美团网打架斗殴”风波,激烈竞争下,各种明招儿暗招儿不断飞来。
最后,各种资本补贴大战,扭曲了外卖O2O的市场规律,这种风气下,只吸引了低支付能力的屌丝,劣币驱逐良币,让真正有价值的用户望而却步。
2、小而美的垂直之路
本质上,上述所说的这些乱象的背后就是行业在快速扩张中,走了大而全路线,后端配套的监管和服务跟不上。有问题,必然就会有来化解者,从这个层面来说,追求小而美的垂直细分服务则能走的更为稳当、长久。
沿着这一思路的外卖O2O玩家中,当属到家美食会,其做法值得研究。
和“饿了么”、“美团”的外卖O2O的平台式的轻模式相比,到家美食会玩的是另一类重模式——自建物流团队(地面物流团队数量就达到了3000人),对线下合作餐厅进行监督和管理,形成服务闭环。
具体运作中,摒弃广撒网的套路,不卷入低端屌丝市场,也不走补贴烧钱路数,主要服务中高端白领家庭用户(70%用户来自白领中产家庭女性),自配外卖配送系统保证服务品质,将精力和资源向提升服务质量倾斜,这使得其客单价更高,是普通外卖O2O的2倍。
正是立足中高端,走做减法的垂直路径,并做好高端服务的招牌,使得到家美食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3、精准刚需的良性驱动
在我看来,到家美食会主打高端和服务牌是真正迎合了用户的刚需。要知道,在吃方面,价格都不是最决定性的东西,关键要好吃。特别是现在人的越来越不差钱,而且生活工作压力那么大,每天总要吃点好的,价格不会太计较。
君不见北京等各大城市,只要好吃的地方,根本不缺客人,以绿茶、麻辣诱惑等等餐厅为例,每次都要排队。
老胡的一位朋友说:“每天工作如此苦逼,总要对自己好点。怎样好点?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胃,要吃好点。很多时候,我晚上不想做饭,但想让家人一起吃的好点,于是就选择高端服务。”
而且,病从口入,随着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吃的自然要求安全有保障。越来越多人开始更加重视外卖的品质和服务,而不仅仅是方便快捷——客户需求从吃饱变成要吃好。
退一步说,虽然到家美食会平台上的餐厅菜单价格贵一点,但也比那些黑作坊之类的贵不了太多。白领用户也不差那点钱,自然会将订单投给更卫生、服务更好的到家美食会。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服务质量是外卖O2O的核心,也是其生存之本。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是第一位,无论外卖O2O企业做得多大,优惠力度多么诱人,能提供品质保证的安全食品才是民心所向。
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外卖O2O服务的最大担心是安全,排名紧随其后的是担心送餐时间过长。
我再讲述一个本人的亲身经历。每天在单位上班,中午实在为吃饭发愁,周边的吃饭地点太少,难吃还贵,于是迫切想找到一家高档次的外卖。从这点来看,到家美食会是戳中了用户的痛点。而且,这些用户都是具有外卖真需求的极度精准、忠实用户。一旦俘获,忠诚度极高,并会自动形成口碑传播效应,良性增长流量随之越滚越大。
【结束语】
正如到家美食会掌门人孙浩所言:“外卖并非团购,二者核心驱动力不同。团购是靠价格吸引力带来的跑马圈地,但外卖等新兴生活服务则是生活方式驱动,精准需求才能决定行业发展的方向”。
本质上,中高端的外卖O2O是一个精准的、即时被满足需求,市场供应相对充分;加上微支付、轻决策,这让到家美食会成为“互联网+”思路下的小而美的靠谱玩法。
具体未来各家如何玩转外卖O2O这场饥饿游戏,都有各自的招数,谁能成还说不好,但最起码,谁能真正赢得用户的服务美誉度,谁才能走的更远。毕竟口碑和服务美誉度是一个餐饮企业能够迅速做大的最有效武器,别的都是扯淡。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